邊天龍
〔關鍵詞〕 課堂導入;原則;方法;誤區(qū)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7(B)—0049—02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本赖恼n堂導入,像磁石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像鑰匙悄然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然而,不管是復習型、談心型,還是偶發(fā)事件型或電教媒體型課堂導入的設計關鍵都在于明確課堂導入的目的,并把握好教材、教師和教育對象三者的關系。那么,具體的課堂導入應該怎樣去做呢?
一、課堂導入原則
1.趣味性。如果課堂導入充滿趣味性,學生就會體會到英語學習是一種精神享受,從而能更加自覺主動地學習英語。
2.針對性。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教學內(nèi)容不同課堂導入的設計就應該不同,教學對象不同課堂導入的設計也應該有所不同,但前提必須是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服務于課堂教學。切忌單純?yōu)榱恕皩搿倍皩搿?導入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點明課堂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明確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為講授新課埋下伏筆。
3.新穎性。課堂導入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新穎的課堂導入有利于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的學習。教師進行課堂導入時如能利用時下的流行素材或借助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背景材料必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課堂氣氛,從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進入正題,激發(fā)學生對新課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課堂導入方法
本人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實踐,總結出了以下幾種較為常見的課堂導入方法。
1.情景導入
利用情景導入新課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真實的情景中去,這樣既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導入新課,又能啟迪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如在教學“Colors”這課時,我先出示一只可愛的猴子,告訴學生這只猴子是賣水果的,讓學生猜想猴子賣什么水果。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了,爭著搶著要說出自己的猜想。有的同學用中文說蘋果、梨、橘子,有的用英文說apple、banana、orange。我一邊肯定學生的回答:“Yes, he sells apples, bananas and oranges.”一邊拿出了蘋果、香蕉和橘子,自然地引出了red apple , yellow banana, green orange三種水果及其顏色。這樣red, yellow, green這三種顏色學生學起來也格外地輕松。
2.提問式
課堂導入可以以和學生談話的方式開始,如談生活、談學習,但并非是漫無邊際地談,要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就是課文內(nèi)容。例如,在教Lesson 33 “Ling Mings family”時可以首先問學生幾個問題:
(1)How many family members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Who do you love best?
(3) What is your father?
這樣就不知不覺地讓學生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3.簡筆畫
簡筆畫可以用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課堂上邊講邊畫,展示事物的變化,生動直觀,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效果是圖片、實物等所不能替代的。如在講授“Colors”這一單元時,老師順勢在黑板上畫一道彩虹,并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寫出表示相關顏色的單詞,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他們除了獲得直接的視覺享受外,還加深了對相關顏色單詞的記憶。另外在教授一些表示方位的詞,如on,under,in,behind等時用簡筆畫教學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實踐證明,利用簡筆畫導入新課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既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又可以使課堂活而不亂、變而有序。因此,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恰當?shù)剡\用這種課堂導入方法。
4.游戲導入
我在教授話題為“Animals in Danger”的聽說課時,先讓學生從課件展示的字母A至I中任意選擇一個字母,然后讓他們根據(jù)聽到的語言描述猜測動物的名稱。如:
T: Which letter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S: I choose letter C.
T: Guess. It is tall because it has a long neck. Whats it?
S: Its a giraffe.
以此類推,“It islong and thin without legs. ”(A snake); “It is big and has a long nose. ”(An elephant)……
游戲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從已學的知識向新知識過渡,整個過程自然、真實。
三、英語課堂導入的誤區(qū)
首先,課堂導入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為宜。若導入時間太長就會使導入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整節(jié)課的進程。畢竟,各種課堂導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愿意學”、“樂于學”。
其次,“導”無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對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應采用不同的課堂導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學內(nèi)容,課堂導入對不同的班級也要有不同的導入設計,使用不同的導入方法。這需要教師根據(jù)所教班級的具體特點進行具體的分析,如較沉穩(wěn)班級和較活躍班級的導入設計應有所不同。對于同一個班級來講,課堂導入的方法也要經(jīng)常變換,這樣才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新鮮感。
再次,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衡量,導入、呈現(xiàn)、理解、鞏固和結尾五者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他環(huán)節(jié),那么,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一堂課開始就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旦學生學習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就要抓住這個教學過程的“黃金時刻”,把教學推向高潮,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巧妙的教學導入形式不拘一格、變化多樣,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應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其目的就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然而,課堂教學的導入是一門藝術,而對這門藝術的研究探索也是永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