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學艷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大綱將作文教學的目標定為:“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簡單的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倍墩Z文課程標準》所確定的作文教學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弊鳛檎Z文老師,首先自己得會作文,能作文,常作文,這樣才能教會學生寫作文,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要教學生寫作文,教師自己就要先進行嘗試,這樣學生才會帶著興趣去進行寫作,并一路堅持下去,從而慢慢提高寫作能力。這就是一種感染,即“身教”感染?;诖?,筆者在教學中嘗試著與學生一起寫作,以實現(xiàn)共同提高。每次上作文課時,都結合所學教材以及生活實際,讓他們命題,自己作文。待文章寫好后,就先讀給學生聽,并向他們說明自己的構思過程,然后再評定優(yōu)劣。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值得提倡,現(xiàn)就此分析原因如下。
原因之一,教師應嚴于律己。一般來說,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也要能夠做到,而且有些還是非做到不可。比如教生理的,要給學生講動物解剖,就必須自己拿起刀來,先進行實驗;教體育的,要求學生完成某個動作,自己就要先示范一下;教理化的,教師也要先做一做實驗。在教學生作文時,雖然書上已有許多古今范文,但在學生看來,畢竟離他們自己較遠,所以會覺得很生疏。因此,如果能看看身邊的老師如何構思,如何寫作,如何修改,就會更為親切易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寫作最重要的內(nèi)驅力,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樂于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其寫作能力的前提條件。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旦被激發(fā)起來了,就會有收獲,寫作能力就會有所提高,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寫作有收獲了,能力提高了,就會產(chǎn)生新的樂于表達的愿望,從而形成“興趣—寫作—興趣—寫作”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一旦形成了這種良性循環(huán)的局面,學生的寫作將會由外在的需要轉化為內(nèi)在的需要,從而達到我們所追求的作文教學的最高境界。但當今有不少語文教師都始終遵循一條古訓,即“述而不作”。事實發(fā)現(xiàn),如果能與學生一起寫作,蹲下身子與他們交流,并尊重其感受,敢于嘗試新的作文教學方法,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只要語文教師“不拘于時”,在每次作文課上都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跟學生一同品嘗筆耕之苦,共同分享寫作之樂,就能實現(xiàn)相互促進。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當文學教師期間,曾寫過一千多篇小作文。在這些小作文中,有的是描寫自然現(xiàn)象的,有的是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的。他說,這些寫作“不是為了發(fā)表,而是為了教會我的學生使用語言?!薄拔野炎约簩懙男∽魑暮投淘娮x給學生聽……當我的作文或短詩觸動了兒童的心弦時,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來,努力表達自己的感情?!庇纱丝梢姡處煹淖魑膶W生具有很大的引導作用。因此,筆者建議中小學語文教師都來嘗試一下這種做法,以真正達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目的。
原因之二,作為教師還要有勇氣。據(jù)筆者所知,幾乎所有教師都害怕在學生面前露出自己的短處。以語文教師為例,平時在給學生講評作文時,總是頭頭是道,侃侃而談,似乎已掌握了作文的一切秘方妙訣。而一旦自己寫起文章來,卻并不見好,甚而不如學生,所以都不愿意和學生一起寫作文。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怕丟面子便不寫,不寫便不會寫,不會寫便越發(fā)不敢寫。如此下去,不必說寫,怕連講也不敢講了,又怎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筆者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就拋開了這種顧慮,不僅作文課上與學生同捉筆,共下“水”,而且還敢于讓學生出題目,評優(yōu)劣。這樣,學生對教師就會更加信服,同時也看到了教師的可貴之處。
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寫愿意寫的內(nèi)容,引導他們?nèi)懽约菏煜さ纳?,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寫生活見聞和生活感受,也可以寫想象中的事物。學生都希望能品嘗成功的喜悅,只有獲得了這種歡樂,才能激起他們行動的動力。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寫作,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成就動機,并鼓勵和幫助他們?nèi)カ@得成功的體驗。
在作文教學中,筆者還與學生寫詩、繪圖、寫注,讓他們通過多媒體,走進偉人,走進大愛。學過吳剛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之后,筆者就讓學生再回文本,再設情景:假如你是現(xiàn)在的羅布泊中那一株干枯的胡楊,見證了羅布泊一百年來的滄桑,請你用幾行小詩,把心中的感受表述出來。短短幾分鐘后,便有數(shù)篇佳作呈現(xiàn)。習作中的材料就是水,“對話”就是“閘”,抓住適當?shù)臅r機,選取適當角度打開它,學生在習作時就會文思泉涌,寫出佳作。否則,再真的情感也會被壓抑,再好的寫作技巧也得不到施展,再強的寫作才能也會被湮沒。當學生選材困難時,應鼓勵他們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寫下來,以消除習作的神秘感,這樣他們的心態(tài)就會放松,沒有束縛,沒有枷鎖,從而較好地掌握寫作的方法。同時,還可以尋找那些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密切,為學生所熟悉,能喚起他們愉悅和美好感情、想說又未曾說過的一類材料,讓他們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教師也可以結合當時、當?shù)氐那闆r及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學生樂寫的題目。
在作文教學中,筆者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與學生一起動手練筆,既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也改善了師生關系,加深了師生的默契,并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