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一項神圣的生命工程,是生命成長與內(nèi)心世界碰撞交流的過程,在孩子生命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敬畏和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鮮活的生命,以平等真誠、尊重欣賞的態(tài)度,讓孩子在寫作中與自己進行深層次的心靈對話和情感交流,這是作文教學的本質(zhì)要求。作文教學的本質(zhì)是:釋懷生命狀態(tài),獨抒生命個性,提升生命境界。
一、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孩子認識生命
人的生命價值要達到真善美、感性與理性、認知與情感的統(tǒng)一。認知是人的認識活動,情感是人的心理體驗。作文教學就要直指人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情感體驗,發(fā)現(xiàn)真善美,達到個體生命的健康發(fā)展。例如,當筆者引導孩子閱讀了《紫藤蘿瀑布》等課文后,便布置了“感悟生命”的話題作文,讓孩子去認識生命,認識生命是由出生、成長、老化、死亡等構(gòu)成的連續(xù)過程;讓孩子去感悟生命,感悟生命的歷程中的艱難、危險;讓孩子去珍惜生命,明白生命對于每一個都只有一次,不會多給,不會再來;讓孩子去善待生命,懂得生命不僅僅屬于自己,還屬于父母、親友、社會,在任何情況下,沒有權(quán)力草率地處置自己的生命。這樣,作文教學才能真正成為生命意識的培植者,教師才能真正成為美化生命的天使。
二、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孩子磨礪生命
生命是一個過程,在生命的過程中并不僅僅只有鮮花與笑聲,還有荊棘與淚水。艱辛、困擾、挫折與幸福、快樂一樣,它們都是生命的組成部分。在孩子認識生命的基礎(chǔ)上,教師要進一步在作文教學中,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去磨礪生命,勵志人生,讓孩子去感悟成長的過程,體驗成長的艱辛,歷練堅強的人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筆者讓孩子們走進海倫·凱勒,在一份沒有光明的世界里,去感受她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去學會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學會生活;去懂得提升命價值,戰(zhàn)勝生命勇氣的道理。
筆者讓孩子們走進霍金。去感悟一個輪椅,一個大腦,卻能創(chuàng)造一個神話的震撼;去感悟只有挑戰(zhàn)命運的勇士,才能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筆者讓孩子們走進桑蘭。去感悟這個陽光女孩用瘦弱的肩膀,堅強勇敢地與命運抗爭的生命歷程;去感悟她以“桑蘭式微笑”,帶給人們無盡的感動;去實踐當遇到困難時,當遇到煩惱時,當遇到挫折時,微笑著去承受一切。
三、在作文教學中讓孩子去感受幸福
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孩子們從美景、真情中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幸福,并以此來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幸福感。感悟生命的幸福、感受生命的激情,分享生命的快樂,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作文教學中要抓住“愛的哲學”這個重要的主題進行作文訓練,這是孩子生命意識形態(tài)中永不衰老的歌謠。要在親情、友情、母愛、童心等主題的作文教學中,引導孩子們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圣潔純真,什么是幸福溫暖。
四、作文教學要走進孩子的生活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現(xiàn),離開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孩子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善美;走進生活,做生活的熱心人;走進社會,領(lǐng)悟生活的真諦。
首先,作文教學要符合孩子認知規(guī)律。在指導寫作過程中,作文題目的難度要適中,要與孩子的認識成長規(guī)律相符合??梢詮纳钪械囊粋€事例、一個場景練起,以培養(yǎng)孩子興趣為主,激勵孩子克服寫作中的困難,消除畏難情緒,培養(yǎng)自信心。一花一草木,生活平常事,心底憤懣言,只要是孩子想說之話,都可以讓他盡情傾訴。肯定他,欣賞他,在寫作的快樂中,引導其認知成長,樹立其生活信心,培養(yǎng)其樂觀性格。
其次,作文教學要表達真情實感。作文是學生感情的宣泄,心聲的表露。教師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自由空間,減少過多束縛,喚起孩子在寫作狀態(tài)下的自主意識、生命意識,讓他們自由地去完成每一次感情的宣泄、心聲的表露、觀點的闡發(fā)。即使是很多人都認為的寫作 “禁區(qū)”——青澀初戀,朦朧愛情,都要在理解和寬容中,讓孩子的作文存其天性,寫出青蔥的成長歲月,寫出爛漫的心靈風景,寫出亮麗的青春年華。在寫作的過程中去凈心靈、品生活、悟人生。
第三,作文教學要引導孩子關(guān)注生活。重視孩子生活積淀,誘發(fā)孩子生活體驗,這是提高學生作文的根本。在作文教學中,讓孩子感知自然,觸摸社會,感受生活。在環(huán)保行動調(diào)查報告中感悟生命危機與環(huán)保意識;在賑災活動倡議里思考生命,感悟真情;在校運會總結(jié)成功需拼搏的道理。這樣,孩子就有了對生活的獨特見解或深刻反思。
生命的存在是一種希望。希望脆弱的生命堅強,希望痛苦的生命快樂,希望短暫的生命永恒。作文訓練是一篇小作文,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長才是一篇大作文。
(方前倫 貴州省余慶縣構(gòu)皮灘中學56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