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娟
小學作文教學綱要指出:“小學作文教學,既能使學生形成初步的寫作能力,又能使他們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發(fā)展智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作文教學既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手段,又是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
社會生活是多層次、多方位的,其中既有真、善、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假、惡、丑。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各種思想、各種人物都會登臺表演。學生生活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耳聞目睹,必然會受到社會上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分析,提高他們對事物屬性的鑒別能力。要引導他們說真話,寫真事。
1.定向觀察,深入分析
小學生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較差,對一些事物理不清頭緒。教師在指導學生分析事物時,不要急于讓他們?nèi)ビ^察社會,以免造成學生不知道看什么,想什么,寫什么,而要從家庭或?qū)W校入手,由小及大,由近及遠。如命題為《我的××》,要求通過一、兩件事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興趣愛好或性格特點,并要求從優(yōu)、缺點兩方面選材。以往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學生在寫此類文章時,往往只寫人物的優(yōu)點,不寫缺點。這次把寫人物的缺點作為一項要求提出來,迫使作者不得不認真地去觀察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這樣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定向觀察分析的能力。比如在《給爸爸(媽媽)打分》的作文命題中,提出了上述要求,并要求在一周內(nèi)完成。不料這次作文在班級引起很大的反響,第三天全部交齊。評改后,我把作文發(fā)給家長核對,家長一致認為敘述的情節(jié)完全屬實,有一些家長簡直不相信是他孩子自己寫的文章。有一名學生寫道:“爸爸,您大概已經(jīng)忘記了,有一次我向媽媽要零花錢,媽媽不但沒給,還批評了我,您把我叫到廚房,背著媽媽又給了我十元錢——您溺愛我,袒護我,卻不和媽媽一同教育我,您是我的好爸爸,可我只能給您打75分,而媽媽要打100分?!边€有一些學生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爸爸或媽媽的缺點,并且觀點都很正確。有位家長深有感觸地說:“我這點毛病平時連自己都沒有察覺,沒想到會給孩子留下這么深的印象,看起來以后還真得改正?!睂W生們也一致反映這次作文沒費勁,觀察分析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
通過多次反復訓練,不斷變換觀察對象,為以后觀察分析較復雜的事物打下基礎(chǔ),也在思想和品德上教育了學生。
2.全面觀察,綜合分析
定向觀察基本限于家庭和學校,情節(jié)是生活問題或?qū)W習問題。而全面觀察的取向要轉(zhuǎn)向社會。社會上各種事物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政治色彩,如何定性,是學生難以把握的。社會生活是復雜的,能不能讓學生寫社會的“陰暗面”,這個問題在學術(shù)界爭論已久,目前似乎尚無定論。我認為不應該將社會“陰暗面”劃入學生寫作文的禁區(qū),因為它畢竟是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并且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極好的反面材料。關(guān)鍵在于教師要對學生加以正確地引導。使之對事物有個明確的認識。今年春天我給畢業(yè)班輔導作文,有一名學生在《我的爸爸》一文中寫了這樣一段話:“爸爸在區(qū)民政局工作了16年,他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都說他是單位的工作骨干,還多次受到表揚。這些年,和他一起參加工作的叔叔們都先后當了官,可爸爸還是一個普通干部。聽媽媽說是因為沒給管爸爸的官送禮?!弊プ∵@個情節(jié),我在班級進行了公開講評,做了積極的正面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行賄受賄是一種腐敗現(xiàn)象,在當前的社會上確實存在。但它不是社會的主流,更不是社會的本質(zhì)。黨和政府已制定了嚴厲的措施,決心鏟除腐敗,凈化社會環(huán)境。那些行賄受賄的腐敗分子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過引導,使學生知道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什么是現(xiàn)象,什么是本質(zhì)。提高了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避免在觀察分析時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在學作文中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收稿日期: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