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的語文教師普遍十分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但多半情況下抓的是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和分量,而缺乏實在和有效的指導,其效果則不盡人意。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文是學習的主要載體,課文的學習仍占課堂主要的教學時間。指導學生擴展閱讀提高閱讀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課文;擴展;指導;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1-1270(2009)1-0122-01
一
朱永新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采掘不盡的富礦,是經驗教訓的結晶,是走向未來的基石;讀書是人們重要的學習方式,是人類奮斗的航燈,是文化傳承的通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閱讀擔負著構筑學生“精神家園”、塑造學生“個體人格”、凈化學生“靈魂世界”的重大使命。因此,閱讀應該是開放的閱讀,我們應該樹立“大語文閱讀”的觀念。
應當承認,像過去那樣認為“只讀教科書就行,不用去讀其它東西,以免分心”的教師已經不多,大家普遍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但從實際情況看,教師的閱讀引領仍然缺乏實效性,學生的閱讀現狀和質量仍不容樂觀,制約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
(一)學生面對的課外閱讀背景非常廣闊,內容也多種多樣、多姿多彩。選擇好讀物是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基礎和前提,而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好奇心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在選擇課外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教師雖然重視課外閱讀,但語文課堂的主陣地卻沒能用好,忽視課文在課外閱讀指導上的價值。
(三)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堪憂,大部分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以消遣和開心為主要目的。
二
葉圣陶老先生還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币哉n本為憑借,指導課外閱讀能夠切實做到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真正實現“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變。筆者從不同角度總結出如下一些實施途徑:
(一)以“節(jié)選”為基點擴展到“全篇”
語文課文,因為篇幅的限制等等原因,節(jié)選了一些作家的作品。對于這類選文,我們可以以節(jié)選的文章為基點,向整篇(部)著作擴展。這樣做可以通過對全貌的了解來加深對局部的理解。
(二)以“一篇”為基點擴展到“多篇”
以某篇名作為基點,進一步向這個作家的其他作品擴展,這樣可以比較系統(tǒng)地了解該作家的作品特點與藝術風格?!秺A竹桃》是作家季羨林寫的回憶性散文。我適時地介紹了季羨林先生的其他作品如《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集》、《天竺心影》,引導學生閱讀。通過擴展閱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領悟,而且接觸了高雅的散文藝術,同時對作者的藝術風格也有了初步的認識。
(三)以“一篇”為基點擴展到“一類”
以某篇作品為基點,向同類題材的作品擴展,這樣可以使學生明確同一題材往往因寫作目的不同而表達方式不同,進而形成不同的文體。如學完《鄉(xiāng)戲》一文(蘇教版第九冊第5課),我引導學生比較葉君健的作品《看戲》,并擴展閱讀魯迅的《社戲》、臧克家的《社戲》。
(四)以“一篇”為基點擴展到“同體”
以某一作品為基點,向同一文體的其他篇章擴展,可以使學生領會同體裁文章的各個方面。例如學完《九寨溝》(蘇教版第七冊第9課),可向學生推介這一類作品《壺口瀑布》、《黃山松》、《東非大峽谷》、《“天坑”記奇》……閱讀一篇,反饋若干篇,經過比較分析,歸納異同,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
(五)以“作品”為基點擴展到“傳記”。
以某作家作品為基點,向介紹這位作家的傳記性文字或評述性文字擴展,可以讓學生在掌握作品思想意義的基礎上,較全面地掌握該作家在歷史上、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除了以上列舉的方法,還可以“以課文的刪節(jié)內容為基點、以課文的引文為基點、以課文的背景為基點……”來進行擴展閱讀?!盎c”扎扎實實,“擴展”豐富多彩,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得益彰,從而有效地實現了課外閱讀的指導!
三
課外閱讀的指導不是泛泛要求,也不是高高在上,多多亦善,而要讓“有效”的理念統(tǒng)領課外閱讀的實踐,為小學語文擴展閱讀引航。擴展閱讀的實踐應該避免盲目性、隨意性,要講求有度、高效,從而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對課文進行有效擴展,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擴展程度要適當
現在,我們的擴展閱讀實踐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無度現象。如,一年級教師教《看菊花》一文,提供的擴展閱讀是黃巢的詩作《詠菊》,一些教師還要求能夠讀誦擴展的內容,想象描寫的情境,使得教學出現了超水平的拔高。
擴展閱讀固然重視量的擴張,但更應重視質的提升。擴展,必須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礎上開展。無度的擴展,既消耗了學生寶貴的時間,又銷蝕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是一種得不償失的教學行為。
(二)擴展類型要豐富
小學語文擴展閱讀的主題是從語文教材中來。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文體類型開展課外閱讀的實踐活動。即情境回歸類擴展閱讀;感悟智慧類擴展閱讀;文學欣賞類擴展閱讀。
(三)擴展時段要適宜
擴展性閱讀作為課內教材的補充、延伸,我們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類型及教學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時段。如:課前擴展性閱讀;課中擴展性閱讀;課后擴展性閱讀。
此外,與任何教學活動一樣,對于擴展閱讀同樣需要及時的檢查反饋,需要適當的評價。只是在評價中,更應該傾向于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生生互評,評價的內容要以閱讀的興趣和主動性為主,使我們的學生通過擴展閱讀愛上閱讀,堅實地邁進書香四溢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第一版.
[2]孟紀軍:《課外閱讀:貯蓄人文素養(yǎng)的源頭活水》,《江蘇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3]竇桂梅:《主題教學的思考與實踐》,《中國小學語文論壇》2004年第6期.
【作者簡介】劉志清,江蘇省如皋市下原小學教師。江蘇省 如皋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