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競波 李旭芝 鄭榮發(fā)
摘要:本文運用問卷調查、專家訪談、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以湖南高校在近幾年參加全國定向越野三大賽事取得前八名的優(yōu)秀定向越野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對他們在集訓期間的體能、技術和心理調整訓練方法進行了調查分析,并與全國其他省市高校優(yōu)秀的定向越野運動員進行了比較分析,總結出湖南高校優(yōu)秀定向越野運動員的體能、技術和心理調整等訓練的優(yōu)勢和不足,為指導湖南高校定向越野隊的日常訓練和賽前集訓提供參考。
關鍵詞:定向越野;體能訓練;技術訓練;心理訓練
中圖分類號:G8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11(2009)04-093-05
作者:裴競波,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李旭芝,湖南長沙市開福區(qū)教育局教師;鄭榮發(fā),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助教;湖南,長沙,410012
一、前言
湖南歷來就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在定向運動界也是如此。定向運動自1983年傳入我國以來,20年的時間在中國大地得以蓬勃發(fā)展,發(fā)展最快的是湖南,其原因除了湖南丘陵地形,多山多水便于訓練之外,更為重要的應該是政府、學校非常重視。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中國各高校大多數(shù)優(yōu)秀的定向越野運動員,不是在湖南也是從湖南出去或者來湖南參加過定向運動的培訓。據(jù)徐虹在《高校定向運動水平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中就統(tǒng)計過,2002、2003、2004全國定向越野三大賽中90%的冠軍被湖南高校摘走,湖南大學作為湖南省的代表隊曾包攬第七屆大學運動會定向越野項目的金牌。2004—2006年湖南兩度舉辦全國性定向越野大賽也是很好的證明。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湖南大學定向越野隊隊員12人,中南大學定向越野隊隊員9人,湖南科技大學定向越野隊隊員12人,湖南人文科技大學定向越野隊隊員8人。他們都是近幾年參加全國定向越野三大賽事取得前八名的優(yōu)秀定向越野運動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定向越野運動的相關書籍和資料,為對定向越野運動的特點和影響定向越野運動的體能、技術和心理素質的因素進行科學分析提供理論依據(jù)。
2、問卷調查法
向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和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定向越野運動員發(fā)放問卷41份?;厥沼行柧?9份(其中男21,女18),有效回收率為97.5%。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用Excel2000進行常規(guī)統(tǒng)計。
4、專家訪談法
針對定向運動的特點,以及定向運動體能訓練、技能訓練和心理素質訓練的方法,對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定向越野隊的相關教練進行了專訪。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經(jīng)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湖南的高校定向越野隊都是只在有全國性大賽前期會安排一段時間集訓,平時稍有日常訓練計劃,但有個別隊員會自己主動參加體能訓練或進行其他方式的鍛煉,至于集訓的時間、地點和規(guī)模,就要看比賽的重要性和隊員的時間是否允許。
經(jīng)查閱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全國其它高校的定向越野隊訓練形式較湖南的高校有所不同,如:天津財經(jīng)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非常重視定向越野隊的日常訓練,體,能和基礎技術保持較好,并且在集訓的期間所投入的經(jīng)費也很大,他們到全國各地去集訓,以適應每一種比賽地形來提高比賽成績,而廣東省的高校訓練則主要采用以賽帶練,廣東有很多定向俱樂部,眾多優(yōu)秀的定向運動員,有非常成熟的商業(yè)化運作模式,組織很多定向越野比賽,通過比賽交流經(jīng)驗,全方位提高運動水平。所以,研究湖南高校優(yōu)秀定向越野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訓練應重點放在集訓期間。
(一)湖南高校優(yōu)秀定向越野運動員集訓期間的體能研究。結果如下:
1、集訓期間平均每次體能訓練量:如表1
2、集訓期間平均每次外場訓練每1KM直線距離時間:如表2
3、集訓期間5000米跑時間:如表3
4、湖南各高校優(yōu)秀定向越野隊員高中階段5000米跑成績:如表4
湖南的高校定向越野隊都是國家高水平定向越野隊,他們所招收的學生都是曾經(jīng)拿過全國冠軍的學生,不但技術基礎扎實,而且以前體能也很好,但對照上述表3和表4分析可知,他們在高中階段達A類的有32.3%,B類的有41.7%,到了大學體能訓練就不如高中那么系統(tǒng)了,體能下降明顯,訓練量較高中減少了許多,水平在A類的只有9.96%,B類的只有32%。對照全國其它高校優(yōu)秀的定向運動員,比如男子組中北京地質大學的薛科展,黑龍江大學的李兆豐、王猛,他們的體能優(yōu)勢非常明顯,目前5000米水平都在16min之內,天津財經(jīng)大學女隊的李飛、代為、郝雙燕、朱明月的體能非常好,目前5000米水平都在17min~18min之內。湖南高校定向運動員在比賽中因體能差也丟了不少獎牌,因為定向越野對運動員體能的要求很高,定向越野不僅是智力和技巧方面的競爭,同時也是體力和心理方面的競爭。定向運動中的越野跑實際上是一種長距離的間歇式奔跑,在途中常常需要停下來看圖和辨別方向,這種在野外清新的環(huán)境中的奔跑可以使身體肌肉的緊張與放松,身體的負荷與精神的專注不斷交替進行。現(xiàn)代定向越野比賽競爭日趨激烈,運動員消耗的體能比以往更多,比賽不僅是比智慧、比技巧,很大程度上也是比體力,比意志,所以說運動員如果沒有良好的體能,無論在體力上、心理上以及技、戰(zhàn)術的發(fā)揮上都很難適應當今劇烈比賽的需要。定向越野中的奔跑能力同其它長跑訓練一樣,主要通過中長距離的奔跑訓練,提高運動員有氧能力,提高心肺功能。通過耐力訓練,提高呼吸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專項耐力,保持高速度奔跑下機體持續(xù)工作的能力和抗疲勞能力,培養(yǎng)堅毅、頑強、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運動員在比賽中奔跑的距離遠遠超過實際比賽規(guī)定的距離,同時在自然地理條件下的奔跑技術的難度大,體力所消耗的能量多,因此對運動員的運動素質要求極高,尤其是長時間的持續(xù)奔跑,對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要求甚高,訓練水平不高的運動員在奔跑中“極點”出現(xiàn)早,持續(xù)時間長,呼吸困難,胸悶、腿臀部酸脹等情況導致思維能力下降,跑速減慢。因此一個訓練有素的定向越野運動員除具備聰明智慧和熟練的定向技術外,良好的體能特別是長時間的奔跑能力在競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定向運動比賽一般是在野外進行的,野外的場地就不可能像田徑場那樣的平坦,不可避免的有一些攀登、跳躍動作,因此定向越野比賽對運動員的腿部力量要求要高于一般耐力項目運動員,所以定向越野運動訓練課程當中也就要增加很多針對性的力量性訓練,但就調查結果來看,湖南的定向越野運動員的力量水平并不好,針對性的力量性訓練不夠重視,缺少專門的力量性訓練計劃,運動員不喜歡體能訓練,更加不喜歡力量性訓練。
(二)湖南高校優(yōu)秀定向越野運動員集訓期間的技術研究結果
定向越野運動是一種體力和智力并重的體育項目,有人把定向越野運動形象的比作是邊跑馬拉松邊下象棋,這也正是定向越野運動的獨特魅力。要想取得好的定向越野比賽成績,體能是基礎,技術是保障。湖南的定向越野運動之所以能取得一些好的成績,正是由于湖南定向運動開展得早,技術基礎好,優(yōu)勢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根據(jù)表5、表6的調查顯示,75.6%的運動員都認為熱身運動對定向比賽成績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完成情況的調查中顯示,有55.87%運動員有計劃但未能完成,14.6%的運動員沒有或很少做熱身運動。這也反映了運動員進入大學后對定向越野比賽賽前和出發(fā)的重視程度不夠,因為熱身是所有體育項目開始的基礎。要根據(jù)競賽規(guī)則的要求,在訓練中合理安排熱身時間和內容,熱身時間一般是在出發(fā)前20~40分鐘進行,熱身內容根據(jù)運動員個體的不同自主安排,任務是使身體各項功能處于運動前的準備階段,肌體要求達到發(fā)熱、出汗,關節(jié)靈活,韌帶拉松等適宜跑跳等運動狀態(tài)。定向越野個人項目比賽中,一般采用間隔出發(fā)方式。在接力項目比賽中。一般采用集體出發(fā)方式。出發(fā)技術訓練是為了減少定向越野比賽中出發(fā)時發(fā)生意外情況而采取的手段。與其他競賽項目不同之處在于,領取地圖之后跑出之前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作出跑動路線和方向的決定。定向越野出發(fā)技術除了對跑出的速度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思維、決策和觀察能力的綜合運用,果斷而不盲目。訓練的實施要依據(jù)出發(fā)技術內容進行具體要求。按國際定聯(lián)競賽規(guī)則規(guī)定。運動員應在正確的時間領取正確的地圖。運動員根據(jù)出發(fā)順序、標示在地圖上的路線,短時間內(一般為1~3分鐘)觀察起點地形,判斷地形類型,同時記憶盡可能多的檢查點位置。要求運動員冷靜觀察和思維,特別注意在出發(fā)通道里等待時,觀察前面出發(fā)運動員所選擇的跑動路線。減少錯誤判斷時間。觀察并記憶指北針所指示方向,迅速查尋地圖上起點位置及周圍地形的主要特征,并確定磁北線的北方,對準地圖確定出發(fā)后跑動方向。當出發(fā)信號發(fā)出后,迅速按照自己判斷的路線和方向跑出出發(fā)區(qū)域。出發(fā)技術訓練中主要貫徹快速識圖、快速跑出的指導思想。
2、湖南高校優(yōu)秀定向越野運動員的基本技術分析
通過對相關幾所大學定向越野隊的主教練進行專訪后,我們歸納總結了基本定向越野技術和日常訓練的方法如下:
(1)地圖正置及拇指輔行法
先將地圖正置,把拇指放在地圖上自己的位置。這樣你要前進的方向便在地圖前面,使你清楚觀察四周的環(huán)境及地理特征。當前進時,拇指隨著移動,當改變前進方向時,地圖也要隨著轉移,即保持地圖北向正北方。那樣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立即指出自己在圖中的位置,省去不少時間和精神。
(A)先返回大路。
(B)轉動地圖,沿大路走,第二個路交叉點轉右,注意路兩旁有兩小屋。
(c)正置地圖,沿大路走,經(jīng)兩小徑交叉點后到大路轉右。
(D)留意左面小屋,來到斜坡后的小徑路口轉左。
(E)沿小路到路彎的控制點。
(2)利用指北針
利用指北針,準確地找出目標的方向,每次前往日標前,可先觀察目標周圍的地勢,加深印象,務求快速及準確地到達目的地
(3)扶手法
利用明顯地貌或地物特征作引導,使前進時更具信心。如小徑、圍柵、小溪澗、山咀等,皆是有用的扶手。
(4)特征記憶
搜集途中所遇特征,辨別前往控制點途中所遇到的地理特征,確保前進方向及路線正確。切勿將相似的特征誤認。
(5)攻擊點
先找出控制點附近特別明顯的特征,然后利用指南針,從攻擊點準確及迅速地前往控制點。攻擊點必須是容易辨認,如電塔架,小路交點等。
(6)數(shù)步測距
先在地圖上量度兩點間的距離,然后利用我們的步幅準確的測量要走的路程。方法:先量度IOO公尺我們所需步行的步數(shù),(設120步),當我們在地圖上發(fā)覺由A點到B點的距離是150公尺便可伸算出應走180步。為了減少數(shù)步的數(shù)目,我們利用“雙步數(shù)”,只數(shù)右腳落地的一步,便可把步數(shù)減半。上面的例子雙步數(shù)為90步。
(7)目標偏測
利用指北針前進,把目標偏移,當?shù)竭_目標的上面或下面,才沿扶手進入目標。
除比賽時經(jīng)常運用到的上述基本技術外,各隊都有獨特的訓練手段,如湖南大學治隊嚴謹,紀律性強,在技術訓練時他們經(jīng)常采用背圖訓練法,因為定向運動中快速反應能力很重要,作為優(yōu)秀運動員,快速反應還不夠,要對地圖能有一定的記憶能力,看一次之后,要能記住1~2個點的基本信息。在不再看圖的情況下就能直接迅速的找到準確位置,通過不斷的練習,使能記憶的點數(shù)越來越多,這樣就能更加快速的奔跑,比賽成績也就更好了。但也不要盲目為求記憶而去記憶,首先要確保自己在不出錯的情況下去記憶,穩(wěn)定發(fā)揮才能創(chuàng)新飛躍,近年,湖南科技大學定向越野隊采用一種沙盤模擬訓練辦法。給訓練者一張地形圖,讓他根據(jù)地圖反映的信息,在沙盤中堆出山頂、山脊、山凹、山壟等,并且要求注意各處的坡度,大小要成比例,地圖上有顯示的標志物要安放的位置準確,這樣的訓練能使隊員清楚的讀懂地圖,理解地圖的真正含義,在比賽中對地圖的反應也就會更快速準確。在體能訓練方面,中南大學的法特萊克跑也很有效果。上述七種定向的基礎技術,雖然是最普通的技術,但是要想很好的運用這些技術,也不是那么容易,只有熟練并且經(jīng)常使用,才能在比賽的時候很好的發(fā)揮出來。
3、速度控制技術
定向越野比賽的距離一般分為3公里內(短距離比賽)、4~5公里(中距離比賽)、7公里(標準距離比賽)。與田徑項目中的中長跑技術不同,定向運動的越野跑在途中常常需要慢或停下來識圖或定向。這種在野外復雜環(huán)境中的間歇式變速疾跑。要求肌肉的緊張與放松,身體的負荷與精神的專注不斷地交替進行,同時兼顧體力和智力的合理運用,所有運動員都不是盲目的只求速度取勝,表7也顯示了87%的運動員都會刻意減慢奔跑速度,94%的運動員會在找到檢查點時核對檢查點代號,運動員在比賽中都是穩(wěn)中求勝。速度控制技術的核心是越野速度要同識圖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能明確你在地圖上的站立點,以及檢查點的正確位置,那么跑得再快也是徒勞無功,只會加快你迷失方向的速度。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越野速度快與慢的調整要根據(jù)到達下一個檢查點的運動方向和路線的來確定,如果可以做到“人在地上跑,心在圖中移”,那么可以盡可能地加快速度,直到確定下一路線和參照物。一般來講。越野速度不宜過快。過快或在途中加速太猛不僅會影響體力的正常發(fā)揮,而且會嚴重地影響判斷力和識圖能力??茖W研究表明,人在劇烈運動時的認知能力低于靜息狀態(tài)。在越野跑中如果速度過大,識圖時間不僅會更長,錯誤也會更多。另外,不同的地形跑動的速度也有差異。見表8。
速度控制技術是定向越野訓練中的專項素質,所有的專項速度訓練要同識圖判斷能力結合在一起,跑動中的表象訓練是速度控制技術訓練的關鍵。包括在田徑場的長跑訓練也要貫徹這一指導思想。
(三)湖南高校優(yōu)秀定向越野運動員集訓期間的心理調整研究
由于定向運動是體力與智力并重的體育運動項目,所以定向運動的心理訓練要比其他體育運動顯得更為重要。心理調整計劃是為了使運動員避免比賽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心理變化影響比賽進程而進行的調整手段。如在比賽開始時對心情太激動而失去控制的調整,比賽過程中對注意力分散的調整,以及對最后幾個點標由于疲勞和興奮而失控的調整。訓練中要根據(jù)每名運動員的不同心理特點制定不同的心理調整計劃,并且預先要反復進行表象練習。心理調整計劃內容包括:
1、出發(fā)心理調整。應仔細轉動指北針,跑的速度比正常時慢,有意識地選擇一個好的攻擊點。選擇一條最佳路線,查核兩次地圖,觀察地圖前面的點標位置。
2、賽中心理調整。運用一個攻擊點。觀看地圖前面的點標,合理運用定向運動速度控制技術、打點技術,如果有疲憊、厭倦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就得運用重新定位技術。
3、最后點標心理調整。完成最后打卡任務后沖刺,并同時確信完成了所有點標和按正確順序打卡。
4、終點心理調整。平靜地走過終點位置。不要責怪自己在比賽中犯的各種錯誤或抱怨某個花了較長時間的點標。立即離開終點。努力使比賽中的各種緊張心理平靜下來。理性反省自己在比賽中所犯的錯誤,爭取在下一次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優(yōu)秀的定向越野運動員一定要有良好的體能作基礎,包括有氧耐力,無氧耐力和下肢爆發(fā)力等。
2、優(yōu)秀的定向越野運動員一定要有扎實的定向運動基本技能作保障,要有適合自己的特色技術,并且要經(jīng)常練習。
3、優(yōu)秀的定向越野運動員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在高壓、疲勞的情況下正常發(fā)揮思維能力。
(二)建議
1、制定定向越野運動的體能和基本技術的日常和集訓期間的訓練計劃并有效實施。
2、強化定向越野運動訓練的理論研究。
3、強調定向越野比賽或訓練后的路線回憶和交流經(jīng)驗。
4、加強對定向越野運動員的心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