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聞閱評制度的學理初探

    2009-05-31 03:24:20包東喜徐楚橋
    江漢論壇 2009年12期
    關鍵詞:輿論導向

    包東喜 徐楚橋

    摘要:目前,中央、省、地市普遍建立了新聞閱評制度,對我國新聞媒體的新聞報道和輿論導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新聞閱評是新聞宣傳和出版部門立足新聞宏觀管理目的,通過對新聞媒介刊登的信息和意見開展閱評,對新聞媒介機構的信息和意見導向進行管理和控制,并表現(xiàn)為“批評”和“表揚”形態(tài)的各種形式的總稱。我國的新聞閱評制度無論在性質、組織還是在內容、形式上都與西方國家的新聞評議制度有很大的區(qū)別。新聞閱評必須遵循一定的指導性原則,這些指導性原則包括三個維度,即政治維度、公正維度和批判維度。

    關鍵詞:新聞閱評制度;新聞宏觀管理;輿論導向

    中圖分類號:G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54X(2009)12-0120-04

    一、新聞閱評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江澤民同志在1996年視察人民日報社時,提出了輿論導向“福禍論”。他說,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他強調要把新聞輿論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于馬克思主義、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人手里;新聞輿論單位一定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輿論導向的宏觀調控,是指黨和國家著眼于全局,對各種新聞傳播活動的輿論導向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社會秩序對于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是必不可少的。而社會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又依賴于社會控制與社會調節(jié)。新聞傳播系統(tǒng)也是一種社會系統(tǒng),必須有其秩序,即新聞秩序,沒有新聞秩序,新聞輿論導向就必然發(fā)生混亂。新聞閱評就是新聞輿論導向宏觀調控的主要方式。

    新聞閱評制度化,是新聞工作的內在要求,也是做好新聞輿論導向工作的保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新聞事業(yè)有了快速發(fā)展。據2008年《中國新聞年鑒》統(tǒng)計數據,截止2007年底全國出版報紙1938種;期刊9468種;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578個,共開辦廣播電視節(jié)目3760套;全國網站數量150萬個,網頁數為84.7億個。

    這無疑令人欣慰,但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新聞秩序問題,表現(xiàn)為新聞輿論導向偏差時有發(fā)生,各種新聞媒介的新聞宣傳不協(xié)調行為、越軌行為時有發(fā)生,新聞糾紛日益增多。所有這些情況,客觀上需要我們加強新聞事業(yè)的管理,加強新聞輿論導向的宏觀調控,以優(yōu)化新聞媒介的整體結構,協(xié)調各種新聞關系,提高新聞輿論導向的整體效率。而這些都需要有一套制度來予以保障,新聞閱評制度正是適應新聞宣傳宏觀管理的需要而發(fā)端、建立和完善的。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來的規(guī)則、秩序和行為道德、倫理規(guī)范,它旨在約束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①。筆者認為,制度是源于人類生產生活的一種習慣累積,表現(xiàn)為一系列規(guī)則,受一定范圍內的人所共同遵守,約束著其適用范圍內的人們的行為。它可以是演化的,也可以是建構的。

    新聞閱評制度實質上就是在新聞管理活動中逐步演化和建構的一系列約束新聞媒介、宏觀調控新聞輿論導向,以優(yōu)化新聞媒介的整體結構、協(xié)調各種新聞關系、提高新聞輿論導向整體效率的一種習慣累積,表現(xiàn)為一系列新聞閱評活動、文本等。當前,新聞閱評已經成為新聞宏觀管理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聞閱評制度也已成為新聞管理系列規(guī)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新聞閱評制度的實務考察

    我國的新聞閱評是由中國共產黨各級黨委宣傳部組織實施的。以1994年中宣部新聞閱評小組成立為開端,迄今15年,目前,中央、省、地市三級已普遍建立了新聞閱評小組,形成了日益完善的新聞閱評制度。

    1994年,中宣部新聞閱評小組最初出刊《新聞輿論動向》,后改為《新聞閱評》。由中宣部新聞局負責具體工作。發(fā)送范圍為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宣部領導和閱評涉及省份的省級黨委書記、宣傳部長和省級黨報黨臺總編輯等。從《新聞閱評》的總刊期編號看,到目前已刊出閱評文章10000期以上。

    1996年8月,中宣部在煙臺召開加強新聞輿論宏觀調控會議。會議要求各地建立新聞協(xié)調和新聞閱評制度,以利于進一步全面、及時、有效地加強新聞輿論的宏觀管理。1997年,湖南、湖北等省正式建立省級新聞閱評制度,邀請省級黨報、廣電系統(tǒng)專家和高校專家及部分離退休老新聞工作者共10余人成立新聞閱評小組。新聞閱評通常由中共省委宣傳部新聞出版處具體負責,出版閱評簡報,履行本地新聞輿論的宏觀管理職能。

    1998年中宣部召開全國新聞閱評工作經驗交流會,一批新聞閱評工作制度、機制在全國交流推廣。2004年中宣部新聞閱評10周年座談會提出,“新聞閱評是新聞學的一個重要補充,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的一個貢獻”。2005年5月,中宣部在湖南長沙召開省級閱評工作現(xiàn)場會,進一步確立新聞閱評制度在宏觀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國的新聞閱評制度基本上有三種表現(xiàn)形式:

    一是以中宣部和各省、區(qū)、市委宣傳部的新聞閱評小組為主體的“新聞閱評”制度。這類小組大多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主要是在宏觀上對新聞媒介的方向性錯誤予以把握,對格調低下的新聞媒介及其具體產品予以批評、矯正。其具體閱評意見往往會刊登在《新聞閱評》或專門的報刊雜志上,如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中國新聞出版報》等。在省級,均以紅頭閱評件出現(xiàn),如湖北省的《新聞閱評》,湖南省的《閱評簡報》等。

    二是程序完善的“新聞審讀”制度。它一般不參與正常的新聞出版活動,而是從宏觀上把握新聞出版活動的整體情況。它通常表現(xiàn)為一種政策性的審讀,審讀的依據是各項法律、政策,審讀的目的是為進行報刊管理及制定政策提供相關的資料。由于它代表國家或一級政府的新聞出版管理機關,因而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輿論導向的導向。

    三是各新聞媒介內部設立的專家小組的“新聞評點”習俗。這種媒介內部的“新聞評點”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一種形式是媒體內部的“編前會”、“評稿會”等。另一種形式是人們常見的媒體內部的“新聞專家小組”。這種小組一般由媒體內部人員組成。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形式的“新聞評點”習俗基本具備了一定的媒介自律的特征。但這類閱評小組不可避免地要承擔政府或基層黨組織對新聞媒介的批評監(jiān)管責任,成為一種“批評的象征”。②

    新聞閱評活動圍繞新聞閱評件的調研、撰寫、編輯、印發(fā)、送達、回饋,有一套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和規(guī)則約束,超出了一般的專家評議的效能,如被閱評批評的新聞媒體,接到新聞閱評后須及時作出回復。由此,新聞閱評在各新聞媒體的報道生產過程中發(fā)揮著宏觀調控作用。

    綜合上述實務考察,筆者認為新聞閱評在本質上是黨和政府對新聞媒介的管理行為,其實質是新聞宏觀管理。一方面,它主要是基于黨和政府對新聞媒介的控制和使用而言,行使的是作為政府部門的媒介監(jiān)管者的新聞管理職能和宣傳控制職能,其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新聞傳播更好地為黨和政府服務;另一方面,這類評議具有專業(yè)屬性,但總的表現(xiàn)為一種強制形態(tài)的批評。

    三、新聞閱評的定義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對新聞閱評作出過正式的定義,筆者從大量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2002年最早出現(xiàn)對新聞閱評定義的表述:“廣義地說,新聞閱評有兩種,一種是大眾在接觸新聞報道時所產生的共鳴、看法、意見、建議,是分散的、無意識的;另一種是新聞管理部門和新聞單位自身組織的、有意識的評說。比較而言,由新聞管理部門組織的閱評,是對新聞傳播行為的宏觀監(jiān)控,其意見更客觀、更權威,其反饋更直接、及時?!雹蹖⑿侣勯喸u分為廣義、狹義兩種,特別指出新聞閱評是一種有意識的評說,具有合理性,但它卻不是一種規(guī)范的、嚴謹的、定義式的表述,更多的是對新聞閱評進行分類。

    有學者認為,研究新聞閱評的定義,必須把它置于整個新聞學的體系中,借助新聞學的理論和概念。新聞閱評有特定的含義,是在新聞宏觀管理的實踐中產生的?!靶侣勯喸u作為新聞宏觀管理的手段,是對新聞報道的有意識的監(jiān)督和評議”④。這種觀點,強調了新聞閱評是新聞宏觀管理的手段,但將新聞閱評的對象限定為新聞報道,并不能科學地概括新聞閱評的豐富內涵。也有人將其概括理解為,一切黨和政府的宣傳、出版主管部門對新聞媒介機構進行管理、控制,并表現(xiàn)為“批評”形態(tài)的各種形式的總稱。“新聞閱評”作為一種批評形式在我國由來已久,無論是解放前的新聞審查還是現(xiàn)在的新聞審讀,都可視為“新聞閱評”的表現(xiàn)形式。顯然,這種定義將事前新聞審查與事后的新聞閱評等同,混淆了二者的本質區(qū)別。

    中宣部2004年出版的《新聞閱評選》中也對新聞閱評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描述:“新聞閱評是新聞宏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著重放在新聞報道之后。”“新聞閱評工作是說長論短的工作。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能離開這項工作;要減少噪音,排除干擾,確保新聞宣傳的正確方向,也離不開這項工作?!边@揭示出新聞閱評的一些本質屬性,為我們探求什么是新聞閱評奠定了基礎。

    筆者以為,新聞閱評是新聞宣傳和出版部門立足新聞宏觀管理目的,通過對新聞媒介刊登的信息和意見開展閱評,對新聞媒介機構的信息和意見導向進行管理和控制,并表現(xiàn)為“批評”和“表揚”形態(tài)的各種形式的總稱。這個定義一是明確了新聞閱評的對象,即各種新聞媒體刊播的所有新聞報道、廣告信息等。二是表明了新聞閱評事后閱評的特性,是對已刊播的信息特別是新聞報道的閱評。三是表明了新聞閱評是新聞閱評主體(管理部門和媒體)的有意識的行為。四是表明了新聞閱評“閱”、“評”結合的特點。監(jiān)督和評議是新聞閱評的根本屬性。

    四、我國新聞閱評制度與西方新聞評議制度

    新聞評議制度在西方國家普遍存在。最早成立評議會組織的是瑞典,1916年瑞典成立了“報業(yè)公正檢驗委員會”,亦即人們所說的報業(yè)榮譽法庭,是世界上第一個報業(yè)自律組織,旨在協(xié)調報界本身的相互聯(lián)系,并處理對報業(yè)的投訴,仲裁報界與外界的糾紛。另一個北歐國家挪威于1910年建立了“報業(yè)仲裁委員會”,1927年改組為報業(yè)評議會。1946年,日本成立了新聞協(xié)會。荷蘭于1948年建立報業(yè)榮譽法庭。南非于1950年特設報業(yè)調查委員會。1953年7月1日,在英國政府的推動下,英國報業(yè)總評議會成立。因其體制完備、收效甚大而成為其他國家仿效的楷模。德國(1956年)、意大利(1959年)、美國(1967年)等一大批國家以英國為榜樣,先后建立了報業(yè)評議會或類似的新聞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機構。從各國自律情況來看,實施的主體一般是新聞媒介行業(yè)組織,實施的內容是新聞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行業(yè)自律組織對一國新聞界的規(guī)范有著重要的作用。

    盡管英國評議會對報業(yè)的行為規(guī)范作出了貢獻,并成為西方其他國家進行新聞自律的榜樣,但在英國,它飽受外界的批評,該國報紙經常拒絕在顯著位置刊登它的審定結果。于是評議會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困境而徹底轉型。效仿英國的很多國家的新聞評議會由于其獨立地位得不到認可,活動經費得不到保障,工作職權不夠明確,執(zhí)行裁決不具權威性等種種原因,活動開展起來困難重重,無法正常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筆者認為,我國的新聞閱評制度是一種新聞宏觀管理的習慣積累。新聞閱評活動由高校學者、業(yè)界專家和負有管理職責的新聞管理部門代表共同完成,具有管理屬性和專業(yè)屬性,有相應的經費和人員保障,工作職權明確,執(zhí)行裁決具有權威性,對于媒體行為具有約束力。它的主要職責是對媒體輿論導向正確、及時有效的傳播行為和報道內容進行褒揚、肯定;對出現(xiàn)輿論導向偏差的傳播行為和報道內容進行提醒;對出現(xiàn)的錯誤報道內容等進行批評。對于新聞傳媒單位來說,它對媒體“把關人”起提醒、引導作用;對新聞宣傳的主管領導部門來說,它是進行宏觀調控、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宣傳質量的一種有效手段。顯然,我國的新聞閱評更具有公信度和權威性。

    由于我國的新聞閱評制度無論在性質、組織還是在內容、形式上都與西方國家的新聞評議制度有很大的區(qū)別,因此,對西方國家新聞評議制度的研究并不能替代對我國新聞閱評制度的研究。

    五、新聞閱評制度的理論建構

    從宏觀方面看,新聞閱評的標準和依據,是看所選事實是否反映了生活的主流與本質,重大事實是否反映了社會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等。從微觀上看,具體標準千變萬化。很大的原因是,“我國新聞業(yè)在社會功能上呈現(xiàn)諸事合體狀態(tài):新聞媒體集政報(公報)、黨報、歷史檔案、商業(yè)活動諸業(yè)于一身。管理體制相應地表現(xiàn)為黨、政、事業(yè)、企業(yè)諸制合一,對各項功能的價值判斷的標準互相混雜矛盾?!雹?/p>

    新聞閱評除了遵循法律法規(guī)、黨規(guī)黨紀、宣傳紀律以及辦報辦刊辦臺宗旨等依據和標準外,還必須遵循一定的指導性原則。新聞閱評的指導性原則——即新聞閱評所依據的根本法則或根本標準,包括三個維度:

    第一,政治維度。這一維度原則是由新聞閱評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決定的。新聞閱評工作具有明確的政治維度,即遵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以正確的輿論引導為中心任務,對新聞宣傳進行準確、及時、有效的評點,為新聞輿論宏觀調控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用這一指導思想來衡量、檢驗、判斷新聞宣傳的方向是否正確,新聞宣傳的實際運作和表現(xiàn)是否適度,新聞宣傳是否有效。

    新聞閱評的政治維度集中體現(xiàn)在對新聞輿論導向的評議上。因為輿論導向關系到黨和人民的禍福,也就是關系到最大的政治。通常評議輿論導向的重點可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是圍繞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二是密切注意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種種重要信息、情況、表現(xiàn);三是關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宣傳報道中的情況和問題;四是關注新聞隊伍的自身建設和對新聞理論中某些錯誤觀點的批評。有學者認為,新聞閱評應根據不同類型的媒體采取不同的標準展開批評。“黨報、黨刊、黨臺等,政治色彩鮮明,在輿論導向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對其‘喉舌功能上多作要求、嚴作要求是完全應該的;都市類的報刊、臺或者欄目,主要看其生活導向、文化品位,在政治標準上不應與前者要求一致”⑥。

    第二,公正維度。這一維度原則要求新聞閱評要站在公正的立場,追求客觀、真實、準確。即閱評者要從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出發(fā),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fā),從客觀事實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偏好、個人意氣甚至個人私利出發(fā)來進行新聞閱評。美國自由論壇主席Charles L. Overby曾提出了一個“新聞公正性公式”:A+B+C+D+E=F,即:準確+平衡+全面+客觀+倫理=公正(Accuracy+Balance+Completeness+Detachment+Ethics=Fairness)。這一公式也適用于新聞閱評的公正性。

    同時,閱評者和被閱評的新聞媒體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既對立又統(tǒng)一,而在根本利益和根本目標上是完全統(tǒng)一的,都是為了做好黨的新聞事業(yè),搞好新聞報道。因此,閱評者在提出閱評意見時要慎用斷語,慎下結論,說理充分,批評有據。被閱評的新聞媒體也可發(fā)表不同意見。

    第三,批判維度。這一維度原則要求新聞閱評要選擇那些帶普遍性、規(guī)律性、趨向性的內容進行評議。新聞閱評面對的是整個新聞媒介的報道,選擇什么來評議關系到新聞閱評的質量和效力。新聞閱評要具有典型性。表揚性的新聞閱評要選擇那些有代表性、規(guī)律性、指導性,反映事物本質的先進經驗和先進人物進行評議。批評性的新聞閱評要選擇那些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社會思潮和思想傾向方面的問題以及新聞媒體某一時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評議。批判性是新聞閱評與生俱來的特性。批判性包含了批判的立場、批判的觀點、批判的方法等內涵,表現(xiàn)在新聞閱評稿中就是批評性意見。

    注釋:

    ①[美]道格拉斯·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上海三聯(lián)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頁。

    ② 劉曉程:《論“新聞閱評”之不同于“媒介批評”》,《今傳媒》2005年第4期。

    ③ 蔣祖烜主編《點擊傳媒——湖南新聞閱評擷英》,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1頁。

    ④ 蘇進躍:《新聞閱評定義、規(guī)律、原則初探》,《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⑤ 闞敬俠:《談我國的新聞法治(摘要)》,《中國新聞雜志》2004年第5期。

    ⑥ 郭光華:《新聞閱評:中國特色的媒介批評》,載董天策主編《中外媒介批評》,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頁。

    作者簡介:包東喜,男,1977年生,湖北大悟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4;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任編輯,湖北武漢,430077。徐楚橋,男,1963年生,湖北大悟人,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研究員,湖北武漢,430077。

    (責任編輯 劉龍伏)

    猜你喜歡
    輿論導向
    試析新聞報道如何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04
    堅持正面宣傳 把握正確輿論導向 讓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數字出版產業(yè)引領功用及其核心競爭力提升研究
    出版廣角(2016年16期)2016-12-13 02:35:08
    以黨報“主流觀點”引領正確輿論導向——淺析黑龍江日報三組系列評論的思想性可讀性號召力
    新聞傳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46
    淺談新聞媒體資訊類節(jié)目的輿論導向作用
    新聞傳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4
    論充分發(fā)揮電視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
    新聞傳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56
    電視文藝應肩負起輿論導向的重任
    新聞傳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3
    淺談新常態(tài)下如何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電視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管窺
    把握輿論導向,講好行業(yè)故事——2016年度《北京工程咨詢》編委會會議綜述
    武威市| 汤阴县| 永年县| 阿合奇县| 和平县| 平利县| 昂仁县| 清涧县| 百色市| 宜宾县| 德惠市| 石河子市| 元谋县| 丽水市| 甘孜| 茌平县| 化州市| 云和县| 彰武县| 嘉禾县| 巴塘县| 张家港市| 师宗县| 伊吾县| 大渡口区| 三都| 泾阳县| 潞城市| 交口县| 方山县| 蒲江县| 乌什县| 三都| 五常市| 永吉县| 房山区| 新竹县| 屏山县| 保康县| 柘荣县|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