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課程的化學教學中,本文作者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作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 新課程 化學教學 教學方法
新課標在我省的普及實施已近三年,其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核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學生發(fā)展,突出科學探究,指導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增強實踐能力,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更深刻地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逐步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因此,化學教師應與時俱進,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以全新的教學目標去優(yōu)化教學,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的化學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
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和大家分享。
一、靈活運用科學探究法
眾所周知,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任何化學概念原理的形成、新元素新物質的發(fā)明都離不開科學探究,化學學科就是在科學探究中發(fā)展起來的。因此,科學探究的方法也應該是適宜化學學科的一種教學方法,即探究學習方法。用探究的方法教授化學,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科學本質的認識,提高科學素養(yǎng),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比如在做鋁在空氣中加熱的演示實驗時,我先通過實驗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什么包住熔化的鋁,使其不能滴落),再引領并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查閱資料,了解鋁和氧化鋁的熔點),然后設計后續(xù)實驗(去除氧化膜后再次實驗),驗證結論,最后再總結,歸納。這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徹。
二、積極應用互動教學
互動教學不外乎學生、教師、教材(或課件)的互動,使人機對話、師生對話在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有效的作用。師生互動、認識互動、信息互動形成了教學的創(chuàng)造過程。實施新課程實驗以來,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活動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變化。在學生學習方式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習慣逐步形成,特別是在師生互動交往方面的活動比以前明顯增多了。但是有許多課,從表面上看氣氛很活躍,學生既動口又動手,而這種“動”缺乏深層次的思維,缺乏互動交往的有效性。也就是說,課堂教學過程沒有收到學生主動參與的實際效果。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首先,要進行針對性的提問。課堂的無效提問,只能使課堂產(chǎn)生表面上的熱烈氣氛,而不能將學生引入深層思維的境界。其次,活動要有實質性。討論和辯論是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形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針對教學的不同問題,通過思考、發(fā)言、交流,或展開討論、辯論,會產(chǎn)生“思維互補”。最后,評價要有客觀性。實施新課標后,課堂的氛圍民主化了,學生的提問和質疑問題的廣度與深度增加了,學生的問題有時會讓教師感到驚喜,有時也會讓教師措手不及。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善于應變,善于捕捉學生發(fā)言中有價值的東西,正確的要加以肯定,錯誤的及時矯正,絕不能放任或者都是贊揚。
互動教學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為準備相關知識、信息,創(chuàng)設活躍氛圍,駕馭課堂,引導學生對重點、難點問題展開討論,合理安排時間、進度,以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教師要努力學習,增
加自己的知識面,開拓視野,在不斷的實踐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增強,以滿足新課標課改、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充分重視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見效率?!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指導學生預習方法。預習不是看一遍書即可,教師可列出提綱讓學生自學,發(fā)現(xiàn)問題,帶著問題聽課。
2.指導學生聽課方法。動耳聽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動腦加以分析、歸納,將知識加以整理以便加強記憶;動手將重點內容做筆記以備復習。
3.指導學生復習方法。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是先快后慢。課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及時復習,往后可間隔一定時間再復習,間隔時間隨復習次數(shù)越來越長。
科學的學習方法一旦被學生掌握,課堂教學效率必將大大提高,學生也將受益終身。
四、善于激發(fā)學生興趣,營造優(yōu)越的課堂氣氛
學生無興趣的課絕對不會有效率,因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把握教學中學生的情緒,及時調控課堂,使學生的思維保持興奮活潑狀態(tài),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課堂教學中,使實驗設計更具有突發(fā)性,儀器安裝更具有審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使思考問題的設計帶有連續(xù)性、階梯性、跳躍性,教學語言的選擇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懸念的巧設和思維路徑的變異等都是創(chuàng)造良好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當學生的發(fā)問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而根據(jù)要求必須做出明確回答時,教師應當機立斷,給予果斷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復,以避免因猶豫不決而帶來的課堂混亂和學生思想上的彷徨。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對關鍵之處學生答非所問時,教師要及時把握學生的思維脈搏,發(fā)現(xiàn)問題癥結,采取針對性措施。
五、妥善處理教學細節(jié)
有了好的教法,但教學細節(jié)處理不當,必然會浪費時間,影響課堂45分鐘的效率。教師只有合理使用教具,妥善處理教學細節(jié),才能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應考慮到教學的每一細節(jié)和處理方法。比如在做銅樹、銀樹的實驗時,因為置換金屬所需的時間較長,我利用這段時間讓學生先預習課本第32頁的彩圖,并填寫課本上的思考交流部分,再觀察實驗現(xiàn)象,和課本知識作對比。這樣的細節(jié)處理,既充分利用了時間,又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感悟,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六、正確對待個別差異,“不拋棄,不放棄”
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無法回避,但個別差異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教師采取有效手段,“差生”都是可以轉變的。電視劇《士兵突擊》讓我們記住了倔強執(zhí)著的許三多,教師更要學習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來對待每一名“差生”,用自己的努力、真誠來轉化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增強自信心,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激發(fā)興趣和潛能。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說得好:“如果教師能用教20%—25%的優(yōu)秀生的辦法對待其他學生,這個問題就會解決。”所以教師要想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整體成績,就必須在轉化“差生”上多下功夫。
以上是我對新課標下優(yōu)化教學的探究和體會,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我將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思考、總結,讓化學教學優(yōu)化優(yōu)質,日臻完美。
參考文獻:
[1]王學兵.高中化學教學從有效走向優(yōu)質[J].廣東教育,2008,(4):10-12.
[2]張宗肄,詹步武.新課標下課堂教學思考點滴[J].中學生化學,2008,(4):20-21.
[3]張科.淺談化學中的討論教學法[J].中學生化學,中心生化學,2008,(2):9-10.
[4]劉知新.化學教學論(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