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無法真正達到完成預期教學的目的,而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學習方式。本文在提出合作學習必要性的同時,介紹了合作學習的方式和開放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以及在合作學習中需注意的兩種傾向。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合作學習 必要性 方法 兩種傾向
合作學習是指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一系列學習活動,并達成其目標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這種理論于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到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并在世界迅速傳播,被人們譽為“近十年來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我國基礎教育正處在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軌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英語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改要求。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在近年的英語教學中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正如美國著名教育評論家埃里斯和福茨在其新署《教育改革研究》一書中所言:“合作學習如果不是當代最偉大的教育改革的話,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p>
一、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1.合作能力是學生適應社會的一種重要素質(zhì)
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長期存在著“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學生缺乏自由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實踐證明單獨的行為參與不利于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只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思維交流,才能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應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如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越來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為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zhì),受到大家的青睞。
2.合作學習有利于每位學生健康發(fā)展
合作學習能使學生積極參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由于設立了小組目標,學生的努力就不再是以個人為單位了,每個人都要為小組的共同利益全力以赴,而在合作學習中往往是一人教大家、大家?guī)鸵蝗?,不僅每個組員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而且各組員之間必須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即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往往也能有所進步。由于目標一致,學生發(fā)生沖突時也能跳出自我,用他人的眼光看待問題,聽取別人的意見。因此,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可以學會互相尊重和理解,學會溝通,學會互相分享成果。
二、合作學習的方式
1.混合編組合作
在編組之前先對學生進行一次問卷調(diào)查,對學生的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生成績、家庭背景、特長愛好、守紀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再進行混合編組,盡量保證每個小組內(nèi)的成員在學習成績、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各具特色,使學生能夠在合作中取長補短,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2.依據(jù)學生的性格愛好合作
依據(jù)學生的性格愛好合作,調(diào)動組內(nèi)各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在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各種學習任務,從而在學習及其它方面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特別適合于班中一些性格內(nèi)向、孤僻的學生,讓他們自由選擇愿意合作的學生在一起討論、學習,使他們的積極性大大地調(diào)動起來,樂于與他人合作,不僅在學習上取長補短,而且形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3.開展組間評比激勵學生學習
給小組打分是激發(fā)每個學生都認真學習的好方法。例如:單詞接龍,即一個組在2分鐘內(nèi)能接多少個單詞。這樣學優(yōu)生就會感到為了小組榮譽不能只顧自己,要幫助學困生組員;來自集體的榮譽感會使學困生覺得不能拖小組后腿,主動學習,這樣就能產(chǎn)生互相幫助的好作風,促進學生學習。
三、有效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
1.小組合作表演對話
在學生學完一段對話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而為了小組的榮譽,每個學生都不甘落后。一般來講,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喜歡承擔內(nèi)容復雜的角色,英語成績差的學生也會全力以赴地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最后,教師根據(jù)各小組的表演效果,進行客觀的評析,并為表演有欠缺的小組分析原因,爭取做到下次表演有更大進步。
2.復述——陳述式
要求小組每個成員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陳述個人觀點。每個學生在發(fā)言前,需先變化語言表達方式,復述前者的表達,然后完成相關表格。
3.在寫作學習中展開合作學習
(1)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其寫作的內(nèi)在動力。教師在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氣氛的同時,給學生提供與每個單元主題有關的話題,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鼓勵他們共同參與討論,從中啟迪寫作靈感。比如,在教學JEFC Book 2B “The accident”一課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兩個學生在操場踢球,一人扭傷了腳,另一人送他去醫(yī)院;有學生目擊了此事并告知老師;老師帶領幾個學生去探望。教師要求4人小組分工合作進行寫作訓練:A傷員,就受傷一事寫一張病假條;B玩伴,以第一人稱寫一篇事故日記;C目擊者,以第三人稱寫一篇目擊文章;D教師,以教師身份寫一則教師手記。寫作之前小組成員相互溝通,保證整個事件的一致性;寫作之后小組成員相互交換并提出修改意見。
(2)英語教師批改作文可把自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又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四、實施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的兩種傾向
1.把討論變成了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的發(fā)言
剛開始時,大家都覺得討論這種形式比較新鮮,于是每個人都會爭先恐后地發(fā)言,以表明自己的觀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優(yōu)生慢慢地成了小組內(nèi)的“權威”,學困生受到了排擠,漸漸地也失去了發(fā)言的勇氣,于是小組討論就變成了×××的中心發(fā)言。
2.追求表面上的熱鬧
這是目前在合作學習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教師為了追求課堂上學習氣氛的熱烈,從而顯示教學的寬松、民主,任憑學生自言自語或大喊大叫,甚至對于學生的借機“放松一下”,或“吵鬧一下”,教師也會視而不見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導致教學走向另一個極端。
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而學生在人格平等的環(huán)境里學習,有利于開動腦筋,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更能體現(xiàn)個人價值,更能自覺地承擔自己學習的責任,從而收到理想的合作效果。但合作學習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個別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個性可能不適應合作學習,學生在合作的同時也過多地依賴國語而不是英語,學生相互學習存在不準確的語言形式,當然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這些問題可以解決。合作學習能達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錢玉紅.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三峽大學學報,2005.7.
[2]滿燕.淺談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7.
[3]姜培紅.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探索.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