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現(xiàn)代教學論和評價論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其實是在一系列或明或隱、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基礎(chǔ)上展開的。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機制。2008年9月25日,筆者在瑞安安陽實驗中學七年級1班,聆聽了葉老師的一堂隨堂英語課。她的課就如她的人,簡潔、樸實,但意義豐富。她在課中恰當使用的評價更是猶如春風,吹綠了學生那一顆顆幼小的心靈,拓寬了課堂的深度和廣度。其中有兩處地方的評價最能牽動學生的心靈,“‘別樣’的聽寫”和“競賽的意外處理”。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別樣的聽寫
上課伊始,葉老師要求學生聽寫上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葉老師總共要求學生寫8個內(nèi)容,聽寫內(nèi)容:pen,pencil,ruler,book,eraser,dictionary,Is this your pencil case?(葉老師先要求學生寫下所聽到的句子,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指令,寫出真實的答案“Yes,it is.”或“No,it isn’t.”)最后,葉老師要求學生用“Is that...”造句。聽寫之后,老師一個指令:看哪組同學的本子交得最快。筆者環(huán)顧了一下學生的表現(xiàn):學生的臉上洋溢著笑容,迅速地交本子,可以不言而喻,學生喜歡這種詞匯或詞組評價方式。
分析與反思
聽寫,對于教師來講是最簡單不過的一項教學輔助手段。筆者所在的學校一直在思索在尋找一種更有效、使學生更喜歡的聽寫方法,而葉老師正是嘗試了“別樣”的聽寫。
(1)“別樣”聽寫具有層次性
該片段中的8個聽寫內(nèi)容的難度逐漸增進,前面6個單詞全都是《課標》要求的必須掌握單詞,第7個不僅檢測聽力,更檢測學生對目標語言的真正理解。第8個是造句,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寫出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交本子比賽,不僅節(jié)約時間,更能促進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2)“別樣”聽寫形式多樣
別樣聽寫形式多樣,有檢測學生詞匯的掌握,有檢測學生對句型的掌握,有檢測學生對目標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更有對學生的交本子習慣的培養(yǎng),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別樣”聽寫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思維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聽寫不是課堂教學的目的,通過聽寫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使其自主建構(gòu)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此聽寫中的造句,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激起學生的思維火花,達到與個體知識的碰撞。
素質(zhì)教育要求教育者要面向所有學生,面向?qū)W生的全面發(fā)展,面向?qū)W生的主動發(fā)展。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每個學生在學習的實際可能性、智力發(fā)展狀況及特殊能力等方面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存在著差異性。因而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又有其特殊性。
“別樣”聽寫更注重對學生個性特征的評價。通過這種評價促進了每個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僅僅熱衷于關(guān)注“最好”的學生是遠遠不夠的,更應(yīng)該多多關(guān)注的是使所有的學生如何學得“更好”。
“別樣”聽寫正是堅持了這種評價的方向,其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而且,這種聽寫更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葉老師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鼓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片段二】競賽意外的處理
葉老師在學生操練目標語言“——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 /an...——How do you spell it?——...”之后,設(shè)置了這樣的一個任務(wù):“一分鐘競賽,看哪一組講得多,但不能重復同學們講過的內(nèi)容。”全班同學分為4個大組,每講完一個完整的對話,葉老師都給每一組加一顆星。就這樣,一場激烈的競賽開始了,第一大組的學生共講了11個對話,第二大組共講了13個對話,第三大組共講了12個對話。這三大組的同學各自搭檔配合得可謂天衣無縫,都非常順利而且激烈地開展對話,各自都能得到可喜的成績。最后輪到第四組了,前面的同學表現(xiàn)得都不錯,拿出實物或指著實物進行對話: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ruler.
——How do you spell it?
——R-U-L-E-R,ruler.”
另一對學生甲和乙接上:
學生甲:What’s this in English?
學生乙:It’s...It’s...
學生乙It’s想了好一會兒,還想不出一個單詞,這時他的搭檔可著急了,催促著他快點說,甚至其他同學都埋怨他耽誤了他們一大組的時間,埋怨他影響他們的成績。學生乙越著急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講不完整的一句話。他的臉緊張得通紅通紅,后面的同學已等不及了……最后第四大組一共只講了8個。
評價完畢后,學生乙一直低著頭,為自己剛才的表現(xiàn)而感到懊惱,其他同學的表情也非常不滿。這時一陣悅耳的聲音傳來。
葉老師問第四組同學,“你們想想看為什么會只有8個對話這樣的成績?”怨言聲馬上起伏。
“因為學生S的緣故,時間被浪費了。”
……
葉老師提醒道:“這可是一個團隊競賽啊,我們該怎么做?”
學生無語。
葉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合作的社會,必須互相體諒,互相幫助,像今天這個比賽中,學生乙有困難,你們完全有能力可以幫他,而不是在指責他,時間在你們剛才的指責中、互相埋怨中溜走了?!辈W生乙投以信任的眼光。
這時學生乙抬起了頭,他的眼睛里充滿了對葉老師的感激之情。學生頓時恍然大悟,互相幫助、互相體諒,這才是團隊的精髓。
三、分析與反思
1.及時、有效地評價
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不但減輕了學生的壓抑感,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積極性倍增。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情感和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到知識。
學生并非一張白紙,學生的感悟力不可小覷,其混沌而感性的心靈,蘊含著無窮的想象。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可貴的不是教師通過怎樣的方法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教師對于這種意外的處理。如果教師任其發(fā)展,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漠視該生的行為心理,那他對于本課堂的教學必將成為一種“煎熬”。葉老師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評價,把學生的情感放在首位,以人文精神去評價學生的發(fā)展。從學生的頓悟中和學生乙的眼神里可以讀出葉老師對這一意外的處理將會成為學生心中不會凋謝的花朵。
葉老師這語重心長的話,不僅維護了學生乙,更是讓所有的學生在師生、生生自覺而自然的交流互動場景中悄然實現(xiàn)自我提升,觸動他們的心靈,終生受益,可謂是“潤物細無聲”。
此外,葉老師還給學生乙信任的目光,相信教師那信任的目光是點燃了學生乙心中不滅的火把。
2.公正、實在的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有正面評價與反面評價。正面的評價有正確的,也有片面的,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反面的評價同樣如此。正確的正面的評價有利于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恰如其分的反面評價同樣能夠做到這一點,而錯誤的片面的不論是正面的評價還是反面的評價只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惶惑、不安和失望。假如在片段二里葉老師漠視學生乙,而去表揚其他同學,這將會給學生們帶來不可想象的負面影響。所以,在課堂中要防止評價“一俊遮百丑和一丑遮百俊”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通過正反兩方面的評價讓優(yōu)等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讓中等生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己的不足,讓后進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同時讓優(yōu)等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愛是理智的,讓中等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愛是實在的,讓后進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愛是執(zhí)著的。
四、結(jié)語
評價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不是決出誰是獲勝者。
于丹教授曾說過:“我們不能改變生活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生活的寬度?!蔽覀儾荒芨淖冋n堂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運用評價,改變課堂的寬度,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延伸課堂的深度,使課堂教學因此而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王光君.含淚的“微笑”.梁湖鎮(zhèn)中心小學(網(wǎng)絡(luò)).
[2]唐慧云.淺談英語課堂評價.廣西柳州市雀兒山路小學(網(wǎng)絡(luò)).
[3]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