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山東省近三年來3+X+1新高考模式下基本能力測試試卷的分析,認為山東省3+X+1新高考模式對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導向作用不明顯,普通高中對于理科學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很不重視,并就此現狀提出了三點建議,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3+x+1新高考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 理科學生
一、問題的提出
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一個問題:理科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時普遍比文科學生感覺吃力,成績較差,不及格的比例較大;在課堂教學互動中,教師與理科學生的溝通較難進行,課堂討論不夠積極熱烈。這一現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公共理論課教學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在于:理科學生在中學特別是高中階段沒有系統(tǒng)認真地學習中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這與高考模式、高考體制有直接關系。
二、山東省高考模式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影響的分析
以山東省為例,近10年來,先后實行了3+2、3+X、3+X+1的模式,筆者認為,無論哪種模式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高中階段理科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忽視問題。在3+X+1的模式中,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在“1”中有一定程度的體現,但要根本改變思想政治課在高中階段的現狀還遠遠不夠。
筆者粗略研究了近三年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山東卷)基本能力測試試卷。本試卷共100分,2007年試卷中涉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的有第二卷的第4、5、6、7、10題5個大題,主要為:科學發(fā)展觀、創(chuàng)新、和諧社會、文明多樣性、正確價值觀等,分值一共為9分。雖然所涉及的內容從宏觀上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關系密切,但真正涉及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識點卻不多,從分值上就可以看出。2008年試卷涉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比2007年有所增加,有第一卷第二大題第10小題,第五大題第25小題;第二卷涉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和相關內容的有44、45、46、47、48、62、65小題,分值為14分。2009年試題中第一卷有第二大題第10、11、13小題,第五大題第29、30小題,第二卷中有第八大題第40題(1)、43題、第十一大題第57小題,分值為10分,包括歷史知識。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2007年、2008年、2009年高考山東省基本能力測試試卷更有利于高中理科學生,高中理科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方面知識的欠缺不能通過高考測試反映出來,這樣,普通高中中學和高中理科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遠遠不夠,學生學習積極性可想而知。
筆者對本校2007級100名參加過2007年高考的山東籍理科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中開設思想政治課在一學年以上的學校占40%,開設一個學期甚至不足一個學期在60%左右,個別高中開設時間不足兩個月。理科學生普遍認為山東省2007年高考基本能力測試試卷更有利于自己,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開設與否與高考成績的高低關系不大。
筆者還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走訪青島地區(qū)一所“省規(guī)范化學?!逼胀ǜ咧校私獾綄W生一般在高一第二學期進行文理分科,分科后理科班思想政治理論課基本不開設,即使開設也只是為應付會考而已,形同虛設。針對3+X+1新高考模式下基本能力的測試,只在高考的前一個月由一名班級授課教師,主要是班主任,就一些模擬試題進行講解。從基本能力測試的成績來看,理科考生的平均分也要高于文科考生。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在3+X+1高考模式下,普通高中對于理科學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很不重視,甚至忽視。高中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想政治課教學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在高中階段幾乎為零的現狀,帶來的后果就是進入高校的理科學生缺乏基本的理論素養(yǎng),政治理論水平低,甚至一部分理科學生不僅理論知識欠缺,而且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存在不足。而且在3+X+1新高考模式下,基本能力測試題中考查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相對偏少,不足以引起普通高中理科生對思想政治課學習的重視。另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對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導向作用不明顯。帶著這些政治理論知識先天不足進入高校的理科學生,由于缺乏基本的學科知識入門和政治理論素養(yǎng),他們對于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上思想政治理論課如同聽天書一般。即使有一部分學生產生了興趣,主觀上想努力學習,在學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時也難免感覺吃力,難以進行學術觀點的探討、溝通,難以開展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同時,對于理科學生進一步深造,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是一個難題。因此,必須改變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現狀。
2.建議
第一,逐步取消文理分科。2008年年初,山東省教育廳明確規(guī)定,高中學生選擇發(fā)展方向,也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理分科,不能早于第二學年末。根據山東省教育廳計劃,從2011年起,山東省各高中必須全面實施課程標準,做到該開的課全部開出來讓學生選修,真正實行走班制和學分制管理。這意味著,到2011年,我省將完全取消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高中文理分科。山東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關延平指出,我省自2004年秋開始實行高中新課程改革,2008年起嚴格執(zhí)行新課程標準。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應有之意?!爸暗奈睦矸挚聘拍睿鋵嵤菃渭兊貞獙Ω呖?。在2008年之前,省內高中文理分科早的現象比較普遍,最早的在高一年級期末就分科。其實在高二年級,學生還有一些必修課要學。過早分科顯然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利,也將造成學生不能順利通過學業(yè)水平考試”。2008年省教育廳明確要求:“逐步廢止傳統(tǒng)的文理分科教學的做法?!比「咧袑W校從2008年入學的新生開始,在二年級期末之前,不得組織學生分科。
高中選課與文理分科有根本的不同。學生選課是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文理分科則是行政行為,目的是應對高考?!鞍凑招碌恼n程方案,高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課程,或者選擇發(fā)展方向,但沒有分科的說法。如果高中學校全面實施國家課程標準,就不用過多探討文理分科的問題”。
第二,切實按照教育部新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開設高中思想政治課,不能隨意縮減課時或壓縮內容。無論是平時授課還是學期測評都要體現各科地位平等,標準統(tǒng)一,要求一致。
在3+X+1高考模式下,一些普通高中學校的理科班在高二文理分班后甚至更早就不再開設思想政治課了,有些學校即使開設了,也在不同程度上縮減學時。在學生學業(yè)考評和教師教學質量考評上與其他高考科目地位不等,一般不計入學生學業(yè)成績考評和教師教學質量考評,因此,不論理科班的學生和任課老師對于思想政治課的態(tài)度如何,思想政治課對于高中理科生來說,是否開設都無關緊要。因此,必須嚴格執(zhí)行教育部新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地位,發(fā)揮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陣地作用,使思想政治課無論在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理論素養(yǎng)方面都發(fā)揮出主渠道的作用。
第三,要把學生平時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和高考考試結合起來,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
教育部頒布的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要改變過分注重知識性和單一的紙筆測驗的評價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建立能夠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的評價機制。既要考評學生掌握和運用相關知識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們的思想發(fā)生積極變化的過程,采用多種方式,全面反映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發(fā)展現狀?!?/p>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2009年4月24日接受人民網訪談時指出,2009年共有11個省份進行新課改高考。有的省把學業(yè)水平測試作為高考總分的一部分,作為錄取的參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yè)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以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
一次考試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終生。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不僅僅要看一次高考考試的成績,還要看平時的學習情況,就是學業(yè)水平測試,以及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即綜合性評價。因此,高考制度還將包括綜合測評。目前,有的省份把學業(yè)水平測試作為高考成績的一部分,或者把綜合評價作為錄取的參考,這都將是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在組織學年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時,必須做到同高考一樣嚴格、嚴密、公正、公平,而不能流于形式,以確保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成為高考總分的一部分,作為錄取參考的一部分。
總之,只有真正把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和測試納入高考體系,才能使高中教師和學生真正重視這門課的價值,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理論素養(yǎng),使高中畢業(yè)生不論是進入社會還是進入高校深造都有過硬的政治理論基礎。
另外,2009年已有部分高校,如清華大學,逐步打破了學生在專業(yè)選擇上文科和理科類的限制,這一突破,將加速當前存在的高中文理分科現象的改變,對于先前文理分科后導致的無論是文科知識還是理科知識先天不足的學生都將產生很大的觸動,對于普通高中學校今后在各學科設置及均衡發(fā)展上將有很大的啟發(fā)。
參考文獻:
[1]山東省2007年、2008年、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基本能力測試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