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體育的發(fā)展對新時代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必須學習新知識,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新舊觀念,接受新事物,研究新問題,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成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促進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成為創(chuàng)新型和科研型的新型體育教師,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 21世紀 高校體育教師 綜合素質
前言
21世紀是教育的世紀,教育將以更為深刻的內涵與意義來實現對理想的追求,對現實的超越。對內在精神的向往與關懷是一種崇尚高尚情懷與理念的教育,外在表象的工具性的教育實質已走進歷史,教育將以生成人、解放人、提升人為其核心使命,是對人的教育。學校教育對體育教師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創(chuàng)新水平等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新、更高、更深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和教育發(fā)展的需求,高校體育教師應正確理解個體素質的內涵,努力把握終身素質的發(fā)展,優(yōu)化自身的素質結構。因此,全面加強研究和提高21世紀高校體育教師的素質結構已成為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yǎng)21世紀現代人才的關鍵所在[1]。
1.提高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改革問題主要是教師的問題,體育師資是保證體育教學的重要因素,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而目前的研究表明,中青年教師在高校體育教師隊伍中所占比重較低,僅為19.5%,同時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人員較少,絕大部分教師的知識結構從屬于經驗操作型,而長期未能有效地調查[2]。因此,師資隊伍的建設問題將是高等教育迅速發(fā)展背景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如果沒有一支事業(yè)心強、業(yè)務素質好的教師隊伍,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只會是一句空話。因此,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素質,是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治學能力,適應21世紀對教師發(fā)展需要的關鍵。我們只有利用最短的時間、有效的方法來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才能完成21世紀對高校體育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為我國新世紀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合格接班人。
高等院校體育教師注重素質培養(yǎng)是個人成長的需要,教師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開拓創(chuàng)新的過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們不能離開學習,不能離開個人素質的提高。高校體育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實踐、再學習,才能做到使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不斷充實,才能做到與時俱進。
2.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現狀
2.1思想觀念陳舊
近些年來,很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如建構主義教育思想、主體教育思想、科學教育思想和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不斷被引進高等教育領域。但是一些體育教師未能從根本上消除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束縛,滿足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教育理論薄弱,教學能力不強,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培養(yǎng)的學生缺乏科學思維能力和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2.2敬業(yè)意識淡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大部分體育教師為培養(yǎng)一代代新人盡職盡責。但是受趨利觀念的影響,部分體育教師的人生價值取向趨于“中性人格”,反映在行動上,對教學敷衍了事,對學生不負責任,只教書不育人,只講報酬不講奉獻,個別教師還把大量精力用于市場投機及一些商業(yè)性的服務活動之中,極大地影響了自身水平的提高和整個教師隊伍的穩(wěn)定,也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施產生了不利影響。
2.3教學能力不強
有些體育教師知識面狹窄陳舊,教學內容膚淺,教學方法呆板,照本宣科,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有些教師工作馬虎,不求進取,教學能力不強。這些表現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勢必影響教師形象。
3.提高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途徑
隨著素質教育的日益深入,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過去那種“苦力型”的體育教師,必須向能鉆研教材大綱,適應教改形式,探索新教法、新內容的“學者型”體育教師轉變。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不斷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信息,更新自身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學校體育的更快發(fā)展。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
3.1提高身心素質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體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而且必須育人,而“育人先育己”,所以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平時的教學中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影響和教育。
3.2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
面對21世紀的創(chuàng)新教育,體育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學生觀、師生觀、人生觀、質量觀和評價觀?,F代教育理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現代意識,如講究效益、遵守信譽、善于合作、勇于競爭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才能,尊重學生的人格,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有了這種教育觀念,體育教師才能正確認識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同體育教育學的關系,才能改進教學方法,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體育教學的核心和最高境界。
3.3提高知識的廣博度
知識是教師寶貴的財富,是科學賦予的力量。無知必無能,所以教師的知識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感。實踐證明,教師的知識越多,知識面越廣,教學效果也就越明顯。體育教師不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心理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人們提取和獲得知識的途徑大大增加,體育教師必須樹立終身求學的觀念,不斷更新知識,保持自己跟學生之間的知識落差,以大量新鮮、準確、生動的知識和信息去撞擊學生的心靈,保持長久而強烈的知識魅力。
3.4培養(yǎng)和提高科研能力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學與科研是統(tǒng)一的。新世紀體育教師要突出研究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質、價值、目標,體育教學中實施教育的途徑、方法和手段,探索符合體育教育要求的理想的體育教學模式,力求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實現由“單純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的轉軌。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應結合實踐,積極參與教育科學研究,善于在工作中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性認識。
3.5提高雙語教學能力
雙語教學能力是21世紀社會發(fā)展和進步對高校體育教師提出的必然要求,對于承擔新世紀教育使命的體育教師來說,除有自己的業(yè)務專長以外,還要有適應自己工作所需的外語水平和科學知識的素養(yǎng),并善于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在信息高速化的今天,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和擴寬,世界的融合迫切要求教育提高外語運用能力。外語是進行世界交流合作與競爭的條件,是教師獲得國際學術認可的基本保障[1]。
4.結語
高等教育是一個特殊的生產過程,它的勞動對象是人,生產的產品是高級人才。高校體育教學是培養(yǎng)大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校體育教育目標和任務的最后完成,有賴于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所以我們應該加強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為新世紀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質的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宋曉潔,任洪飛.21世紀高校體育教師素質結構新論[J].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2):118-120.
[2]馬謙.21世紀高校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28),(22):2763-2764.
[3]劉恒慨.論新時期體育教師基本素質的構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