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結合二外法語教學實踐,就二外教學面臨的問題及改變現(xiàn)狀、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要從教材、學生、教學、網絡資源、考試改革五個方面著手進行教學。
關鍵詞: 二外法語 教學問題 教學對策
一、前言
21世紀的今天,國與國交往日益密切,外語作為國與國聯(lián)系交往的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培養(yǎng)精通兩種語言、甚或多種語言的復合型人才既是新形勢的需要,也是科學發(fā)展的要求。在高校,面向外語專業(yè)學生的第二外語教學開始倍受關注。筆者作為一名二外法語教師,一直努力研究教學、實踐教學、總結教學,現(xiàn)就教學中
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策略簡單發(fā)表一下個人的觀點。
二、二外法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1.國內二外法語教材多為純語言教材,在語法、詞匯、表達上雖有系統(tǒng)的講解,但因編寫較早,語言都較為陳舊,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現(xiàn)代社會嚴重脫節(jié),編排上缺少圖片及相關電子教學光盤,甚至還缺少語言實踐環(huán)節(jié)??陀^地說,這類純語言教材不利于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2.二外法語學生多數對法語重視不夠,很少花時間學習法語。此外法語語言自身復雜的特點也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帶有畏難情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
3.相對于《大學法語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多數高校二外課時偏少(約200課時左右),個別高校課時更是遠遠小于這個數字,這樣實際的教學內容遠遠達不到大綱和考研的要求,于是二外法語教師只好注重語言知識的教學,進行反復的機械訓練,一味地強調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難免單調乏味,課堂氣氛也因此緊張沉悶。
三、解決問題、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
1.選擇合適的教材。
目前高校二外法語教材版本很多,較常用的就有四種,如:《簡明法語教程》(孫輝著)、《新大學法語》(李志清著)、《法語》(馬曉宏著)、《公共法語》(吳賢良、王美華著)等。選擇什么教材要結合本地區(qū)、本校學生實際,一方面要有利教師組織教學,另一方面還要便于學生自學。筆者認為好的二外法語教材所選課文要篇幅適中,語言時代感強,不單要有較為詳細的詞匯語法講解,還要能展示法國文化,且圖文并茂,練習豐富多樣,安排有聽說環(huán)節(jié),且配有教學光盤,這樣的教材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師課堂教學更高質高效。
2.關注學生學習。
關于法語,有這樣兩種說法,其一: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其二:英語是小學生,法語是博士后。前者以其獨有的魅力正無時不刻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法語追隨者,后者又以其驚人的差距冷峻無情地挑戰(zhàn)著一批又一批法語學習者。于是在二外法語課堂上,就出現(xiàn)了部分學生因“美”而來、又因“難”而去的現(xiàn)象,這恰恰反映了學生在學習法語的過程中存有畏難情緒,缺乏自信心,并最終丟失學習熱情。對此,教師在最初的教學中一方面要明確告知學生法語之難難在哪里,讓他們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還要告訴他們這種難是一種表象,實質是簡單有規(guī)則的。通過向學生教讀法語諺語“Pas à pas,on va loin.(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Petit à petit l’oiseau fait son nid.(一點又一點,鳥兒把鳥巢造好)”來鼓勵他們,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用簡單快樂的形式呈現(xiàn)紛繁復雜的教學內容,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收集總結好的學習方法并給予他們必要的指導,等等,總之教師的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還要有情感需要的關注和投入。
3.重視課堂聽說實踐,實現(xiàn)全方位教學。
因法語課時量的有限,傳統(tǒng)的二外教學多數只側重于法語語法、詞匯和句子結構的反復講解和機械式練習,不重視、甚至是完全忽略聽說教學,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會書面考試,不會口頭交際。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教師要切實重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將書面化的靜止的無聲的語言置于相應的語境當中,通過表演從中提取出生動的可用于交際的語言。這樣一方面告訴了學生語言是什么,另一方面也讓他們體會了語言怎么用,真正實現(xiàn)語言的聽、說、讀、寫、譯全方位教學。
4.法語網絡課堂輔助日常教學。
充分利用QQ、E-mail、博客、校內教學網絡平臺廣泛收集網絡法語資源,為學生課后開辟二外法語自學空間,輔助和促進二外日常教學,讓網絡成為學生的法語學習的第二課堂。在這個網絡自學空間里,教師不僅可以放置大量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如語法講與練、教學視頻和考研真題,還可以將好聽的法語歌、好看的法語電影、學生可能關心或感興趣的有關法國歷史文化文學的資料全部放在上面,讓網絡作為學生的另一位法語老師,在寓教于樂的形式下,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鞏固學生的學習,同時也幫助他們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5.重視語言應用能力的綜合性考核方式。
多數高校二外師資有限,二外課程本身不分課型,于是普遍采用期末筆試的方式,給學生的學習效果給予評價,這樣的考核方式確實能反映學生平時學習用功與否、語言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好壞,但因缺少聽說能力檢驗,考試內容又過于簡單(實際就是對課文句子、習題的一種再復制),畢竟不能算作是一種檢驗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綜合性考核方式。所以,筆者個人認為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隨堂檢驗學生的法語聽說情況并記入平時成績,期末出題應該以基礎題為主,但側重語言應用能力的綜合性題也需占有一定比例。
四、結語
正視問題,彌補不足,才能進步。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作為教師,要常常關注教學、反思教學、實踐教學、總結教學,在總結中相互學習,在學習中共同進步。二外教學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對此筆者提出的應對策略也只是教學工作中的一點經驗總結,難免存有不足,希望大家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大學法語教學大綱(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平.談大學法語的教學方法[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3):30-33.
[3]賓芹.二外法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J].內江科技,2008,(2):178.
[4]張正東.中國外語教學方法理論與流派[M].科學出版社,2000.
[5]Enseigner à communiquer en langue étrangère[M].Sophie Moirand,Hachette,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