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教學是素質(zhì)教育的主渠道。素質(zhì)教育提出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寬松的環(huán)境、和諧的氣氛,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本文作者選取幾個教學事例,對如何使課堂成為學生的快樂天堂加以闡述。
關鍵詞: 課堂教學 素質(zhì)教育 快樂天堂
課堂教學是素質(zhì)教育的主渠道。素質(zhì)教育提出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寬松的環(huán)境、和諧的氣氛,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對此我深有感觸,學生一天的時間大部分都在學校度過,要想對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首先應該讓學生感到學校教育的快樂,讓課堂變成學生的快樂天堂。
然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快要下課時,有的學生會倒計時:“5、4、3、2、1?!扁徛曇豁懀瑢W生大叫“Yeah!”沖出教室。他們在“Yeah”什么?他們?yōu)楹胃吆??他們在“Yeah”中得到解放。課堂在他們眼里成了牢籠。
看到這種現(xiàn)象,你是否深深地思索?你有沒有感到憂心忡忡?
宋朝學者張載說:“學習達到快樂地步,就會輕松,以至不能自己,因此定會長進?!痹噯?,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教育,是否達到了這種地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眱?yōu)秀的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在“樂學”上下功夫。如果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學習熱情必然高漲,學習效率必然提高。
記得在上初中時,老師在區(qū)別mouth(嘴)與month(月)兩個單詞時,告訴我們:“U(油)在嘴上,U向上開口等著要吃、要講話,是嘴?!贝蚰且院?,我再也沒有混淆過這兩個單詞。很多時候,有些東西,別人講了很多遍,我們也不一定記得住,但我們聽到的若是趣味性很強的東西,那么幾年甚至一輩子也忘不了。歌德曾說過:“哪里沒有趣味,哪里就沒有記憶?!狈▏晃簧飳W家曾提出這樣一個公式:記憶=竅門。下面是我在多年教學中總結的幾個趣味事例,供同行參考。
一、動筆畫圖法
一次,我給學生上課時,要求學生根據(jù)我所畫的動物,用英語說出它們的名稱。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在圓上添畫上兩只眼睛,“boy”,我又在眼睛下畫了嘴和胡須,“cat”,我微笑著在圓上添畫了兩只長長的耳朵,“rabbit”。他們的好奇、激動與快樂一下子被激發(fā)了。在我的啟發(fā)下,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筆,畫出了學過的動物,并用英語寫出它們的名稱。學生在好奇、輕松的氣氛中學到了單詞,理解了句子。通過信息的輸出和接收,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了如指掌。下課了,他們依然沉浸在無比的快樂中。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則小故事、一個小謎語、一次小游戲,都會讓他們感到樂趣無窮,也只有在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才會使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二、幽默記憶法
單詞記憶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攔路虎”,我們要把學生訓練成“武松”,教給他們“打虎”的本領。如:long,一只長尾巴“狼”;guess,猜猜誰“該死”;party,去參加聚會不能“怕踢”;winter,冬天飲酒應當“溫它”;tomato“他媽偷”西紅柿;sunday,有太陽的日子;season,大海的兒子;islang,是陸地卻出現(xiàn)在海上;hesitate,他(he)坐(sit)在那兒吃了(ate)了,顯得很猶豫;restaurant,休息(rest)時,到一家餐館吃螞蟻(ant),呼喊侍者:哎(a),油?。╱r);manage,男人(man)到了一定年齡(age)要設法管理好自己;museum,“se”挑著兩桶油(u),兩個“m”守兩頭;appear,阿婆(ap)吃著梨(pear)出現(xiàn)了;person每個(per)兒子(son)都是好人。我在教學中還經(jīng)常利用拼讀法、構詞法、分類法、搭配法、比較法、聯(lián)想法來攻破單詞這個“堡壘”。我總是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告訴他們無論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記住、記牢單詞就是最好的方法。學生要學的科目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更是不少,我們要設身處地理解學生的困難,分擔他們的負荷,教學中盡量出新招,創(chuàng)新意,讓學生興趣盎然。
三、諧音記憶法
在學習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時,學生對于-ed的發(fā)音表示很難記住。根據(jù)音標[k?蘅ft]寫單詞,絕大部分學生會錯寫成cought。關于-ed的發(fā)音,語法書上告訴我們:清輔音后發(fā)[t],元音和濁輔音后[d],[t][d]后面發(fā)[id]。但對這句話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對音標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而不少學生恰恰在這一點上出現(xiàn)了知識的斷層。根據(jù)這個具體情況,我決定采取記少不記多的方法,讓學生弄清楚哪些是清輔音。英語中有十對成對的輔音,其中清輔音分別為[s][θ][k][p][?蘩][f][t?蘩][t][ts],-ed在[t]后作為特例發(fā)[id],[tr][ts]作為動詞的結尾可能性不大,其它七個清輔音可諧音成:斯絲科普是夫妻。學生聽后哈哈大笑,困擾許久的發(fā)音困難,在笑聲中灰飛煙滅,真可謂“一笑了之”。
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有少量的動詞是AAA型,這些為數(shù)不多的動詞卻是使學生在考試中失分的又一“罪魁禍首”,它們是cost(花費),let(讓),cut(切),hit(打),put/set(放),read(讀),hurt(傷害),spread(傳開),upset(使人難過)。我把它們諧音成:花卉讓切打放毒所傷害,這事傳開了,真使人難過。實踐證明,這樣記效果還真不錯。
四、編串事故法
根據(jù)某些特殊的需要,我們要把一組并無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單詞作為一個整體來記憶。這時我們可以編出有意義的句子來幫助記憶,編篡的故事越生動、越離奇,越有效果。如:以-o結尾的名詞,變復數(shù)時多數(shù)加-s,少數(shù)加-es。可是,這少數(shù)是哪些?又怎樣記住呢?我讓學生記住下面一句話:黑人(negro)英雄(hero)吃西紅柿(tomato)和土豆(potato),真有-es(意思)。學生看后,點頭會意,覺得很有意思。
在教學中,我還發(fā)現(xiàn)學生經(jīng)常忘掉某些要雙寫的形容詞比較級形式,因此我就編了一句話:太陽出來了,又大(big)、又紅(red),天氣變得熱(hot)起來了,有一個胖子(fat),被太陽曬得渾身濕漉漉(wet)的,他感到很傷心(sad),傷心過度又瘦下來(thin)。并在黑板上配上簡筆畫。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把初中階段要掌握的7個雙寫的比較級記住了。對于名詞由單數(shù)變復數(shù)把f或fe改為ves可記成:妻子(wife)用小刀(knife)把架子(shelf)上的半張(half)菜葉(leaf)割下來給小偷(thief)過生活(life),并配上圖畫。學生試用后一致認為:“這個土方法還真好記!”其實,我們只要經(jīng)常朝著這方面努力,就可以活躍學習氣氛,讓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著名的心理學家夸美紐斯也曾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五、歌訣記憶法
把一些語法現(xiàn)象編成押韻順口,易于背誦的歌訣來幫助記憶,很受學生歡迎。碰到實際問題時,學生只要念動“真經(jīng)”,相應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比如:不定式作賓補省略to的用法,在初中英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是一個必學掌握的語法點。在學習中,只要碰到這類題,我就提醒學生回憶如下口訣:不定式、作賓補,下列詞后省略-to,四看(look,see,watch,notice)二聽(listen to,hear)一感覺(feel),(let、have)加(make)。幾番過后,凡是遇到考查這個知識點,學生的正確率很高。
另外,初中學生要求掌握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的語法點。對于少數(shù)基礎好、記憶力強的學生,即使照本宣科,他們也能完全掌握??墒牵瑢τ诖蟛糠謱W生,就要重視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開發(fā)他們的非智力因素。為此,我向?qū)W生推薦如下口訣:一、二、三全變,八減t,f代ve,去y為ie,都加th;幾十幾,要注意,首為基數(shù)尾為序。學生一邊聽解釋,一邊發(fā)出會意的笑聲??菰锏恼Z法規(guī)則就在這種“美滋滋”的享受中學會了,從他們笑盈盈的臉上,我知道學生又輕松地跨過一個“坎”。
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活動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fā)展的過渡階段。教師只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調(diào)動學生的一切積極的情感因素,平時多學習、勤總結、巧應用,就能使英語學習成為一件樂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說,樂學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在不斷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在全社會都在呼吁“減輕學生課余負擔”的今天,教師理應把創(chuàng)設快樂情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快樂,讓學生喜歡,因為,學生不喜歡的東西,分量再輕也是負擔。
學生的樂趣來自教師對學生的熱愛、理解和尊重,來自教師精深的教學業(yè)務和精湛的教學藝術。教師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小小競賽、一次不大的展覽,都是課堂教學的“快樂之道”。當然,要使學生學得快樂,教師還應有廣博的知識,哪怕是看起來和自己教學并無關聯(lián)的知識。
因此,為了教育能興國,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首先要從課堂做起,從自身做起,讓課堂成為學生的快樂天堂。
參考文獻:
[1]陳枝英.邊玩邊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6.
[2]胡思.奇物心象聯(lián)想記憶法.長沙胡思智開發(fā)學校編印,1995.
[3]胡春洞.英語學習論.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4]傅小英.“學海無涯‘趣’作舟”.英語周報,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