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學是學科教學的基石,而其重點和難點之一就是概念轉(zhuǎn)變。因為學生的頭腦中不是“一張白紙”,在學習科學概念時原有的前概念和認知經(jīng)驗都會在建構過程中產(chǎn)生影響,所以一些不完善的甚至錯誤的前概念對概念教學所產(chǎn)生的負面效應較大,而概念轉(zhuǎn)變的心理過程就是建構心理模型的過程。本文擬從學習主體的心理模型建構過程入手,談談概念轉(zhuǎn)變的教學策略。
一、 引發(fā)認知沖突
華東師范大學吳慶麟等學者認為,學生概念轉(zhuǎn)變的心理過程也就是從不正確心理模型向正確心理模型轉(zhuǎn)變的過程,所以只有支撐錯誤概念的心理模型發(fā)生轉(zhuǎn)變,錯誤概念才會發(fā)生根本轉(zhuǎn)變,從而取得良好的長期效果。故實現(xiàn)概念轉(zhuǎn)變的關鍵之一就是直面錯誤概念、引發(fā)認知沖突,讓學習者將原有的心理模型與科學的系統(tǒng)模型進行比較,充分認識兩者之間的差異,意識到原有心理模型的異常和欠缺,從而產(chǎn)生心理失衡,對原有心理模型萌生不滿和糾正的強烈動機。例如,學生們被問及“將綠豆制成豆芽后有機物總量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的問題時,所表現(xiàn)出的極高的錯誤率令人吃驚。錯誤的根源主要是來自生活的直觀感知,綠豆制成豆芽后重量增加了。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不妨讓他們觀察一組實驗:將綠豆稱重等分成兩等份,將其中的一份烘干稱重;另一份浸水,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制成豆芽,烘干稱重,最后比較兩次干重。這種實驗結果所造成的心理震撼力,并由此使其對原有概念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不滿足感,是其他手段所不具備的,也為后面的解釋說理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再如,部分學生對“胃腺細胞中有無控制合成胰島素基因?胰島細胞中有無控制合成胃蛋白酶基因?”的問題,往往做出錯誤判斷。我們可以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運用原有的心理模型進行逐步推理,最終使他們陷入自相矛盾的心理困境。該問題鏈設計如下:“胃腺細胞和胰島細胞都是什么細胞發(fā)育來的?”“它們是通過什么細胞分裂方式產(chǎn)生的?”“有絲分裂的特征是什么?”“胃腺細胞和胰島細胞的基因組成相同嗎?”
二、 提供具體類比
一旦學生產(chǎn)生了認知沖突,就會認識到他們原有心理模型具有瑕疵,接著進行建構活動和創(chuàng)建新模型就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礎。概念轉(zhuǎn)變的關鍵之二是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新的心理模型,這時教師需要想方設法因勢利導,促進學生進行各種建構活動,從而建立正確的心理模型,提供具體類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例如,對于“基因型為AAAA的西瓜作母本,基因型為aa的西瓜作父本,所結出的種子中種皮和子葉的基因型分別是什么?”的問題,很多學生總是百思不得其解,而問題的癥結就在于學生對種皮與母本、胚與母本的關系模糊不清。對此,我在教學中采取了直接類比的方法:在黑板上畫出人體子宮和胎兒的簡圖,再畫出種皮和胚的簡圖;理清子宮、胎兒、種皮、胚等相關結構的發(fā)育來源,將兩幅簡圖進行類比,(見下圖)得出“種皮是肚皮、胚兒如胎兒”的形象比喻。實踐證明,這種類比能有效地促進正確心理模型的建構,使這類問題解決的正確率明顯上升。但是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類比很難完美無缺,甚至會產(chǎn)生新的錯誤概念。例如,為了讓學生理解細胞的結構組成,我們安排了下列模擬制作:利用破損的乒乓球、果凍和紅櫻桃等材料,制作一個動物細胞模型。模擬制作后,不少學生都誤認為“細胞核就是紅色”;更有甚者,很多同學把雞蛋看成一個植物細胞,認為“蛋殼是細胞壁,蛋膜是細胞膜,蛋清是細胞質(zhì),蛋黃是細胞核?!币虼嗽诟拍罱虒W中要防止類比被泛化,特別是喻體屬性的誤用,會嚴重影響學生對概念本質(zhì)屬性的理解和把握,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要引介多方面的類比。枚舉多方面的類比,可以使學生在多個喻體的聯(lián)系和比較中,找到能正確反映本體特質(zhì)的表現(xiàn),同時也弱化了個別喻體屬性的干擾作用。
三、 運用新建模型
新的心理模型建立后,整個概念建構過程并沒有真正全部完成,還需要不斷地運用新建心理模型,并使之真正成為知識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例如,“種皮是肚皮、胚兒如胎兒”的形象類比,我們先后設計了下列問題,讓學生在系列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運用和固化新建心理模型。
問題1:假如一粒玉米種子胚乳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AAaBbb,那么該種子的種皮和胚芽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__,其父本和母本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
問題2:有關下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2和3發(fā)育起點相同
B.4處細胞中染色體有2/3來自母本
C.若1的基因型為aa,2的基因型為Aa,則4的基因型一般為AAa
D.2將發(fā)育成莖和葉,1將發(fā)育成果皮。
問題3:豌豆灰種皮(G)對白種皮(g)為顯性性狀,黃子葉(Y)對綠子葉(y)為顯性性狀。這兩對性狀都雜合的F1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均應表現(xiàn)3∶l的性狀分離比。如果現(xiàn)在要觀察這兩對相對性狀的性狀分離比,應選擇的觀察材料是( )。
(責任編輯孫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