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樂理知識的學習非??菰铩⒎ξ?,甚至苦澀難懂。運用直觀形象教學法可以把樂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把雜亂無序的各種記號系統化,把抽象的樂理概念形象化。
關鍵詞: 樂理教學直觀形象教學法樂理知識
直觀形象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把所教授的內容同日常生活中人們所熟知的、經常接觸的、習以為常的事例進行對比,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以達到教學內容易理解接受的目的。直觀形象教學法在樂理教學中的運用,能夠使樂理知識的傳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樂理即音樂的理論,從廣義上說,樂理包括音樂技術理論與音樂學理論?;緲防硎撬幸魳防碚摰幕A,是為所有音樂理論與技巧打基礎的知識。樂理是從事音樂教育必備的修養(yǎng),也是實際教學需要的技能,更是個人自學提高的基礎。作為普通中小學音樂教師,無論從素質、修養(yǎng)技能,還是全面教學活動、科研實驗和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需要上看,在整體知識結構水平上都不應有太大的層次差距。相反,越是從事低年級音樂教學的教師,越是要具有廣泛的知識和技能、扎實的理論基本功、良好的音樂修養(yǎng)和教學技巧,學生才容易得益。作為培養(yǎng)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菏澤學院音樂系,對中小學音樂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我系生源基礎差、底子薄,他們音樂語匯的積累較少,抽象思維能力較差,我們在樂理教學過程中采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找準知識的切入點,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根據直觀性教學原則把很多樂理概念、記號等,編成口訣、繪成圖標、制成多媒體軟件,使雜亂的記號系統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各種練習由原來的枯燥變?yōu)橛腥?,由靜止變?yōu)閯討B(tài),由無聲變?yōu)橛新?,使樂理知識內容實例化、具體化、形象化,而且,樂理教學內容與聲樂、鍵盤、視唱練耳、和聲等音樂實踐活動相結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一、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樂理知識變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
樂理中有關五線譜的固定音名和唱名、調、調號、三和弦、七和弦等知識和技能,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我們把各音組與大譜表的對照圖運用Encore軟件制成有聲音的多媒體教學軟件,讓調號、音符(線間中的單音、三和弦、七和弦)標記配以相應的音高,當學生用鼠標單擊不同線間的音符時,就會發(fā)出該線間音符準確音高和時值,同時出現該線間的名稱與音符的音名與唱名。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熟悉鋼琴鍵盤位置和有關五線譜、調號、和弦的知識,為學習和聲、復調和視唱練耳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使樂理知識形象化、生動化
(一)常用記號
1.段落反復記號。如,——﹕?搖?搖?搖?搖?搖﹕——一個大門兩扇板,兩對門眼遙相見,音樂家們到這里,都得來回跑兩遍。
2.連線。如,一拱一拱像小橋,又長又短有大小,上面不能車馬過,只有歌聲飛過橋;同等音高來過橋,歌聲連續(xù)余音繞,不同音高來過橋,聲音圓滑多美妙。
3.延音記號。如,一個小孩生來俊,彎彎眉毛圓眼睛,生在頭頂歌延長,長在雙腿音就停。
4.倚音。如,一個姑娘愛打扮,頭上總有花來攀,前倚后倚復倚音,唱時音值輕快短。
5.波音。如,頭上生有波浪發(fā),相鄰兄弟來回快。
(二)自然音程口訣表
音程種類好記憶,大小三六和二七,純五四和八一,增四減五莫忘記。
在自然音程中,三、六度和二、七度都是有大小之分,同度的大音程比小音程多一個半音,一、四、五、八度以純音程為主,只有增四度和減五度例外。上述口訣規(guī)律性強,十四種自然音程很快就能記住。
三、運用圖像、列表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形象化
(一)調式
樂理教學中,學生很難理解、掌握調式的概念,即“按照一定音程關系連接在一起的七個音,組成一個體系,并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這個體系就叫調式”[1]。我們可以把這個概念內容實例化,并配以坐標圖,形象地表示個例中的調式概念,再通過很多個事例的展示來理解、掌握調式的概念。例如《念故鄉(xiāng)》(德沃夏克曲)
1=C4/4
非主音圍繞主音上下波動,形成旋律線條,這個旋律線條就是非主音圍繞主音進行而形成的體系,即調式。有些旋律的主音不在一個八度上,可采用雙橫坐標來表示。橫坐標軸表示主音,縱坐標軸表示非主音。上面的橫坐標表示高八度的主音,下面的橫坐標表示低八度的主音。例如《河北民歌》:
1=C 2/4 中速
這樣,通過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得更加具體而深刻。
(二)基本力度與變化力度
基本力度與變化力度1
基本力度與變化力度2
各種記號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利于短時間內快速記憶。
總之,筆者的教育教學理念是:善于創(chuàng)造性地傳授知識,善于把復雜抽象的知識技能簡單化、直觀化,即“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教,學生要創(chuàng)造性地學”。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技能,還要教會學生怎樣獲取知識、技能,即不僅僅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使學生在獲取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學會求知,學會創(chuàng)造,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復三.音樂基礎理論教程[M].山東大學出版社,P151-156.
[2]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P272-282.
[3]泰爾.即興伴奏實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P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