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平瑞方
深度解讀一:
孤獨的求索者
素材展示
對鏡
哈代
當我照我的鏡
見我形容憔悴
我說
但愿上天讓我的心
也像這樣凋萎
那時
人心對我變冷
我再也不憂戚
我將能
孤獨而平靜
等待永久的安息
可嘆
時間偷走一半
卻讓一半留存
被時間搖撼的
黃昏之軀中
搏動著
正午的心
運用方向
寬容 孤獨 平靜 追求
拓展延伸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孟子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逆之,吾往矣。
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諸葛亮說: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這些古圣賢的話語中,都包含著一種對于孤獨的堅守。
對于這種孤獨,沒有一個人比司馬遷的理解更加深刻,他把歷史上諸多人物的窮困與孤獨,都當成是一個大事件:“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对姟啡倨?,大氐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p>
這些人,正是在世俗所不能理解的孤獨的平靜中,創(chuàng)造出了偉大的思想和精神財富。司馬遷自身也是如此。在漢武帝時代的漢朝和匈奴的綿延戰(zhàn)爭中,李陵以5000步兵抗擊匈奴八萬騎兵的圍攻,無疑是最為慘烈的一次戰(zhàn)役。在這次戰(zhàn)役中,李陵以絕對的劣勢,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人,最后不幸被俘。而就在此事后,司馬遷站出來為李陵說話,皇帝用最殘酷的刑罰來處罰他。對司馬遷來說,這比殺了他還痛苦。
《報任安書》是一封極其慘痛的書信,司馬遷想到了許多,想到了很多前人所處的艱難困苦中的情形,從周文王,到屈原、孔子,這一個個人,他們依靠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了世界上的不公平和屈辱,而現(xiàn)在,司馬遷也和他們一樣,在孤獨中慢慢忍耐和等待著,他發(fā)憤著書,最終而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個時候,他終于可以驕傲地站立在世人的面前。朝那些曾經恥笑他茍且偷生的人說:千百年后,你們都是一堆化石,而我司馬遷將超越千古,頂天立地,與《史記》一同不朽!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是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名言。而這種精神,也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不屈前行。
深度解讀二
普羅米修斯的偉大
你神圣的罪惡是懷有仁心,
你要以你的教訓
減輕人間的不幸,
并且振奮起人自立的精神;
盡管上天和你蓄意為敵,
但你那抗拒強暴的毅力,
你那百折不撓的靈魂——
天上和人間的暴風雨
怎能摧毀你的果敢和堅忍
——拜倫《普羅米修斯》
運用方向
真理 強權 堅強 勇敢 敬畏奉獻
拓展延伸
普羅米修斯,在希臘神話里,他和雅典娜女神一道創(chuàng)造了人類。他教給了人類許多有意義的知識,人類在他的指導下,觀察日月星辰,建造房屋,開墾土地。建造帆船。開采礦藏。普羅米修斯還告訴人類制造各種各樣的藥物,利用油和酒來治療疾病和傷口以及預言未來和釋夢,并根據鳥兒的飛行和動物的內臟來占卜??傊?,凡是對人類有用的,能夠使人類滿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給他們。人們也用愛和忠誠來感謝他,報答他。
但是最高天神宙斯對此不滿。他需要人們來敬畏他,而不是人們的幸福和自由。普羅米修斯充當了人類的辯護者。人類缺少邁向文明的最后一種武器——火,宙斯拒絕將火送給人類,普羅米修斯便用計策,在太陽神阿波羅太陽車經過的地方,用茴香枝偷到了火焰,帶回了人類的家。
人類燃起了熊熊的大火,照耀了野蠻和荒涼,天上的神祗為之惶恐不安。
宙斯憤怒了,他吩咐火神將普羅米修斯帶到高加索山,用一條永遠也掙不斷的鐵鏈把他縛在一個陡峭的懸崖上,讓他永遠不能入睡,疲憊的雙膝也不能彎曲,在他起伏的胸脯上還釘著一顆金剛石的釘子。他忍受著饑餓、風吹和日曬。
普羅米修斯卻不曾屈服。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類,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在陶淵明的詩歌中,歌頌了一位同樣值得尊敬的神,他就是刑天,《山海經》記載:“刑天與天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币虼?,刑天常被后人稱頌為不屈的英雄。但他和普羅米修斯不同,他所做的只是為爭奪權力的爭斗。
深度解讀三
隱士的風格
●素材展示
“大澤高蹤不可尋,古碑祠木自陰陰。長江萬里元無盡,白日千年此一臨。我已醉中巾屢岸,誰能夢里足長禁?一加帝腹渾閑事,何用旁人說到今!”
——徐渭
運用方向
隱士 淡泊 富貴 垂釣
拓展延伸
嚴光,字子陵。柳亞子給毛澤東寫信發(fā)牢騷,說自己耍到富春江垂釣,這說的就是嚴子陵的典故。而毛澤東則回應說,昆明湖雖然水淺,可是“觀魚猶勝富春江”。
這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隱士之一,他的名氣甚至不在陶淵明之下。中國的文人,非官即隱。而嚴光正是隱士的代表人物。
假如嚴光做官。他應該是有很好的機會的,他是光武帝的老同學,光武帝平定天下后,很想念他,就派人到處找他,可嚴光早跑到富春江釣魚去了。姜尚垂釣于渭水,周文王也跑來請他,李白說他:“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苯嗅灥牟皇囚~,而是官。據說姜子牙用的是直鉤,當然掉不著魚,這位嚴光先生也一樣奇怪,他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釣魚就釣魚吧,偏偏穿著羊裘釣魚,當地的人覺得這個人好古怪啊,就往上報,光武帝一聽,這肯定是我的老同學,于是就派人去請,請了三次才把他叫到洛陽。他們的談論是很奇特的,光武帝幾番邀請,嚴光卻一律拒絕。最后光武帝說:“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嘆息而去。光武帝和他在一張床上睡覺,他還是以前的壞睡相。把腳搭到了光武帝肚皮上。呆了幾天。他還是跑回了富春江,當地至今還有個釣臺,據說就是他的。
或許,嚴子陵本無意于人間有嚴子陵“這樣的虛名”?!叭f事無心一釣竿,三公不換此江山。平生誤識劉文叔,惹起虛名滿人間?!?宋·戴復古《釣臺》)如果沒有與劉秀的特殊關系,嚴子陵的隱居也只是一件平常事,釣臺也是平常的釣臺。然而在讀書人的心里。他放棄了那么好的機會,抵制了最具誘惑力的功名利祿,保存了自己的完整人格和獨立意志,真是了不起。北宋的時候,那個“老范小子”閑著沒事,在《嚴先生祠堂記》一文中夸他“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有個進京考取功名的人路過他的祠堂,自慚形穢,題了首詩,“君為名利隱,我為名利來。羞見先生面,夜半過釣臺?!彼B歇息都不敢,連夜就過去了。
深度解讀四
孫悟空的成長歷程
素材展示
石猿端坐上面道:“對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wěn)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
——《西游記》
運用方向
自由 成長 反抗 個性
拓展延伸
黑格爾有句很有名的話,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我們普通人的理解是,只有認識生活,才能自由生活。
生活是個難題,人生來總是叛逆。難題是因為人生在社會中,有無窮無盡的關系,有無休無止的煩惱;叛逆是因為人生本性是自然的,對社會關系有一種本能的抵觸,小的時候是對父母、老師的叛逆。長大了是對領導、長者和權威的叛逆。人在不停地長大,越來越融入社會。也越來越成熟了,說成熟,其實就等于說你本身就是社會了,那種叛逆便漸漸消退于內心深處,只在特殊的情況下才會爆發(fā)出來。那時候,你看到別人叛逆時才會產生一種微妙的感覺,是同情。是覺得好笑,是相信遲早有一天他會和你一樣,有時還會有一種嘆息。
說起自由,古往今來沒有人能比孫悟空的童年更自由了。他具備了很多自由的條件:第一,他無父無母,自然也沒有親戚,他沒有師父,自然也沒有師兄師弟之類的人物。那就不必要接受倫理關系的束縛。第二,他沒有社會地位,可以說是游離于社會之外。第三,他沒有什么欲望野心。每天只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這樣,他過著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的自由生活。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喪失這種生活的第一步是社會地位的改變,隨著他往水簾洞里的一躍,他轉身一變成了猴王。做為猴王,他當然有很大的權力,權力是自由,同時也是不自由,權力讓人做很多事情,同時讓人做不了很多事情,他把名字中的石去掉改成美字,雖然很簡單,卻是脫離自然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在社會里活動必須首先有個大家認可的身份,名字是最基本的,接著,猴群中分派了君臣佐使,每個人都受身份的限制,猴王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就有了第一種不自由。
人們說“當了皇帝想長生”,猴王也產生了這種欲望。長生的欲望讓他煩惱叢生,這是第二種不自由。接著,他便想“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由此開始到處訪問名師,接著就有了第三種不自由,他有了師父,開始接受人倫的束縛。
一直到這個時候,猴王還是很淳樸的,不過他的欲望進一步上升。武功高了,需要的兵器也不一樣。對盔甲的要求也提高了,而且,武功高了,他開始講面子,開始爭強好勝,這為他招來了無窮禍患。從地上到天宮,從弼馬溫到齊天大圣再到與玉皇大帝爭奪天宮。孫悟空的野心在一步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看他和如來的對話,已經知道他所反對的只是玉皇大帝個人。他不過想取而代之,而對那種社會秩序,他是認可的。他在天宮期間,“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边@就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社會關系網,這個關系網他自身是無法反抗的。而且在日后,他的成功還離不開這種關系。
接著,他有了一個終身師父。還有了兩個師弟,這樣,他最終受了人倫關系的束縛。在這一方面,他跟別人不同,別人先有家而后有社會,他是先有社會后有家。不過,歸根到底還是一樣的。人倫意味著道德和責任。他就在這種道德和責任下進一步喪失了自由。一個師父,常常責罰他,念緊箍咒,可他兩次離隊最終還是放不下師父而歸隊;一個八戒常常跟他勾心斗角,結果互有勝負,家庭之間的那些故事如爭風吃醋也在取經路上上演著。這就叫家庭的不自由。我們看巴金的《家》中,他極力反對的家庭束縛,現(xiàn)在看來也就兩樣,一是老太爺的專制,二是家庭成員的勾心斗角。孫大圣也都嘗過了。
到了西游記后期時,大圣到處托關系、走后門,玩的就是社會關系。而他自己也賣個人情,甚至懂得了給玉皇大帝送禮??芍^越來越世故了。他把欲望控制在社會容忍的范圍內。大鬧天宮的故事已成往事,他開始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在一個取經人的地位上,而且還是唐僧的配角。這很不容易,我們剛入社會,總是懷有非常抱負,不甘居于人下。等到甘心做配角時,才叫控制自己了。他不再向往做什么齊天大圣,而是為成為斗戰(zhàn)勝佛而努力,叛逆的性格表現(xiàn)得也越來越少了。
這樣,齊天大圣終于成了正果——斗戰(zhàn)勝佛。一個斗戰(zhàn)勝佛已經是社會,他開始維護這個社會,而不是反對這個社會。到了寶蓮燈的時代,他可就老實多了。對我們而言,可能覺得前期的孫悟空更可愛,可這個社會接受的還是后期的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