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展示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節(jié)選自培根《談讀書》)
運用方向
本素材適用“我與書”、“與書為友”、“閱讀,讓我感受到了”、“書,我的一片藍天”等話題。
運用技法
1、作為文章的開頭??梢宰鳛殛P于“讀書”類作文的開頭,或論點、或總領全文。
2、作為文章的結尾??梢苑旁陉P于“讀書”類作文的結尾,或總結全文,或畫龍點睛、深化主題。
3、作為段落中心句。如圍繞“讀書”的好處,分別以“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比湓捵鳛槊總€段落的中心句來領起每個段落,可以放在段落的前面,也可以放在最后,或單獨成段。
佳作示范
談讀書
顧 杰
讀書之于生活,就像綠林之于高山,陽光之于嫩草,鮮花之于綠葉沒有綠林的高山是荒山,那么,沒有讀書的生活就是無味的生活;沒有陽光的嫩草面對的是死亡,那么沒有讀書的生活面對的是靡費;沒有鮮花的綠葉永遠不會有碩果累累的收獲,那么,沒有讀書的生活永遠不會有豐富多彩的答案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長才
書中的甘霖滋潤了我們久旱的心田,它使枯燥乏味的心情變得豁然開朗;書中的清泉蕩滌著我們粗俗的靈魂,它使阿諛奉承的丑行變?yōu)閯傊辈话?;書中的鳥語花香充盈著我們空蕩的頭腦,它使愚昧無知的頭腦變得博聞強識
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是生活一大快事,古人把讀書作為一大要務,可見古人對讀書還是情有獨鐘的。我們不妨來看一些成語,如“洛陽紙貴”,“汗牛充棟”,“韋編三絕”,從這三個成語中我們看到讀書不僅是他們的一大癬好,更是他們勸誡后人要惜書愛書讀書的身體力行。
細雨瀠瀠的夜晚,一杯散發(fā)著醇香的香茗,一本或大或小或薄或厚的書,在燈光下獨自品味,那是何等的超凡脫俗,大有“一卷離騷一卷經,十年心事十年燈,芭蕉葉上聽香聲”的神韻。怪不得古人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們獲得了生活的激情;從《玩偶之家》到《羅密歐與朱麗葉》,我們獲得了生活的勇氣;從屈原的《離騷》到魯迅的《野草》,我們懂得了生活中要潔身自好。從孔丘的《論語》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們懂得了生活要以道義為綱。書是人的精神食糧,生活的智慧之花需要書中的雪花去孕育,需要書中的春雨去澆灌,需要書中的陽光去撫慰,所以,生活的多彩多姿離不開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在書中得以再現,書的包羅萬象又使生活變得有滋有味。那么,書能不能離開生活?絕對不能,離開了生活的書只能是一張白紙。
生活和書,書和生活,就是這樣的一脈相承,誰離開了誰,面對的也只能永遠是黑暗和絕跡、
[名師點評]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充滿激情的。那么書與生活又是一個什么關系?離開了書的生活又是什么樣子?嫩草不能離開陽光;鮮花不能離開綠葉;大山不能沒有樹木;生活不能沒有書籍。生活是一本本變化著的書稿。書籍是一段段定格了的生活。《談讀書》一文沒有抽象的說教,有的是生動的比喻和鮮活的實例,娓娓道來,潤物無聲。
●名言警句
1、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
——雨果
2、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3、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爾基
4、書讀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爾泰
5、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于酒店、賭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游戲;而我對于事業(yè)的勤勞,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厭。
——富蘭克林
6、每當我第一次閱讀一本好書,我就像結交了一位新朋友;每當我閱讀以前讀的書,就像是故友重逢。
——哥爾德斯密斯
●延伸閱讀
1、好書可引為諍友,一如既往,永不改變。兩心相伴,其樂融融。當我們身陷困境,好書終不會幡然變臉。好書與我們親善相處,年輕時從中汲取樂趣與教誨,及至鬢發(fā)染霜,則帶給我們以親撫和安慰。
2、英國文藝評論家赫茲利特說:“書籍深透人心,詩隨血液循環(huán),少小所讀,至老猶記。書中所言他人之事,卻使我們如同身歷其境。無論何地,好書無須盡其囊。便可得之。而我們的呼吸也會充滿了書香之氣?!?/p>
3、有人說:“書是階梯,書是船只。書是良藥,書是營養(yǎng),書是智慧,書是老師,書是遺訓、忠言和命令”。書,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怎樣評價,都不為過。可是,若不讀或不會讀,書有何用?朋友:你不僅要擁有書,愛書,而且要勤于讀書,要學以致用,那才能充分體現書的價值。
在我們面前的是茫茫書海,巍巍書山。讓我們在書海揚帆奮進,勝利達到彼岸;讓我們在書山努力攀登,成功地登上頂峰!
4、大名鼎鼎的美國科學家愛迪生,一生的發(fā)明多達近兩千項,被譽為“發(fā)明大王”。這與他勤奮讀書是分不開的,他常常通宵達旦地讀書、查資料,困極了,他就以書當枕,在實驗室躺一會兒。因此,有人風趣地說:“怪不得愛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識,原來他在睡夢中也還要從書本里吸取營養(yǎng)哩?!?/p>
5、高爾基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饑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徒,實際上是奴仆: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干到半夜。在勞累一天之后,他仍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板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板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p>
由于高爾基一生如饑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