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闡述
把人以外的物當(dāng)作人來描寫,賦予它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這就叫擬人。通俗地說,就是把物當(dāng)作人來寫的修辭方式,具體而言就是把物當(dāng)作人一樣來描述,賦予它人的思想、感情、行為、動作等,一般可分為生物擬人、非生物擬人、抽象事物擬人三種。生物(擬人)是指人以外有生命的東西,包括動、植物等;非生物(擬人)是指石頭、桌子、椅子等無生命的東西;抽象事物(擬人)是指時間、季節(jié)等抽象物。運用擬人,不僅可以使描寫的事物生動形象,而且能鮮明地表現(xiàn)作者對所描寫的事物的感情。
句子潤色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把擬人的幾種基本形式的典型例句展示給大家,并略作分析。
①生物擬人。例如: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兒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鳥兒將巢安放在繁花嫩葉當(dāng)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fēng)流水應(yīng)和著。(朱自清《春》)
青蛙唱著戀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氣里。(老舍《月牙兒》)
風(fēng)雨能摧殘櫻花,但是沖風(fēng)冒雨,櫻花不是也能舒開笑臉么?(楊朔《櫻花雨》)
上面這些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鳥兒”、“青蛙”、“櫻花”等生物當(dāng)作人來描寫,賦予它們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感情。
②非生物擬人。例如:
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海燕》)
每條嶺都是那么的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錄音機(jī)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聲,不唱了。(王蒙《春之聲》)
街上非常熱鬧。電車不慌不忙地跑著,客客氣氣地響著鈴鐺——一點也不性急,好像在說:“借光。呃,借光?!?張云翼《給孩子們·去看電影》)
上面這些例句中,把“波浪”、“嶺”、“錄音機(jī)”、“電車”等非生物當(dāng)作人來描寫,賦予它們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感情。
③抽象事物擬人。例如:
資本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著血污來到世間的。(馬克思《資本論》)
這里叫教條主義休息,有些同志卻叫它起來。(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給太陽曬化了,窗外的積雪還是厚厚地蓋在地上,對面的屋頂也是白皚皚的。冬天全沒有離開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長久賴下去似的。(艾鞠《屋里的春天》)
正義被綁著示眾,真理被蒙上眼睛,連元帥也被陷害,總理也死而含冤。(艾青《在浪尖上》)
上面這些例句,把“資本”、“教條主義”、“冬天”、“正義”、“真理”等抽象概念當(dāng)作人來描寫,賦予它們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感情。
●亮點賞析
文學(xué)作品中,擬人也是最常使用的修辭手法之一,它的運用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來看看安徽散文家許俊文先生《故鄉(xiāng)的風(fēng)》中的一節(jié):
每次從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個迎接我的便是風(fēng)。我們雖然好多年沒見面了,但它一點兒也不生分,先是用頑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頭發(fā)撥弄亂,再在我干凈的皮鞋和西服上,隨意撒些塵土與細(xì)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風(fēng)就像一只搖頭擺尾的小花狗,當(dāng)我剛從汽車上走下來,視覺還沒來得及舒展開,它就從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氣味,親親熱熱地?fù)溥^來,伸出溫軟的小舌頭,一下一下舔我的手與腳踝,你趕也趕不走。如果是秋天,風(fēng)里便有了果實發(fā)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個去鎮(zhèn)上打酒的孩子,不小_心把酒灑了一路,惹人隱隱地有些陶醉。
在這一節(jié)短短的文字中,無形的風(fēng)被作者描繪得可見可感,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修辭手法的大量使用。本節(jié)文字使用最多的就是比喻與擬人的修辭。如這一句使用的就是比喻的修辭:“風(fēng)就像一只搖頭擺尾的小花狗,當(dāng)我剛從汽車上走下來,視覺還沒來得及舒展開,它就從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氣味,親親熱熱地?fù)溥^來,伸出溫軟的小舌頭,一下一下舔我的手與腳踝,你趕也趕不走?!本蛯懗隽孙L(fēng)的親熱、頑皮,突出了“我”對風(fēng)的喜愛之情。而擬人句有:“我們雖然好多年沒見面了。但它一點兒也不生分,先是用頑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頭發(fā)撥弄亂,再在我干凈的皮鞋和西服上,隨意撒些塵土與細(xì)碎的草屑?!本蛯懗隽孙L(fēng)的輕柔,讓作者感受到了來自故鄉(xiāng)的溫馨、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