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偉
摘要: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形勢發(fā)展,中學的課程教學也出現(xiàn)了新的情況和變化。如何把學生的心緊緊抓住,并安放在課堂之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我們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初中思品課教學;事例選用;選用方法
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形勢發(fā)展,中學的課程教學也出現(xiàn)了新的情況和變化,如教師在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處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的迷茫之中:學生受到社會市場經濟風暴的影響,有一部分學生學習變得不認真,導致學習成績很不理想,甚至產生厭學和輟學的想法和行為等。針對這些新情況,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把學生的心緊緊抓住,并安放在課堂之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我們的主要任務,特別是我們從事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師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新修訂的《初中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對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內容作了調整,為適應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出現(xiàn)的新情況,把心理品質教育、道德品質教育與健康人格教育和法律教育,及中國的國情發(fā)展形勢教育等都列入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范圍,其目的是要教師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心理品質、健康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同時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使他們懂得在新的環(huán)境之中如何面對新生活,從而能做到珍愛生命,在愉快和諧的生活之中渡過人生美好的青春時光,做到對生活既保持高雅的情趣又能自覺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誘惑,最終成為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意志堅強、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學生,以便來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新需要。
顯而易見,就教學而言。我們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師,就必須立足改革,轉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實用性,才能達到新的教學目的。
為了實現(xiàn)初中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目標,幾年來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堂教育、革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結構,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之中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認為,在與學生探究思想品德課的理論知識時,如單純用講理論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肯定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學生往往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會違反課堂紀律與教師發(fā)生沖突。從而影響教師的講課情緒和效果。這時較好的方法就是能把較抽象的理論轉化為一些具體形象的事例形式,就能把學生的心思和眼球留在教室里,留在教師的課堂上。這種創(chuàng)新的方法,就需要教師在選擇與運用事例中下一番工夫,以幫助學生認識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事例的選擇與運用,應有如下體現(xiàn),
一、事例的選用應具人情味
有一位偉人曾說過:“沒有人的情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彼枷肫返抡n的人情味就像一座溝通人與人心靈的橋梁,溝通了教師與學生的心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如我在講《積極面對挫折》這一節(jié)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學生舉手發(fā)言十分踴躍。其中有一位學生很動情地說:“前年,由于父親有了重病倒在床上,本來就不富裕的日子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夜間偶爾會聽到母親的哭泣聲、父親的無奈嘆息聲。但是母親仍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父親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終于戰(zhàn)勝了病魔。為了這個家,我覺得他們真是太不容易?!苯淌依镬o極了,每一位學生都沉浸在故事中,這時我激動地說:“我們真為你有這樣的母親而驕傲!”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又不失時機地說:“這一則事例一定給了同學們不少的啟示,大家想一想,面對挫折,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們通過認真的討論,和老師共同總結得出: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面對挫折我們應采取積極態(tài)度,不畏懼、不喪氣,要靠智慧和意志尋求擺脫困境的方法。這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因年齡差異產生的代溝在教學事例的人情味之中抹平。只有師生的情感認同趨向一致時,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氣氛中協(xié)同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由知識的“接收器”變?yōu)閷W習的主人。
二、事例的選用應具正確的方向性
正確的方向性,是指選用事例應以正面教育為主,揭露社會陰暗面、丑惡面的例子并不是不能用,而應慎用、少用。如果我們教師在上課時使用的是一些消極的東西,而學生判斷是非、分析問題的能力不足,就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我們的社會一團糟,這會使學生思想上產生迷惑和動搖,不利于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和社會主義信念的樹立,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運用事例時應把握正確方向,唱響主旋律,多運用弘揚正氣、謳歌正義、積極向上的例子去激勵學生。如講述有關法律的時候,雖然也介紹涉及暴力、兇殺的事例,但我更多的是用義正詞嚴的話語向學生們描述黨和政府與人民與違法的行為是勢不兩立的,教育學生明確。我們的黨始終是人民的黨,政府始終是人民的政府,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是優(yōu)越的。通過反面例子正面教育,使學生能正確分析我國的社會形勢,認識到主流是好的、積極的,那些消極的東西畢竟是支流,我們是有能力、有信心解決的,從而使學生堅定了社會主義信念,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健康成長。
三、事例的選用應具幽默性
幽默可以使人們之間的關系變得親切、自然、和諧。成為調節(jié)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如我講關于人與人之間關系時,向同學介紹了這樣一個的例子: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黑洞洞的小巷深處卻有一處光亮,似乎是一個人提著燈籠在走路。一位路人趕上去,想與他打聲招呼,卻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盲人,只見他一手拿著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只手提著一只燈籠。路人非常納悶。忍不住問他:“您自己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著燈籠走路?”盲人緩緩地說道:“這個問題不止一個人問我了。其實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并不是為自己照路,而是讓別人容易看到我,不會撞到我,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而且這么多年來,由于我的燈籠為別人帶來光亮,為別人引路,人們也常常熱情地攙扶我。你看,我這不是既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嗎?所以,每到晚上出門。我總提著一盞燈籠?!泵と苏f皖,繼續(xù)啪嗒啪嗒地往前走。學生聽完這個例子后,哈哈地笑起來說:“盲人提燈籠?不是多此一舉嗎?”我接著給學生們分析了一下:是的。對于那個盲人來說,提燈籠確實是多此一舉。可是對別人來說,卻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燈籠帶來了光亮,才使人們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時,盲人自己也得到了幫助。這不正是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最好寫照嗎?在這個世界上,個人的力量總是單薄的,一個人無力去解決生活中的所有難題,而且要一個人獨自走完漫漫人生之路,是多么孤寂,又多么危險。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比魏我粋€人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正是由于大家互相幫助,互相關懷,世界才這般美好。學生們聽完我的分析后都紛紛點頭,認為這樣分析是正確的。正是這種幽默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歡樂和笑聲相隨。在課上有幽默相伴,就能使思想品德課不枯燥乏味,而變得輕松、詼諧、自然、活潑起來,使“死”的理論知識課堂變成了“活學”的天地。
四、事例的選用還應體現(xiàn)出趣味性
人有其情必有其趣。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僅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導之以行”,而且要引之以趣,才能喚發(fā)起學生內心深處的興趣,使他們能充分體味到青春的美好與幸福,最終使思想品德課合乎學生的興趣,進而讓思想品德課產生預想的教育效果。
當然,事例的選用還應具有真實性。思想品德課的事例選用,如出現(xiàn)“虛”、“大”、“假”,強行對學生進行灌注,不但不能讓學生認同,反而會引起反感,甚至會與教師發(fā)生正面沖突,反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只有堅持辨證的、唯物的觀點,才能讓學生感到其事例的真實,使學生信服。而教學事例的選用如不從實際出發(fā),就會削弱政治理論的說服力,降低課堂效益??傊?,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心理特點,準確洞察其思維趨勢,選擇和運用好事例,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知識與經濟爆炸式的發(fā)展時代,時刻要求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式必須適應時代的知識與經濟的發(fā)展趨勢,使學生坐在課堂中就能捕捉到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新信息,感受時代跳動的脈搏,讓時效性和時代性體現(xiàn)抽象理論,才能使思想品德課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