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中
一、探究式教學的含義
探究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針對研究課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假設,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抽象出物理概念,從而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其內在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本質特征,與科學探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探究式教學有著優(yōu)越于傳統(tǒng)教學的顯著特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深入開展是十分必要的,開展探究教學的關鍵是深刻認識其實質和內部規(guī)律.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策略與實施
探究性課堂教學策略和實施大致包括提出問題、形成假設、制定方案并實驗、驗證結論、評價交流等幾個階段.
1.提出可探究的問題.問題是探究教學的關鍵要素.既然探究教學是以解決問題的形式出現(xiàn),那么在有意義的探究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把學生要學習的內容巧妙地轉化為問題情境.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并使學生產(chǎn)生相應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出與物理學科有關的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也可以從教材出發(fā),挖掘探究因素,提出探究的問題.適當?shù)膯栴}是探究的起點,提出什么樣的問題與怎樣提出問題,就成為關鍵.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適合全班同學的實際水平,以保證使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都處于思維活躍狀態(tài);只有既適合于學生水平及生活實際,又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及生活情趣的問題,才能產(chǎn)生有所收獲的探究活動.
2.猜想并形成假設.猜想包括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判斷,它是學生有效進行探究的良好開端.盡管所提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終的科學結論,學生最初進行探究時應在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下,嘗試根據(jù)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與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僅靠盲目的嘗試,要根據(jù)已有的理論、自己的經(jīng)驗和所收集到的有關資料、事實,以及人類所特有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對所研究的事物提出一種帶有推測和假定意義的設想.假設可能有一種,也可能有多種,但不論數(shù)量多少,假設必須具有合理性,才有助于制定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在問題明確并開始行動之前,形成假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
3.制定方案并實驗.設計實驗是一個創(chuàng)造過程,是探究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到探究的結果.為了保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探究,學生需要制定探究的方案.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要體現(xiàn)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明確探究目的,帶著問題去研究.要先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設計小組之間、組與組之間討論方案的可行性,哪組設計的方案好,對設計有困難的學生應加以積極地引導.在物理實驗方面,許多概念、原理、規(guī)律的引入都是從實驗展開并最終由實驗加以論證的.可以說,物理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現(xiàn)象及其運動規(guī)律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設計問題,教師充當信息、實驗器材的提供者.
4.得出問題的結論.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這一階段里,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得出結論.在作出假設和收集資料后,學生要進行整理,把資料與假設聯(lián)系起來,把證實的假設結合起來,否定未證實的假設.通常,學生把必要的假設和各種資料聯(lián)系起來時,結論就自然出現(xiàn)了.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回顧其活動,促使學生得出結論.這時有可能出現(xiàn)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學生可能對一個他們認為能說明所有資料的解釋感到滿意,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或者一些重要因素尚未分離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想方設法讓學生收集更多的資料,或進一步分析已有的資料.第二種情況是學生可能對上面敘述的結論形式感到某些困惑或不確定,可能要求教師證實他們的解釋.這種可能性特別容易出現(xiàn)在學生身上,他們可能由于教師沒有對他們的解釋作出確認而感到灰心喪氣.因此,教師必要的肯定和贊揚,對學生取得探究過程的積極情感體驗是有好處的.
5.思維演繹,評價交流結果.評價在探究教學中,將實驗引向實際,思維演繹,將所學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既親切又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機會.對于剛剛步入探究性學習而對探究活動這種主體性十分強烈的學習方式尚不適應的學生,教師應對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予以肯定或否定,使學生不至于茫然失措,逐步構筑自己的原認知策┞.隨著學習的深入,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反思發(fā)現(xiàn)研究的不足.學生可以就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任何問題進行交流,包括本人或本小組的探究結果、學習方式、學習技巧、心得體會等等.教師不僅要評價結果,更要評價學生的探究精神與態(tài)度、探究方法與能力、探究行為習慣等.評價形式多樣化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小組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及其各種評價主體相互結合的評價(包括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靜態(tài)評價與動態(tài)評價等各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評價).當然,探究性教學的實施步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在探究性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應靈活處理.探究性教學的實施策略也并不是萬能的,對于不同教學情景、不同師生應有所不同.在探究性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創(chuàng)設自由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并鼓勵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
三、結束語
在高中物理課堂進行探究教學中,教師要深刻理解探究教學的理念并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著重思考如何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問題的質疑交流討論,思考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問題和假設問題;思考如何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與合作,相信這些必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