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動詞“告訴”句式分析

    2009-01-29 06:07:10
    現(xiàn)代語文 2009年7期
    關(guān)鍵詞:論元句法移位

    黃 維

    摘 要:動詞“告訴”帶三個必有論元:施事、與事、受事。在靜態(tài)的基礎(chǔ)句中,語序是:施事+動詞+與事+受事。而在動態(tài)句中,為滿足語用表達的需要,受事往往發(fā)生移位,形成這樣的語序:施事+受事+動詞+與事;受事+施事+動詞+與事。

    關(guān)鍵詞:“告訴” 論元 移位 句法 語用

    一、引言

    “告訴”作謂語動詞構(gòu)成的基礎(chǔ)句式是:“N施+V+N與+N受”(“N施”代表施事論元,“N與”代表與事論元,“N受”代表受事論元)。在動態(tài)句中,為了特定的語用表達的需要,與事論元和受事論元還可以出現(xiàn)在其他句法位置上,構(gòu)成句式“N施+N受+V+N與”與“N受+N施+V+N與”。

    從基礎(chǔ)句式到變式,語法成分發(fā)生了“移位”。“移位”是相對于某個“原型結(jié)構(gòu)”中某些成分的“原始位置”而言的(陸儉明、沈陽,2003)?!耙莆弧辈⒉皇侵副韺泳渥又g的句式轉(zhuǎn)換,而是一種深層結(jié)構(gòu)與表層結(jié)構(gòu)之間的句法成分的位置變化,是語言使用者為了表達的需要,而對語義成分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中的位置進行調(diào)整,生成不同語序的表層句子。但是,不論施事成分或受事成分移到哪個位置,它們的語義身份不會改變。如:

    (1)a.這事,村里人都沒敢告訴三喜他爹。(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huán)》)

    b.村里人都沒敢告訴三喜他爹這事。

    這兩個句子,不論什么語序,“村里人”是施事,“三喜他爹”是與事,“這事”是受事。

    移位主要有句法移位和語用移位。論元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為句法結(jié)構(gòu)時,由于句法規(guī)則的作用,有些成分不能按照基本語序的配位方式直接投射到句法平面,而是投射到了其他位置,這樣就在從語義平面向句法平面的投射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一種變異,這種由于句法規(guī)則的作用而形成的變異投射就叫句法移位。如:

    (2)我母親以為我很關(guān)心,還打聽了好些無聊的事告訴我。(錢鐘書《圍城》)

    (3)第二天早晨,區(qū)寄到官府告訴了自己殺強盜的經(jīng)過。(《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例(2)中“告訴”的受事成分同時也是“打聽”的受事成分,例(3)中“告訴”的與事成分是“到”的受事成分。這些都是由句法因素造成的移位。

    語用移位籠統(tǒng)地說就是語用因素造成的移位,如:

    (4)那兩發(fā)臭彈的事,我卻壓根沒敢告訴他。(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huán)》)

    (5)那事我沒告訴任何人,連老婆也不知道。(余華《死亡敘述》)

    受事成分前移到句首成為主題。

    句法因素造成的移位和單純的語用因素造成的移位不一樣。單純語用因素造成的移位主要是為了表達某種特定的語用信息而形成的移位,這時,移位的成分可以還原到原來的位置,而句法移位是從論元結(jié)構(gòu)向句法結(jié)構(gòu)投射的過程中,由于句法規(guī)則的作用,有些成分不能投射到其語義上規(guī)定的正常位置,句法上要求它必須移位到其他位置,這種移位在表層的句子中是不能還原的。

    二、“N施+N受+V+N與”

    受事論元的常規(guī)句法位置是三價動詞的直接賓語,在動詞及與事論元之后。在句式“N施+N受+V+N與”中,施事論元投射為句子的主語,受事論元投射的句法位置在施事之后、謂語動詞之前。對于施事論元和謂語動詞之間的受事論元,學術(shù)界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語用表達的需要而將受事提前,句子的語義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和句法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不應(yīng)當發(fā)生變化,謂語動詞之前的受事成分還是賓語。黎錦熙(1924)就有過“賓踞句首”和“賓提動前”的說法,胡裕樹(1982)、陳昌來(2002)、范曉(2001)等也都認為謂語動詞之前施事之后的受事成分的句法身份還是賓語。部分學者則明確反對“賓語前置”說,他們認為動詞前不是賓語的位置,而是主語的位置,如丁聲樹(1961)認為同一個受事成分在動詞前就是主語,在動詞后就是賓語。朱德熙(1982)、呂叔湘(1986)等也持相似的觀點。第二種觀點認為,該位置的受事是次話題,如劉丹青(1998)、石毓智(2001)等。

    “告訴”作謂語動詞構(gòu)成的“N施+N受+V+N與”句式,根據(jù)受事論元移位的成因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句法因素造成的移位,一是語用因素造成的移位。

    (一)句法因素造成的移位

    句法因素造成的“告訴”受事成分的移位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動核結(jié)構(gòu)合并造成的句法移位。在漢語中,由于動核結(jié)構(gòu)的合并,有時使得語義成分不能按照它在獨立動核結(jié)構(gòu)中的配位方式投射到句法平面,而造成句法移位,如:

    (6)你有什么我可以幫助的地方,盡管告訴我。(《讀者》合訂本)

    (7)他忽然發(fā)現(xiàn)那輛汽車有一只輪胎癟了,剛想告訴那婦女,可是晚了。(《讀者》合訂本)

    例(6)有兩個動核結(jié)構(gòu),即“有+受事”和“告訴+與事”,三個論元即施事“你”、受事“什么我可以幫助的地方”、與事“你”,兩個動核結(jié)構(gòu)合并。例(7)是“發(fā)現(xiàn)+受事”和“告訴+與事”兩個動核?!案嬖V”的受事不能在投射到動詞后作第二賓語。

    2.當句子的謂語動詞前出現(xiàn)了一個表示總括的詞,或者出現(xiàn)了一個指代動作對象的數(shù)量短語時,動詞支配的對象則不能投射到賓語的位置,必須移位到動詞前,如:

    (8)她把在船上發(fā)生的事全告訴我了。(錢鐘書《圍城》)

    (9)修福老漢把公所處理的結(jié)果一件件告訴大家。(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

    (二)語用因素造成的移位

    主語與動詞之間是對比焦點位置,語言學的各個學派都對焦點有所關(guān)注。袁毓林(2002)從語義和信息傳遞兩個角度把焦點定義為:一個句子中在意義上比較突出的部分,是說話人希望聽話人格外注意的部分。對比焦點是說話人出于對比目的而有意強調(diào)的信息,對比項可以是上下文或語境中實際存在的某個或某些信息成分,也可以是交際雙方共享知識中與焦點有關(guān)的信息成分。與自然焦點相對,對比焦點的選擇直接反映了說話人的主觀表達意圖。因此,理論上句子中的任何成分都有可能成為對比焦點。對比焦點主要通過語法結(jié)構(gòu)來實現(xiàn),在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中,可以使用焦點標記詞“是”和“連”等詞匯手段來表現(xiàn)對比焦點,也可以通過句法手段,如相對固定的句法位置動詞前(主要包括主語前和主語與動詞之間)及特定的句式(“是”字句、平行結(jié)構(gòu))來表現(xiàn)。

    對比焦點有主觀性和臨時性,是在信息傳遞過程中,說話人為了滿足特定語用表達或信息傳遞的特殊要求而臨時對句子進行語用加工,句子的常規(guī)語序是否發(fā)生變化,在于說話人用何種方式來標記對比焦點。如果是采用標記詞(“是”“連”等),一般不會改變句子的語序,但與一般動詞不同的是,“告訴”作謂語動詞構(gòu)成的句子中用標記詞“連”突出受事,一定會改變句子的語序,受事必須移到動詞前。如:

    (10)她連地址也沒來的及告訴我。(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

    受事論元前移的同時加焦點標記詞“連”,“連”字句表示極性對比,它的對比項是除它所標記的受事成分以外的所有有關(guān)的成分。

    如果用句法手段(焦點成分前移或后移)來突出焦點,句子的語序就會隨之發(fā)生改變。主語之后謂語動詞之前的位置是為對比焦點而設(shè)的,受事成分脫離原來的位置前移到為對比焦點而設(shè)的位置而成為焦點,這個過程就是“對比焦點化”。

    三、“N受+N施+V+N與”

    這類句式,傳統(tǒng)語法認為句中的受事是提前或倒裝的賓語。20世紀50年代后受描寫語法的影響,朱德熙(1982)、呂叔湘(1986)等把該句式看作主謂謂語句,受事為大主語。陸儉明(1986)則認為應(yīng)視為“周遍性主語句”。90年代以后,學術(shù)界對句式中受事的句法身份仍有不同見解,范曉(2001)認為賓語可以置于動詞之前,也可以置于句首(在主語之前)。高順全(2004)則認為“N受+N施+V”中的“N受”不是句法成分,而是語用成分主題??偟膩碚f,有三種觀點:一是把“N受”看作主語;一是看作賓語;一是看作語用上的話題。

    綜觀前賢的研究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要全面分析“N受+N施+V+N與”的受事,需從句法、語義、語用三個方面著手。現(xiàn)代漢語的基本語序是“主語+動詞+賓語”。主語和謂語相對,賓語和謂語動詞相對,是謂語的一部分,主語和賓語沒有直接聯(lián)系,且主語一定在謂語之前,賓語一定在動詞之后,不能因為一個成分可以放到動詞后作賓語,當它出現(xiàn)在動詞前時,就說它是提前的賓語。賓語的位置是固定的,一旦離開該位置就不再是賓語。而一個句子不僅包含句法成分,還包含語用成分,句中的某些位置就是特定的語用成分的位置:句首(主語之前)是主題的位置,句末是自然焦點的位置。上述句式中的受事不再是句法成分,而是語用成分。

    受事成分在句子中位置比較靈活,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受事可以出現(xiàn)在動詞后充當賓語,也可以出現(xiàn)在動詞前充當話題或?qū)Ρ冉裹c。在言語交際當中,為滿足特定的語用表達,某個句法成分可以離開原來的句法位置進入主題位置或焦點位置。當說話人有意識地強調(diào)受事論元,就會把受事論元移到句首的話題位置。句式“N受+N施+V+N與”的句法語序是“主語+謂語”,語義語序是“受事+施事+動作”,語用語序是“主題+述題”。為滿足不同語義表達的需要,受事論元前移到主語之前的句首位置,成為句子的語用成分,即主題化。所謂主題化,就是在語用因素的影響下,句法成分離開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中的原來位置,前移到句法結(jié)構(gòu)之外的句首位置,充當主題。主題化是為了讓句法結(jié)構(gòu)中的某個成分處于句首并成為注意的中心。造成主題化的動因是多個方面的,有句法、語義、語用等,而句法和語義因素又常常是交織在一起的。

    “告訴”作謂語動詞構(gòu)成的“N受+N施+V+N與”句式,受事論元的移位主要是受到語用因素的影響。對制約句法成分主題化移位的語用因素,李晉荃(1993)認為有:

    A.句法成分的信息內(nèi)容。

    B.句法成分的信息地位。

    C.焦點的位置。

    D.語氣。

    E.語境。

    主題所負載的信息是句子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是說話人談?wù)摰慕裹c、中心內(nèi)容,也是談話雙方注意力的中心,述題是對主題部分的評述或說明。主題在語義上幾乎不受限制,施事、受事、工具等很多語義角色都可以充當主題,因此,為了滿足表達的需要,說話人可隨時選擇不同的語義角色來充當主題。

    在句子的生成過程中,從論元結(jié)構(gòu)到句法結(jié)構(gòu),經(jīng)過直接投射形成的句子,我們還需要檢驗是否符合語用表達的需要。從論元結(jié)構(gòu)向句法結(jié)構(gòu)投射時,施事必然投射到句子的主語位置,也就是說施事主語在語用上是默認的主題,句子中施事/主語/主題是三位一體的。但是,在動態(tài)句中,往往因為特定的表達要求,施事以外的其他成分成為了句子的主題,這就需要通過移位來將主題化的成分移到主題的位置。如在例(11)中a和b充當主題的成分是不一樣的。

    (11)a.我沒告訴任何人那事。

    b.那事我沒告訴任何人。

    經(jīng)過主題化之后,受事成分脫離了原來默認的位置前置,根據(jù)成因,句式“N受+N施+V+N與”有兩種情況:

    (一)句法因素造成的移位

    句法因素造成的移位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動核結(jié)構(gòu)合并造成的移位,如:

    (12)這種事你為什么等到現(xiàn)在才告訴我?(古龍《陸小鳳傳奇》)

    (13)這一點順便拜托羅四太太告訴大先生。(高陽《紅頂商人胡雪巖)

    2.充當?shù)诙e語的成分主題化與謂語動詞后面的成分有關(guān),當謂語動詞后帶有補語時,受事成分通常移到句首,如:

    (14)我的女兒絕不會和姓馬的結(jié)婚,你回去告訴他好了。(岑凱倫《合家歡》)

    3.作為受事的名詞性成分是有定的,如:

    (15)這件事,我怎么好告訴大先生?(高陽《紅頂商人胡雪巖》)

    (16)這一點我也告訴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第一卷:風云緊急》)

    4.謂語動詞“告訴”之前有狀語,作狀語的范圍副詞是“全、都”等時,受事成分必須前移,如:

    (17)你的身份,還有你的未婚妻的身份,甫志高全告訴我了。(羅廣斌《紅巖》)

    (18)就這么些,我都告訴你了。(達希爾·哈米特《馬爾它黑鷹》陳良廷譯)

    (二)語用因素造成的移位

    語用因素造成的移位主要是受事成分主題化,如:

    (19)我們的姓名也不能告訴你,你身體要好好保重啊。(新鳳霞《嚇得天要掉下來了》外篇)

    (20)這件事的始末,由徐世昌告訴了老牛,請老牛去談。(高陽《紅頂商人胡雪巖》)

    參考文獻:

    [1]陳昌來.現(xiàn)代漢語動詞的句法語義屬性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2]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61.

    [3]范曉.關(guān)于漢語的語序問題[J].漢語學習,2001,(6).

    [4]胡裕樹.試論漢語句首的名詞性成分[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2).

    [5]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5.

    [6]李晉荃.句法成分的話題化[A].尹世超.漢語語法修辭論集[C].北京:語文出版社,1993.

    [7]劉丹青,徐烈炯.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J].中國語文,1998,(4).

    [8]陸儉明,沈陽.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9]呂叔湘.漢語句法的靈活性[J].中國語文,1986,(1).

    [10]石毓智.語法的語義認知基礎(chǔ)[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11]袁毓林.漢語話題的語法地位和語法化程度——基于真實自然口語的共時和歷時考量[A].語言學論叢第25輯[C].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12]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黃維 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410081)

    猜你喜歡
    論元句法移位
    句法與句意(外一篇)
    中華詩詞(2021年3期)2021-12-31 08:07:22
    述謂結(jié)構(gòu)與英語句法配置
    再生核移位勒讓德基函數(shù)法求解分數(shù)階微分方程
    大型總段船塢建造、移位、定位工藝技術(shù)
    句法二題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Σ(X)上權(quán)移位算子的不變分布混沌性
    詩詞聯(lián)句句法梳理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成分重量和粵方言雙及物結(jié)構(gòu)的論元語序
    基于論元結(jié)構(gòu)和題元指派對漢語處置義“把”字句的句法語義分析
    多指離斷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长治县| 高雄市| 洛宁县| 胶州市| 通州区| 滦南县| 奇台县| 绥棱县| 泰顺县| 安国市| 仙居县| 钦州市| 三台县| 汝城县| 探索| 玛曲县| 大理市| 志丹县| 伊川县| 五家渠市| 东山县| 千阳县| 邯郸县| 绥中县| 葵青区| 甘孜| 准格尔旗| 贵溪市| 喀喇| 成安县| 嘉鱼县| 砚山县| 新沂市| 徐州市| 石狮市| 永修县| 夏河县| 南昌县| 卫辉市| 霍邱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