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瑋
摘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校輔導員如何跟上歷史發(fā)展的步伐適應形勢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到與時俱進,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努力解決的緊迫問題。文章就輔導員如何不斷提高自我,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和表率,提出了建議。
關(guān)鍵詞:高校;輔導員;學生工作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行政管理工作第一線的組織者,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導師。學校事業(yè)的發(fā)展凝聚著輔導員的心血和汗水。學校改革發(fā)展所取得的成績與輔導員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當前,輔導員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責任更為重大、任務更為艱巨、工作更為繁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輔導員如何跟上歷史發(fā)展的步伐,適應形勢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到與時俱進,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努力解決的緊迫問題。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輔導員是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指導者,大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其思想意識、人格素養(yǎng)正處于形成的過程中,他們思想單純,思維敏捷,好奇、好勝、好探索,但是,由于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如果不能及時對他們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人格教育,這些弱點就會逐漸擴大,甚至導致錯誤的人生定向,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扎實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嫻熟的業(yè)務,廣泛的興趣和愛好,高超的教育管理藝術(shù)和較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適應新的形勢,履行好崗位職責,要求我們切實加強能力建設(shè),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服務學生的能力、應對突發(fā)事件和復雜局面的能力、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能力。
(一)加強學習,充實自我
輔導員是名副其實的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引路人。作為“靈魂工程師”,教育者先要受教育。打鐵需要自身硬。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輔導員自身應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素質(zhì)。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chuàng)新,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實踐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切實維護好學生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把學習政治理論,掌握思想武器作為加強輔導員能力建設(shè)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多學一些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多學一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握好我們黨指導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掌握分析情況、解決問題的思想武器。這樣,我們做工作才有“本錢”,講情況才能入情入理,處理問題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二)勇于創(chuàng)新,掌握方法
做好學生工作,就要針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特點,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方面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不斷探索學生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典型,運用典型推動工作。針對當代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的特點,要善于運用雙向交流的方法,通過開展對話、座談、討論等形式啟發(fā)引導,改變過去“我講你聽”的“灌輸式”的傳統(tǒng)做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針對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學生素質(zhì)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應更多地運用“以多促少”的方法,著眼于調(diào)動多數(shù)學生的積極性開展一些諸如“文明宿舍”、“學習標兵”的評比活動,通過這些群眾性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來抑制發(fā)生在少數(shù)學生身上的歪風邪氣。
(三)講究藝術(shù),掌握技巧
搞好學生工作,不僅要掌握科學的方法,還要講究藝術(shù),把握技巧。工作的藝術(shù)和技巧體現(xiàn)在說話辦事的方方面面,總體而言,要把握三條原則:一是因人而異。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應根據(jù)不同人員的心理需求、性格特點、素質(zhì)狀況,采取不同的工作和管理方式。二是因時制宜。即要把握火候。有時該急辦的就急辦,該謹慎處理的就不要貿(mào)然從事。三是因地制宜。就是說話辦事要看場合,如開展表揚和批評,都要講究地點和所處的情境。地點和場合選擇不適當會產(chǎn)生負面效應,適得其反。
二、良師可遇,益友難求
在大學校園中,對學生而言,光有好的老師不行,還需要有更多的朋友。有了朋友,才有更多的交流,生活才能陽光燦爛。輔導員要善于與學生交朋友,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才能與學生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與學生交朋友,必須有愛心
學會愛學生是最有效的教育。對學生要有關(guān)愛之心,要講感情,要有情有義,要像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一樣對待他們。對所有學生不能有親疏之分,不能有好惡之別。有情才有義。我們對學生有情,學生才能對我們有義,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情況千差萬別。在這種情況下,特別要強調(diào)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充滿同樣的愛。輔導員對學生有了愛心,就會激發(fā)起其對學生工作的滿腔熱情,做學生工作就會充滿希望、堅定信心,與學生交朋友就有了感情基礎(chǔ)。
(二)與學生交朋友,必須能知心
所謂知心,就是要與學生建立共同的語言,相互之間能夠坦誠相見,暢所欲言,以心交心。做到知心,輔導員與學生之間是相互的,但主要方面在輔導員。輔導員與學生相處要有誠心,要學會換位思考,處處從維護學生的利益出發(fā),想學生所想,幫學生所需,千方百計解決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碰到的各種實際問題。輔導員即使在解決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負面問題時,也要有關(guān)愛之心,從好處著眼,立足于幫助和教育,盡量避免對立和做出傷害感情的事情。
(三)與學生交朋友,必須要知情
輔導員要做到對學生的所思所想、喜怒哀樂、言行舉止等能夠洞察秋毫、了如指掌。只有不斷地掌握學生學習、生活的真實情況,做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做事情、講道理才能合乎情理,讓人信服。否則,只能是“對牛彈琴”,甚至“情況不明決心大”,把事情辦砸。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學會調(diào)查研究,要經(jīng)常性地深入公寓、食堂、教室,與學生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在知情的基礎(chǔ)上做到知心。
(四)與學生交朋友,必須善幫困
輔導員要高度重視校園中的困難群體。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包括經(jīng)濟困難、學習困難、心理困難。如對經(jīng)濟上有困難的學生,如果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解決物質(zhì)保障這個根本問題,那么他們由此而產(chǎn)生的思想問題也很難得到解決。要通過助學貸款、社會資助、勤工儉學等多種途徑,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經(jīng)濟上的困難,為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掃除障礙,創(chuàng)造條件。再如對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要分不同情況,有的要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的則要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克服過度上網(wǎng)等不良生活習慣等等。輔導員幫助學生解決了困難,才能與學生成為知心朋友。
三、其身正,不令而行
每個輔導員都是學生的一面旗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優(yōu)良的道德素質(zhì)、優(yōu)雅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chǎn)生正面的、積極的影響。反之,則會對他們產(chǎn)生負面的、消極的影響。作好表率,就是要作積極的、健康向上的表率。作表率,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面,一是講正氣,二是有學養(yǎng)。
(一)講正氣
“身正不怕影子斜”,堂堂正正做人,平平淡淡生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思想道德要符合規(guī)范,做到明辨是非、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公正廉潔。通過本身模范的言行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講正氣,就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發(fā)揮導航作用、示范作用、言傳身教作用。輔導員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解決學生的入黨、就業(yè)、評獎、推研等問題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大公無私,秉公辦事,體現(xiàn)一身正氣。
(二)有素養(yǎng)
青年學生崇拜和敬佩的往往是那些知識淵博、富有素養(yǎng)、人文底蘊深厚的人。不學無術(shù)、一知半解、志大才疏,就會讓學生瞧不起,更當不了學生的旗幟。輔導員要想成為學生崇拜的偶像、受學生敬佩的人,就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多讀一點書,特別是人文類、藝術(shù)類書籍,不斷地豐富自己、完善自己。
總而言之,高校輔導員是高校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好“八小時”內(nèi)和“八小時”外的空間,與學生保持全天候熱線聯(lián)系,善于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在溝通和交心中進行適時的引導?!靶挠星ЫY(jié),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高高在上”,輔導員只有走近同學,走近課堂,走近生活,才能聽到實話、掌握實情、觸摸實際;只有走下去、安下心、撲下身,架構(gòu)心橋、走近心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地、生根、結(jié)果,牽著大學生的手,熱情幫助他們完成“先做人、后做學問”的轉(zhuǎn)變。
(作者單位:淮陰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