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北京有一位修鋼筆的老人,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有一間產(chǎn)權屬于自己的鋪面,但生意慘淡,每月收入僅兩千多元。有人勸他:“你把鋪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五千多元,自己省心省力,為什么非要自己經(jīng)營呢?”老人說:“我也不是傻子,這一點明白賬我能不知道嗎?可我如今干的事,不僅是經(jīng)營生意,也是在經(jīng)營我自己。每月我少了三千元收入,并不影響我的生活質量。我若閑下來沒事干或干我不喜歡的事,我就受不了。我這兒是全北京唯一專修鋼筆的鋪面了,喜歡鋼筆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為那么多的人服務,這不比我一個月多掙幾千元更重要嗎?我活了七十多歲,知道我最需要啥?!?/p>
請以“經(jīng)營自己”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指導
對“經(jīng)營自己”這一文題的解讀,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進行:(1)經(jīng)營“自己的什么”?審讀提供的背景材料,從“理”的角度來看應為“自己認為最‘需要’的”,從“情”的角度來看應為“自己最‘喜歡’的”?!墩撜Z》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詮釋的正是此理。(2)為什么要去經(jīng)營“自己認為最‘需要’的、自己最‘喜歡’的”?因為通過“經(jīng)營”它,最能活出生活的真正滋味,最能享受人生的真正樂趣,最能領悟生活的真正意義,最能實現(xiàn)人生的真正價值,進而才能夠自得其樂,樂在其中。(3)怎樣才能去經(jīng)營“自己認為最‘需要’的、自己最‘喜歡’的”?這就要擺脫“外物”的誘惑,掙脫“功利”的韁鎖,心無旁騖,靜如止水,以精神的豐贍笑傲物欲,以生活的詩意愉悅性情,樂我所愛,歡歌一生。
佳作展示
散文類
經(jīng)營自己
朱舒文
那一年,黑色的六月帶我墜入無邊的暗寂深淵,同伴們背起包走進各自的未來,而我卻踏上了遠游的列車,我說,我將一去不返。
掙扎,彷徨,我對著落榜的夢垂淚。列車停下了,我?guī)е?jīng)營多年而最終失落的大學夢,悵然下車。
原來,這里便叫做江南。
煙柳畫橋,風簾翠幔。一座小橋,安靜地躺在涓涓細流之上,沒有鋼筋水泥的板滯,沒有理化公式的繁瑣,只有一座座小橋的悠閑和樓閣的安逸。
隨意踏入一家小店,一位身穿白底碎花連衣裙的女子端坐在店里,看到我,她便親切地微笑,宛如熟知多年的老友。我便也坐下了,回她一起賞門外的風景。
門外飄起了絲雨,這周莊小鎮(zhèn)今日竟無一人來往,只見一只小小的烏蓬船無聲地停泊在橋下,同樣落第的張繼的夢,可否也守候其中?
我正暗自出神,那女子說話了。吳儂軟語輕輕呢喃,像輕風一般拂走我心中的郁悶。我看著她,微彎的眼角,親善可人,我嘆了口氣,將內心的悵惘一下子倒出。
我說,我經(jīng)營學業(yè)多年,為何上天對我如此不公……
我說,我那么努力,為何上天不予我回報……
那女子聽后,仍是微笑,她轉入屋內,拿出一把紙傘——正如我所預想的那般純凈的油紙傘,她領我走入后院。我想,那是一個世外桃源。
細雨朦朧如煙霧,一片荷花池鋪入眼簾,荷花開得如此之盛,入眼驚艷,朵朵相依,枝枝相連,我看見所有的荷花都在微笑,經(jīng)營著它們的生命。
“這就是你的生活?”我驚訝地問。
“是呀!”女子替我撐著傘,慢慢地說,“我在這里生活,這爿小店和這片荷花池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我不想出去,也從不羨慕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雖然收入不多,但我經(jīng)營著我所愛的。至少,我想我比你幸福,你想,你所經(jīng)營的,果真是你所愛的嗎?”
那女子看著我的眼睛,我看到她的雙眸清澈如水。
是啊,我這經(jīng)營多年的夢,是我的,還是父母的?我所說的未來,那奢靡的都市生活,是我的,還是別人所企望的?
我突然醒悟了,經(jīng)營自己。就是經(jīng)營“我”,而不是經(jīng)營“我們”。好吧,我要離開了,離開這里,去走進真正的夢想中。
江南的某年某月某日,手捧一本詞賦,在暗黃色的燈光下,我微笑,提了提裙子,夢入芙蓉浦。
評析
我們與其去把那位唯美的江南女子看作現(xiàn)實世界的一個凡身,倒不如把她看作是作者的一個精神寄托。也許,作者正是借助了蘇軾在《赤壁賦》中的“主”、“客”問答的形式,讓現(xiàn)實世界的“我”與理想世界的“我”進行交流,讓世俗世界的“我”與“桃源”世界的“我”進行溝通,讓物質世界的“我”與精神世界的“我”進行對話,從而使自己完成了情緒上的一次調適——從“垂淚”到“微笑”,思想上的一次嬗變——從“經(jīng)營我們”到“經(jīng)營我”,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從“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到“釋放心靈,夢入芙蓉浦”。煙雨的江南,飄飛的心緒,空靈的文筆,交相輝映,共同編織成了這幅心路流轉圖。
另類作文
經(jīng)營自己
盧宏遜
時間:未知
地點:未知
人物:李煜、我
[分鏡頭一]江面上一只孤舟,細雨蒙眬,是誰獨坐舟中,隨意東西?(鏡頭拉近)只見一青年,披蓑戴笠。(鏡頭再拉近)看得細些了,此人好生面熟。咦,這不是南唐后主李煜嗎?嗯?不對,此時他還不是君主呢!只見他手執(zhí)一根釣竿,另一只手拿著酒壺,樣子好不自在。突然,他的手猛地一抖,提上了整個南唐。
[分鏡頭二]眼前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里面似乎還傳來靡靡笙歌。步入宮殿,只見龍椅上坐著一個似曾相識的人——李煜,雙目微閉,手中不變的依舊是那只酒壺,而變的是他整個人。斟酒,碰杯,殊不知,一碰,碰碎了整個南唐。
[分鏡頭三]眼前依舊是座宮殿,只是不見了剛才那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糜爛之景,門前欄桿處倚著一個人,但見他雙目緊鎖,發(fā)須散亂,卻又給人一種似曾相識之感。
哦,對了,這不是李煜嗎?不過,這時他已經(jīng)被宋太祖軟禁起來了。依舊沒變的還是那只酒壺,只是一臉倦容的他,雙目中正散發(fā)著了無生機的頹廢。
我終于忍不住走了出來,將心底的疑團和盤托出。看到我出來,他似乎一點也不驚訝,依舊戀著他手中那把永遠丟不掉的酒壺。
我問:“你今天怎么變得這么頹廢?你當年獨釣孤舟時不是過得很逍遙嗎?”
他擺弄著酒壺:“那時的我不知愁為何物,也無意于那南唐君主之位?!锴ご?,詞中天地寬’,有詩有酒,就是我的天堂。”
“那為什么坐上那把你無意去爭奪的椅子后,卻又回不去了呢?”
“呵呵,好犀利的問題!你只有坐上那把椅子之后才會明白,有些東西靠自己是放不下來的。那時,我的眼中,窮奢極欲、佩玉鳴鸞才是我的天堂。不過……”他依舊無奈地苦笑著。良久,吟出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p>
見此,我不禁沉思起來:“紫陌紅塵,蕓蕓眾生,皆為名所困,為利所擾,根本無意經(jīng)營自己,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而我呢?我又需要什么……”
[分鏡頭四](定格)月光下,兩人兀立:一人釃酒吟詩,一人低頭沉思。(畫外音)本是詞中仙,何成階下囚?
評析
故事新編類作文必須具備兩大特質——故事的底版必須是有影子的,但對故事的演繹是全新的。本文所敘的三個故事——詞帝逍遙、后主逸豫、囚徒愁思——在歷史上是有影子的,這就為“新編”提供了一個可信的載體。但真正體現(xiàn)作者功力的,是用“經(jīng)營自己”這道X光去透視李煜的立身行事,用“電影劇本”的版式去抓拍、剪輯、連綴“分鏡頭”,并在篇末著一“畫外音”點破主旨——李煜本應去經(jīng)營自己“所愛”、“所長”的詞,成就一代詞帝;而他偏偏去經(jīng)營自己“無意”、“無力”的君位,終淪為階下之囚。這就使得這篇故事新編既另類新穎,又合“理”合“旨”,從而在“理”和“趣”的高峰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