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實施,改變著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讓教師更多地關(guān)注教學的實效性,中學語文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更是如此。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有體會,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重視對學生的寫作指導,進行愛心教育,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感受到愛的力量,從而愿意寫作,學會寫作,快樂寫作。
一、關(guān)注全體,愛心促寫,營造寫作的氛圍。
實踐證明,寫作教學的有效進行,吸引了學生的視線,滿足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并從中體驗到人生的快樂,寫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為有效地使學生學習寫作,語文教師應(yīng)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設(shè)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寫作的實踐活動中。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心中有學生,關(guān)愛學生,相信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真誠期待,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學會寫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關(guān)鍵在于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到位。課堂中,教師要高效利用課文進行寫作指導。學習一篇新課文,其實就是在寫作指導。教師要有寫作的意識,注意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學習課文中的寫作特色,并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學寫“課文作文”,形式多樣,學生易接受。
例如,教學九年級課文《香菱學詩》一文,教師抓住“學詩”的描寫刻畫,指導學生探討作者是怎樣抓住人物性格特點進行描寫的,在理解動作描寫方法后,可以試著讓學生寫一段香菱學寫詩的心理描寫片斷,也可以寫《從香菱學詩談起》的讀后感。這樣,學生任選一題,進行寫作,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人人都寫,也便成了事實。課堂外,教師要及時指導,努力做到課內(nèi)課外寫作指導的有效鏈接。教師要時時關(guān)心學生,處處為學生學習寫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學會觀察,善于體驗,懂得遷移。學習便是學會運用,教師要有這種教學理念。課文只是例子,學了就要活用,要巧妙地運用,如學習了《春》、《雨說》兩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就如何描繪春雨進行寫作指導,讓學生課外觀察雨的形態(tài),聽雨的聲音,也學著作者的筆法寫同類的作文,兩相對照,真有趣味。如此的寫作指導,可謂一舉多得。
課堂內(nèi)外的寫作指導,實在,可行。學有目標,寫有范例,學生不再感到乏味。教師平時多多留心,善于引導,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中學寫作,讓每一位學生都學習寫作。
二、正視現(xiàn)實,寬容促寫,增強寫作的信心。
教師指導要講究方法,善于啟發(fā);學生寫作要有熱情,富于創(chuàng)意,寫出來的作文才有意義,值得一讀。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教師看到的往往不盡人意,意思有了,卻少了些文采,技巧活用,顯得勉強,等等。學生有生活經(jīng)歷,也有情感體驗,寫作卻難于完美表達,也是無奈。面對這種情形,教師該怎么辦?最好的辦法也許是寬容。在寬容中,表現(xiàn)出一種期待,一份熱情,將這種心態(tài)置于學生身上,盡可能地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因此,教師多與學生零距離地對話,因人而異,適時指導。
首先,指導學生細讀文本,學習寫作方法,并嘗試遷移活用。教師指點、啟發(fā)、誘導,要注意結(jié)合學生實際,尋求結(jié)合點,點到為止,多讓學生自主探究,揣摩寫法。如,《沁園春#8226;雪》一詩,足以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那山、那水、那雪都讓詩人寫活了,動起來了,想像和聯(lián)想豐富了詩意。寫作可以如此,試著運用于寫作,學生會寫出讓教師心動的地方,一次、二次、三次,總能寫好的。
其次,多指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學會表達情感。平時,教師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充滿愛心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就是要表現(xiàn)生活,關(guān)注民生,抒發(fā)情感,而要做到這些,學生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留意,善于觀察,勤于寫作,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流注筆下,長此以往,寫作能力會與日俱增。最后,指導學生多讀同齡人的佳作。教師可多留意這樣的佳作,及時地推薦給學生,并關(guān)注學生閱讀的感受和收獲情況。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比較鑒賞,同一題材的內(nèi)容,別人能寫出新意,自己卻落入俗套,缺少創(chuàng)意。讓學生多反省,從中找出差距,對自己是有益的。也許是生活在同一時代里,學生便有了相似的體驗和感受,收獲也更多了。
在平時的寫作指導中,教師多關(guān)注那些寫作有困難的學生,多些寬容,少些苛刻,引導他們學會寫作,懂得寫作,不能讓他們輸在寫作的起跑線上。在多次不如意的寫作中走出,找回自己的那份自信。
三、尋找亮點,賞識促寫,激發(fā)寫作的熱情。
學生寫作需要教師的指導。寫出來了,學生便急于讓教師欣賞,得到肯定。這種心情,足以打動教師的心。教師要滿足學生心理需求,學會欣賞學生,善于賞識學生,懂得評價學生,與學生一起分享成功和快樂。一篇作文,總有讓人欣慰、感動的部分。作為教師,要善于尋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帶著驚喜和激情去賞識學生,在賞識中適時地指導學生學會寫作,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寫作指導方法,可依照不同的情形,采用不同的方式賞識學生。字詞句的活用到位,值得賞識。教師總是擔心學生學習課文不懂得、也不善于運用到所學到的一些好詞佳句于自己的作文中,感到很可惜。學生用了,并且用得很巧妙,有時竟達到了無法刪除替換的地步,確實不易,教師找出來,加以點評,與學生共享。學生因為教師的好評而更加有意識地學習、積累和運用,寫作時也不再為找不到好詞佳句而苦惱了。構(gòu)思奇妙,與眾不同,值得賞識。平時總覺得平常,突然間看見這么一篇作文,不得不讓教師刮目相看。這樣的作文,值得教師熱情推薦,讓大家欣賞,也叫其他學生來品讀,借此機會進行寫作指導。好的構(gòu)思,能使作文突峰異起,引起讀者的注意,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不能不重視了。值得賞識的,還有對生活、對人生有獨特感悟的作文。文章因事而作,因人而異,好的作文,必定是對生活、對人生有深刻的認識,充滿了人生的思考,這點非常重要。教師應(yīng)將這樣的作文作為范文,讓學生借讀,思考什么樣的作文才值得大家去看?,F(xiàn)在的學生,關(guān)心自己的多了,關(guān)注他人的少了,特別是人生價值的取向令人擔憂。時代需要人間真情摯愛。當然,值得賞識的地方還不只這些,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作文中尋找亮點或是特色,多作些賞識,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激勵。
在平時的寫作指導中,教師能賞識學生,無異于激勵學生勤于寫作,還能喚起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得益,學生受益,兩全其美。
四、親近名著,導讀促寫,拓展寫作的思維。
讀書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的寫作欲望。寫作離不開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得益于有效的閱讀。目前,中學生的閱讀狀況不容樂觀,少讀書,不善于讀書,學生不愿意寫作,寫不出來,寫不滿意,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學生課堂上所能閱讀的課文畢竟有限,因此,教師平時要關(guān)心學生的閱讀,為學生將來著想,多付出些精力,帶上愛心,指導學生學會閱讀,鼓勵學生親近名著,從名著里汲取寫作的知識,以此來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教師的導讀,因人而異,呈現(xiàn)出多種的方式。
首先,從遣詞造句的角度導讀。這有助于學生從作品中學習、積累和運用富有生命力的詞句,以此來訓練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基本能力,學生的表達能力需要從基本的訓練開始。閱讀中學生應(yīng)養(yǎng)成隨文勾畫,隨時摘錄,長期以往,詞句積累多了,理解深了,表達能力也將隨之提高。
其次,從布局謀篇的角度導讀。一個好作品,是注重布局謀篇的,教師可指導學生用心揣摩,細心品讀,想想作品是怎樣開頭結(jié)尾,怎樣制造懸念,怎樣將形式與內(nèi)容完美地結(jié)合,等等。作品的形式讓學生賞心悅目,無形中會學習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之中。
最后,從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的角度導讀。作品得以流傳,足以說明作品的高品位,讓人思索良久的往往是作者在作品中表現(xiàn)的人生價值觀??梢?,教師從這一角度指導學生閱讀是明智的。學生會從中感悟到寫作要講究形式,更要講求思想性,以情感人,才是最重要的。這樣,學生便會在平時的寫作中自覺地思考這一問題,寫作也便有了內(nèi)驅(qū)力。
讀名著、學語文、學寫作,其樂無窮。教師多在課外與學生一起分享,在名著導讀中適時地進行寫作指導,以此激勵學生寫作,確實是好辦法。
綜上所述,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尋求最佳方式,講究最佳方法,引領(lǐng)學生有效寫作。寫作指導多在人文關(guān)懷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