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hotoshop平面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要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從課程總體結構、教學方法選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這三個方面改進photoshop平面設計的課程教學,提高學生對photoshop軟件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photoshop;案例教學;知識整合;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李琪琛,海軍蚌埠士官學校助教,研究方向:多媒體教學,安徽蚌埠,233012;劉娜,安徽師范大學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基礎數學,安徽蕪湖,241000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1007-7723(2008)11-0178-0002
一、引言
在逐漸以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更新,不僅要在教學方面?zhèn)魇谥R與技能,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Photoshop是一款實踐性、藝術性很強的圖像處理軟件,其內容豐富、工具繁多、圖片效果豐富多彩。
在高職院校開展Photoshop平面設計這門課程,面對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能針對他們的特點設計課程,選擇并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短時間內學好、學會是每一個任課教師都曾思考過的問題。
二、注重知識性,增加實效性,激發(fā)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都源于興趣。因此,在整個課程安排中,課程結構的安排以及內容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深入淺出,將重難點知識細化,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并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各類高等院校普遍重視的問題。一般通過展示一些貼近生活、比較熟悉的案例進行教學,這樣做學生容易聯(lián)系實際生活,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為教學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課程的開始,向學生展示一些優(yōu)秀的Photo-shop作品,包括一些海報、招貼畫和影視作品中的宣傳畫等,尤其是一些用Photoshop特殊效果合成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Photoshop強大的功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向他們展示過去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再配合講解作品的制作方法及技巧,給學生帶來一種親切感,使他們相信自己也可以完成一些復雜的圖像設計處理,這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采用案例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一)案例教學要循序漸進、層層深入
在教學中,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上課順序,學生在前期只學習理論,在中后期很難直接創(chuàng)作整個作品。所以在前期應通過一些簡單案例來讓學生熟悉各個按鈕和使用方法,再在后期通過綜合實例來鞏固知識。通過選擇案例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步認識選區(qū)、魔棒、羽化、圖層、濾鏡等概念。這種教學進程上的循序漸進使學生每走一步都是一次積累,既有利于他們把握制作的技巧,又增添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當基本知識和制作技能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學生便可以獨立地創(chuàng)作一些作品了。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在每一章的最后都安排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講解、練習;在每一章的開始階段,選用一些簡單的案例,讓學生盡快掌握分散知識點的操作。緊接著舉一些能覆蓋整章內容的典型實例,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將分散的知識點整合。最后單元學習快結束的時候,要設計一些綜合性強、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案例,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課后作業(yè)。學生只有通過認真思考、積極制作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來,借此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每次授課,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欣賞優(yōu)秀的Photoshop作品,讓學生討論自己所欣賞作品的優(yōu)點。案例的選擇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討論中汲取優(yōu)秀作品的精華,在積累中提升審美的能力。
Photoshop是一門專業(yè)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必須突破傳統(tǒng)理論教學以講解為主的模式,把課程中的理論內容,合理地穿插到實際教學中,把原來枯燥、乏味的講解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消化和掌握。把實踐案例引進課堂教學,在案例設計訓練中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案例的選擇能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實踐的機會要讓學生親自動手
教學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了解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散思維。要在教學設計中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發(fā)揮和拓展。在每一章結束時,要拿出一兩個案例,和學生一起討論應該怎樣做,然后交給學生,讓他們在上機時自己實現(xiàn)。這樣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積極地完成案例。
由于Photoshop這門課程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因此,一定要增加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每一個重要案例都要讓學生親自上機練習,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自己總結積累設計經驗和技巧。
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做到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際有效結合。隨著數碼產品的普及,許多學生家庭都擁有了數碼照相機。結合這一實際情況,圍繞如何用Photoshop更好地處理數碼相片,在教學中設計安排了如何消除照片中的紅眼,如何處理曝光不足,如何恢復老照片和制作個人藝術照等教學內容。從實踐過程來看,學生們覺得這些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而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學生們通過大量實際練習,能更深刻地理解、運用技巧,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且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多看別人的作品,在模仿中成長,在成長中成就自己的作品
課余時間讓學生多注意生活中的優(yōu)秀作品,還可以在網上查找一些效果圖,讓學生想象如果是自己做,怎樣才能作出這樣的效果。比如說現(xiàn)在網上很多合成的幽默搞笑圖片,其實這些圖片只是恰當地運用了磁性套索、鋼筆及魔棒等簡單效果。但是第一次看到這樣作品時,可能不會想到是這么做的。然而當知識和技能達到一定高度時,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是這樣啊,自己就可以完成。在學習這類圖形、圖像甚至動畫類軟件時,多看看別人的制作,可以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驗,正如人們所說的,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會了。而且,很多效果可以使用-不止一種方法做出來,工具的豐富給學生提供多種途徑來制作完成作品,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五、培養(yǎng)整體構思能力,要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導演
創(chuàng)作任何一個作品前,首先要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即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朝哪個方向努力。比如在制作一張班級LOGO時,最好是先確定班級的主題,將班級定好位置,然后確定主題的表現(xiàn)形式,接下來選擇作品的呈現(xiàn)效果,最后實踐創(chuàng)作。而且在做的過程中還要根據配色、線條和圖形的實際效果多次調整,最終才能將一幅班級LOGO制作出來。
六、調動學生充分運用網絡,豐富素材創(chuàng)作
網絡中的圖形圖像素材十分豐富,好的作品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啟發(fā)他們的發(fā)散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例如制作個人主頁的背景,可以讓學生到網上下載一些半透明的圖片,然后通過添加圖層合成一幅美輪美奐的背景。再如制作班級運動會的宣傳畫,也可以上網去下載一些體育運動及拼搏精神的圖片,來豐富制作的作品。并且生活中的數碼相片也可以輸入電腦作為素材,這樣更貼近生活。
收集大量的素材,不僅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美化界面,豐富畫面,做出更為美觀的圖像。
七、結語
Photoshop平面設計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偏重實踐的課程,要上好這門課必須采用案例式教學,邊演示邊操作。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啟發(fā)者,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要多讓學生親自上機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才能掌握Photoshop平面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多實踐,才能摸索出Photoshop平面設計的規(guī)律,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理論,掌握平面設計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