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解說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中學生“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社會交往和發(fā)展合作精神”。而學會理解他人是文明交往的先決條件,是發(fā)展合作精神的前提。理解是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我們用一顆坦誠、懇切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與事,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溫暖;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感動;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層美好。理解是人類社會建立的根基。用理解去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才能捕捉到美好,體味到溫暖,感悟到光明,我們才會擁有一片蔚藍的天空。理解親情,讓我們學會感恩與回報;理解友情,讓我們執(zhí)著于感動與擁有;理解生活,生活里有著或平凡或熱烈、或繽紛或單一的方式,只有領(lǐng)悟了生活本身的真諦,才會讓我們過得輕松。
美文掃描一
糖罐的秘密
李曉琴
上高中時,學校坐落在清江邊上的一個小村子里。寧靜的村落三面臨水,四季風景如畫,如同古人筆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極其piānpì閉塞,周圍疏疏落落全是民居,連買一根針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鎮(zhèn)不可。
這可苦了我們這群高三的可憐蟲們。讀書實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覺就是餓,連睡夢中都滿是各種各樣令人chuíxián的好吃的東西。不知是誰帶了一罐糖來,是那種黃亮如金、細軟如沙的黃砂糖。
于是,寢室里便流行起罐裝的黃砂糖來了。十二個糖罐,恰似我們十二個女孩子,親親熱熱地排成一排。臨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熱騰騰的糖水,月兒便甜甜地照進夢鄉(xiāng)。
唯獨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個別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們的總是又多又滿。每晚,我們一邊啜著糖水,一邊唧唧喳喳地品頭論足,或嘀嘀咕咕地發(fā)著牢騷,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時,秦霜總是在燈下讀著她那本似乎永遠也讀不完的小說。問她為什么不喝,她說:“壞牙齒呢!”
后來有人跟我咬耳朵,說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樣子罷了。她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年邁的外婆一起生活,連學費都交不起,哪還有閑錢買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沒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說什么壞牙齒的鬼話!我聽了之后覺得心頭一緊,有種說不出的悲涼。一次課間操,我口渴了,便匆匆忙忙回寢室找水喝。經(jīng)過寢室門前的花壇時,不經(jīng)意地向?qū)嬍业拇皯粢黄?,卻見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東西,不由一驚。細細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從每個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我看得目瞪口呆??刹恢醯模?,所有的驚訝、憤怒、鄙夷漸漸散去,兩行溫熱的淚無聲無息地淌下來,滴落在那暗香襲人的花叢中。我悄悄地離開了那扇窗戶,賊一樣地潛回教室。
晚飯后,等一寢室人走得一個不剩,我一躍而起,飛快地閂上門,拉上窗簾,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給另外的幾個逐一補上一大勺糖,然后,將剩下的通通倒進那個青瓷糖罐,又從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自己的空罐兒。膽戰(zhàn)心驚地忙完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靜下來。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來信:信是這樣寫的——
曉琴:
你一定還記得那個糖罐兒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妝,據(jù)說還是宮廷里的東西?,F(xiàn)在,居然有人愿出五萬元買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為,你倒進去的糖,遠遠不止值這個數(shù)兒。
那個偷糖吃的女孩兒,她其實覺察到了花叢中的那雙眼睛——那雙世界上最純最美的眼睛。因為它的注視,那個差點成為小偷兒的女孩,在后來充滿苦難的歲月里,卻再也不曾妄動過一回。
不用說,這封信是我多年的摯友——已任深圳一家電腦公司執(zhí)行總經(jīng)理的秦霜寄來的。
(選自《現(xiàn)代交際》)
探究練習
1.請根據(jù)拼音寫出文中應填入的詞語。
piān pì()chuí xián()
2.根據(jù)語境,請分析出第四段畫線句“秦霜總是在燈下讀著她那本似乎永遠也讀不完的小說”中,需要重讀的詞語是哪兩個。
3.文章第六段寫道:“我悄悄地離開了那扇窗戶,賊一樣地潛回教室?!闭埌l(fā)揮你的想象力,把此刻“我”的心理活動描寫出來。
4.本文以什么為線索展開情節(jié),先后寫了喝糖水等幾件事,分別是什么?
5.請結(jié)合本文談談自己在做人方面獲得的啟示。
美文掃描二
父女多年
錢紅莉
夏末秋初的時候,突然想吃南瓜藤、菱角菜,合肥是沒有的。夢里都見一盤紅衰翠減,在桌上溫熱裊裊。于是突然想回家。掛電話回去,說國慶節(jié)放假回家一趟。后來,上班的時候,但凡電話鈴響,便知道,那一定是他打來的。嗯,陌生號碼。每次,他都說,在外面辦事,正好路過郵局,順便打個電話給你。我問:你為什么不能在家打呢?他答:在郵局便宜一點。我知道,他并未辦事,而是特地大老遠跑去郵局的。
離國慶節(jié)越來越近的時候,桌上的電話頻頻響起,相商大事無非如此:你什么時候回來?到底幾號……正在忙著事,就煩,口氣沖沖地過去:回來的那天回來嘛。放下話筒也后悔,可是,沒法挽回。
我終于回去了。連連陰雨,不便出門。在家里翻書柜。最底層的三個大抽屜里,放著十幾年來積攢下的樣報樣刊。由于大半年無人問津,已被白蟻占據(jù)了。遂大聲喊他,快來快來,幫我把這些報紙雜志搬到小院子里,全部賣掉。他問:多少錢一斤才可以賣?我答:報紙五六角,雜志三四角吧。那些十幾年的心血堆在小院里,比我高,偶爾幾張滑下來,我進進出出,在上面踩來踩去,仿佛那不是自己寫的東西。他沒有作聲,也不知什么時候,撿幾張報回來,放在床頭柜上,突然問:這篇是你的吧?我頓時不耐煩:什么呀,不是的!他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噤了聲,繼續(xù)低頭看報。
曾經(jīng),不是這個樣子的。他每次自海上回來休假,我一進家門,巨大的恐懼感沿著后脊梁緩緩往上爬,直落到心里沉下來。然后,就是他青筋暴疊地指責。我母親那幾年簡直有點歇斯底里,只要他回家,她要做的第一件事,無一例外,義憤填膺將我的所有劣跡歷歷數(shù)給他聽。然后,靜等我回家……
當我現(xiàn)在回憶的時候,恍若昨日。發(fā)現(xiàn)所有的角色都顛倒過來了。如今,他們總是小心翼翼的。清晨五點半便起床,先去赭山鍛煉一下,回來路過菜市,買三條黑魚。一條一條地,讓母親燉湯給我。一次,我想吃粉蒸肉,母親做好。他也吃,夾一塊往嘴里送。我阻止:你不能吃的,這么大年紀還吃肉,會得高血脂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仿佛他是孩子,我成了大人。
那天,我走,他送我到小院外,就站在那里,對我母親說:你去送吧,幫她拿那個大包。我背了一只包,手里提了一只。沒有回頭看他,我仿佛不認識他——心里滾過雷霆,默默地,又都平息了。
春節(jié)的時候離家,是他幫助收拾的行李。我將包拉開,里面有一大包核桃肉,妹妹買來當零食的,他竟偷偷塞給我。這次回去,他要送我一罐西洋參。臨走時還堅持讓我?guī)?,硬是被攔下來。他似乎失落得很,一腔愛意到底沒有落至實處,只說:下了火車給家里打個電話,不要忘記了。
近日夜里,氣溫驟降,我被凍得瑟瑟發(fā)抖,也就醒了。躺在無邊的黑夜里,想起一個女子說的話:溫暖我們一生的,不是愛情,而是棉花。父母雙親,也是棉花,牽牽絆絆拉拉扯扯地,共我們一生。
(選自《散文》)
探究練習
1.為什么作者通篇用“他”這個人稱來代替自己的父親?
2.“他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噤了聲,繼續(xù)低頭看報?!苯Y(jié)合上下文,說說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3.本文主要記敘了父親的哪些事?請分點概述,并說明作者記敘這些事的作用。
4.請對文末一句“父母雙親,也是棉花,牽牽絆絆拉拉扯扯地,共我們一生”作簡要賞析。
美文掃描三
學會諒解
諒解是人類的美德,是一種高尚的品質(zhì)。有人這樣形容:諒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風,能消融凝結(jié)在人們心頭的堅冰;諒解是_________,能_________;諒解是_________,能_________。這生動地道出了諒解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偉人意味深長地說:“同志之間的諒解、支持與友誼比什么都重要!”
確實,諒解非常重要。先哲們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圣人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以自己的處境去推想別人的處境。這種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諒解他人的深刻含義。唐代韓愈在《原毀》中說:“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睆娬{(diào)做人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同樣體現(xiàn)了人際交往中的諒解精神。
諒解在我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觀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為人處事的重要原則。
唐太宗李世民諒解、重用魏徴的故事被傳為佳話。在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皇位之爭中,魏徵為李建成出謀劃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門之變后,魏徴成了李世民的階下囚。這時,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殺他的頭。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賞魏徴的才干和人品,于是諒解并重用了他,讓他做了宰相,幫助自己成就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這里雖然有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尊賢愛才的一面,但我們不能不認識到這也與他寬宏大度、善于諒解他人分不開。再往前翻一翻歷史的畫卷,齊桓公諒解并重用曾險些射死自己的管仲,從而成就霸業(yè);藺相如諒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頗,留下“將相和”的美談……相反,那些小肚雞腸、斤斤計較之人,又有哪一個能做出一番事業(yè)呢?
古人尚能如此,在社會生活日趨復雜的今天,人與人之間就更需要諒解。那么,怎樣才能學會諒解呢?
諒解,需要溝通??陀^事物紛繁復雜,個人的思想認識常常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產(chǎn)生誤解和沖突。因此當自己與他人產(chǎn)生矛盾和誤會時,要主動與對方交談,認真傾聽對方的訴說。這樣,才能溝通彼此的思想,從而消除誤會和隔閡。
諒解,需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積極地換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我們就更容易諒解他人。
諒解,需要忘卻。忘卻,是諒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諒解,不是真正的諒解,它不能祛除感情傷口上的膿水,醫(yī)治感情上的創(chuàng)傷。只有那種不記、不究的諒解,才是真正的諒解。
我們提倡諒解,但是,諒解也不是無原則地一味遷就、退讓。對于那些有損民族、國家和集體利益的行為,還需要勇敢地站出來,與之作堅決的斗爭。
讓我們學會諒解吧!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才會更加和諧,人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探究練習
1.仿照第一段中畫線的句子,將后面的句子補充完整并寫在下面。
諒解是______,能______;諒解是______,能______。
2.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對“諒解”進行論述的?
3.文章第四段在論證上有什么特點?這樣論證的作用是什么?
4.文章第五段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5.如果刪去第九段,對文章的論證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