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xùn)練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理解”不僅僅是了解,還包括了解之后的認同與寬容等。我們應(yīng)該理解別人,理解別人可以拓寬眼界,開闊心胸。“理解”不只是人際關(guān)系方面的問題,還是影響人類社會的重要因素。其實,古今中外,世間萬物無不存在“理解”。我們需要別人的理解,我們也會經(jīng)常面對不理解。
對于“理解”,你有怎樣的經(jīng)歷或看法?請以“理解”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指津
對于這道作文題目,我們應(yīng)該發(fā)掘自己的情感體驗,以感悟為手段,以理性思辨為目的,表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辨能力。具體說來,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出努力:
1.拓寬選材空間。從家庭生活、學(xué)校生活中選取父母子女間、師生間交往時互相理解的故事固然不錯,但是決不能只將選材視角局限于此。如果放眼社會,將目光鎖定在敬老院、醫(yī)院等,一定會發(fā)現(xiàn)消除誤解后的理解人群;如果傾聽大自然,和花草蟲魚用心交流,那里一定也會有與“理解”話題有關(guān)的有趣故事。總之,我們可以談理解別人、渴望別人的理解;可以談“理解”之后的認同或?qū)捜?,也可以縱談古今中外,談天、地、人、事、物之間的“理解”問題。當然,理解與尊重、平等、友愛始終是息息相關(guān)的。在寫作時,我們要打開思路,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盡量做到情與理相得益彰。
2.傾注豐富情感?!袄斫狻逼鹩谇?,發(fā)于情,也止于情。情感是否真實、是否豐富,決定著文章的成敗。要找準寄情的載體: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事。要用心描寫出動情細節(jié),在鋪墊到位的基礎(chǔ)上及時地抒發(fā)情感。堅決杜絕那些空洞的、夸大的、不實的、矯情式的抒情語言。
3.深化文章主旨。方法有三:①正反對比。將矛盾沖突后有人理解、有人漠然的言行進行對比,或?qū)⒂腥讼炔焕斫?、后理解的言行進行對比,可以提供給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②逐層求問。沿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順序思考,深挖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規(guī)律,也會給讀者以更多的啟示。③逆向解讀。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對于某個材料,撇開常規(guī)性的視角和觀點,提出全新的看法,也是可行之舉。
4.力求文體出新。對于擬人化的故事,首推的是童話、寓言等文體;對于常規(guī)化的題材,也可以采用鏡頭組接、日記連綴、標題貫穿甚至辯論記錄、實驗報告、書信傾訴等創(chuàng)新形式。
風(fēng)采展示一
請推開理解之門
周 偉
提起手中的筆,我猶豫了,此時的我已坐在考場上,準備與眾同學(xué)一決“生死”?;叵肟荚嚽耙粋€月,那一幅幅色彩斑斕而又夾帶許多不理解的畫面,一股腦兒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在我腦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痕跡……
黑色的六月,考試前夕。我也不知為什么會稱這個被人認為是“生命之希望的日子”是黑色的,也許是我并沒有什么好心緒,總夾雜著一些遺憾。這種遺憾是我想彌補而又無法彌補的。
我獨坐窗前,隨意地打開錄音機,里面?zhèn)鱽砹死聿榈碌匿撉偾N彝耆兆碓谝魳分?,音樂帶著我的思緒去翱翔了。我仿佛已經(jīng)脫離了那停留在《辭海》上的苦惱,逃離了那永遠做不完的《黃岡兵法》,遠離了那單調(diào)乏味的英語單詞……
鋼琴曲戛然停止,我突然被驚醒,睜開蒙眬的眼睛一看,門前站著的是爸爸,我望著爸爸沉默了,低下了頭。爸爸走到我書桌旁,想對我說什么可又止住了,隨手翻翻堆在我書桌上小山似的資料。他開口了:“睿睿,這些書看了嗎?”“還沒有看完?!蔽倚÷暣鸬溃锹曇粜〉眠B我自己也聽不到。“買的那些資料做完了嗎?上面的題型都很好?!彼孟窈軆?nèi)行似的,又接著問?!斑€……還……”我注視著爸爸,兩代人的目光交織在一起,我們彼此沉默了。我想起前些天在家里開心地剪著那些心愛的漫畫,貼在墻壁上,卻被爸爸無情地撕毀;那一本本從朋友那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借到的小說,卻被爸爸憤怒地撕毀。我的淚禁不住流了下來,浸濕了我的手帕,也浸透了我的心,我是多么渴望得到爸爸的理解呀!我好像突然恨起了爸爸。
可是……
在臨近考試的那段日子里,天氣酷熱難熬,爸爸為了買一本我指定的復(fù)習(xí)資料,他能夠跑遍全城的書店;為了給我加餐補充營養(yǎng),他會想方設(shè)法讓我多吃點;為了能讓我在夜晚安心復(fù)習(xí)功課,他不顧疲勞地為我驅(qū)趕蚊蟲……多好的爸爸??!這樣的爸爸,又有什么可說的呢?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也許天下的父母都是這樣,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所以才對我們施加壓力。但他們只能夠滿足我們物質(zhì)上的需求,卻疏忽了我們精神上的需要,這也許就是代溝,一個好難跨越的代溝??!
門,在爸爸身后緊緊關(guān)閉了,要推開一扇普通的門輕而易舉,然而要推開一扇理解之門談何容易呢?
點評:
這篇文章的亮點有:1.從反面立意。以“請打開理解之門”為標題來寫主體內(nèi)容,但并不是平鋪直敘,而是有梯度、有層次的。2.多種敘述方式綜合使用。倒敘中有順敘,順敘中有插敘,而且運用得十分自然。3.以記敘為主。適當議論、抒情,議論文字精要,抒情色彩濃厚,凸現(xiàn)了文章題旨。4.語言順暢,多用比喻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與深刻性,尤其是最后一段,以“門”為喻,完整點題,揭示了主旨,意味無窮。
風(fēng)采展示二
相互理解必須肝膽相照
徐 穎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xué):
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講一個故事,當事人的姓名暫時保密,用A來代替。
A交了一個筆友,是個男生。對異性筆友,A一點兒也不介意。因為大家都愛好文學(xué),都喜歡寫作,都有幾篇作品在報刊上發(fā)表過,都渴望長大后當一名作家,用手中的筆描繪美好的人生。這有什么不好?(鼓掌,有人叫好)就這樣,通過報刊上的通信地址,他們結(jié)成了筆友,在信中交流閱讀與寫作的體會,探討社會,談?wù)撊松?。(熱烈鼓掌。?/p>
可是有一天,班主任把A叫去面壁思過。原因嘛,很簡單:就是男女生不許通信,否則,既影響學(xué)習(xí),又會導(dǎo)致早戀,嚴重妨礙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眾笑,全場活躍,并報以熱烈的掌聲。)
班主任還向家長作了通報。這下,A的處境可就慘了,反正,家里學(xué)校都難做人。A只得給對方寫了絕交信。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這也就引出了我今天演講的題目“相互理解必須肝膽相照”。
大家都在高喊“理解萬歲”,老師、家長也教育學(xué)生和孩子要學(xué)會理解別人。但在對待A的問題上,家長和班主任老師理解孩子、理解學(xué)生了嗎?沒有!他們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他們只相信自己是正確的,全不尊重孩子的愛好和對理想的追求。講得嚴重些,他們扼殺了兩顆純潔的心靈,扼殺了兩個未來的作家。(全場響起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
也許有人會說,你這樣做是唯恐天下不亂,是小題大做,借題發(fā)揮。我想提醒這種人,如果師長一味地不理解學(xué)生,誤解學(xué)生,學(xué)生必然會產(chǎn)生消極對抗的心理。當面,學(xué)生一百個檢討,背后卻會說老師老封建、老頑固。這樣一來,相互之間不但不能加深理解,思想上的距離反而會越拉越大。這樣下去,師生之間,父母子女之間,又怎能和睦相處,心靈又怎能真誠交流呢?(熱烈鼓掌。)
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是建立在相互尊重與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的基礎(chǔ)上的。我們必須拋棄一切個人的主觀偏見,以平等的身份推心置腹,肝膽相照,否則,相互理解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話。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ㄩL時間熱烈鼓掌。)
點評:
這篇演講稿由身邊發(fā)生的事引出話題,緊接著層層遞進,條分縷析,最后用“由此可見”很自然地亮出演講者的觀點:“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的基礎(chǔ)上的,我們必須拋棄一切個人的主觀偏見,以平等的身份推心置腹,肝膽相照”。篇末言簡意深,卒章顯志,深化了中心,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素材鏈接
A.名人故事
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曾在一起做過生意。每次分錢的時候管仲總是要多貪一些。別人說他貪財。鮑叔牙對別人說:他怎么會貪財呢?是我看他家窮,故意多分給他的。后來管仲帶兵打仗,總是躲在后面,撤退時沖在前面。別人笑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就對別人說:他家有老母靠他養(yǎng)活,他是盡孝??!正是因為鮑叔牙對管仲的處處理解,才使得“管鮑之交”流傳千古。
B.精美語段
1.失去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友情。沒有友情,在事業(yè)上既不能互相理解,遇到矛盾時,又不能得到諒解。
2.關(guān)心別人,理解別人,別人勢必也會關(guān)心你,幫助你。這時,理解就會變成為同心與合力。
3.私心太重的人,不能理解別人,別人也難以理解他。
4.換位思考,是贏得理解的訣竅。
5.理解,是春天的暖風(fēng),夏天的雨水,秋天的明月,冬天的太陽。人與人之間,因為有了理解,才會有心靈的溝通,才會有深厚的友誼,才會有家庭的溫馨,才會有生活的美好與社會的和諧。理解他人,可化沖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化仇恨為諒解。理解如一泓清泉,可澆滅任何誤會所摩擦出的火花。
6.理解是溝通心靈的橋梁,人與生活需要理解,人與人之間更需要理解。
7.“理解萬歲”這句話最早出自1986年一篇題為《理解萬歲》的演講稿,作者是昆明軍區(qū)政治部宣傳部文化處原副處長蔡朝東,演講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老山輪戰(zhàn)那一時期軍隊與社會、前方與后方等五個方面的相互理解,讀后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