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3-1875(2008)08-165-01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建構(gòu)者,組織者、領(lǐng)導(dǎo)者,是班級的中心與靈魂。要建立良好的班集體,班主任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即對工作要有責任心、對學生要有愛心、對問題要有耐心。隨著中職學生生源的多樣化,每個學生個性的差異也更大了。這種變化向?qū)W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如何提高學生素質(zhì),使他們成就學業(yè),成就明天,對每一位班主任工作賦予了新的要求。
一、“勤”
勤用腦。班級管理工作是一件常抓常新的工作,班級里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也是各式各樣,為了能有效地教育學生,班主任就要多思考,勤用腦,把班級管理中的措施早想到,這樣就能為今后的班級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勤用眼。作為班主任老師,不說是要有一雙火眼金睛,也要做到能察言觀色。通過對學生中間出現(xiàn)的一些異常情況的留意,及時發(fā)現(xiàn)一些不良苗頭,防止不該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
勤用口。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多和他們交流和溝通,是班主任了解同學及班級情況的十分重要的途徑,為此,班主任應(yīng)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和學生進行交流,真誠的交流,拉近了自己與同學的距離,從而使同學們愿意把心里話說給我聽。
二、“心”
真誠之心。班級管理需要“真心”“誠心”,使學生覺得老師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成長。這就需要班主任能不分厚薄地對待學生,平時要多與學生談心,要多注意學生的舉止言行,掌握他們的思想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苗頭后,就要進行教育引導(dǎo),以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放手之心。班級管理要搞好,光靠班主任個人是不行的。在這方面,班干部有著特殊的優(yōu)勢,所起的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因此,班主任要有“放手之心”,即大力培養(yǎng)班干部隊伍,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左右手。這做好了,班級的各項工作就自然地好開展了,班級管理也就事半功倍了。
協(xié)作之心。班級教育和管理活動要有科任教師的團結(jié)協(xié)作。不少科任教師在平時由于和學生交流不夠,了解不深,所以在對學生的評價上,往往以自己這一學科的眼光去進行。有時因為不夠準確全面而影響了教育效果。班主任應(yīng)時常與科任教師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學生的思想情況和學習情況,并向他們征詢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然后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dǎo)。老師之間,師生之間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教學也就相長了。
三、“愛”
母親似的“偏愛”。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yīng)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guān)注,更多的投入。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父親般的嚴愛。優(yōu)等生,誰都愛他們。也正因為如此,優(yōu)等生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視,掩蓋,被原諒、袒護。但小的缺點也會造成大的隱患,對這類學生,我從不寵壞他們,更不遷就他們。成天被人贊譽的學生,只有在父親般不茍言笑實則理智深沉的愛之中,嚴格要求,警鐘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點,揚起風帆前進。
集體之愛。注重集體的力量形成合力,使集體中的每一成員奮力拼搏,你追我趕,全力以赴為班級做好事,同學們不僅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能關(guān)心他人,奮力為集體爭創(chuàng)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