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增妍
1.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兮成白虹。
這是戰(zhàn)國刺客荊軻刺秦王前的悲歌。荊軻受燕太子丹所托刺殺秦王,臨行前在易水河畔慷慨高歌,表達了義無反顧的悲壯情懷。
2.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這是秦丞相李斯臨刑前對次子說的話。李斯因趙高誣以謀反罪而被腰斬,受刑前發(fā)出再也不能回到家鄉(xiāng)牽黃犬打獵的慨嘆。
3.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
這是漢代文人孔融的兒女被殺前說的話。曹操借誹謗朝廷罪抓捕孔融,當(dāng)時七歲的女兒和九歲的兒子正在下棋,兩個孩子若無其事。面對旁人父親被捕為什么無動于衷的問話,兩孩子說鳥巢傾翻而卵怎么能不破呢,最后也被殺害了。
4.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是西蜀皇帝劉備臨終前對兒子劉禪說的話。劉備興兵伐吳為關(guān)羽報仇,卻因輕敵而徹底戰(zhàn)敗,以致在白帝城憂憤而死,臨終托孤予諸葛亮,并告誡其子不要輕視小事。
5.昔袁孝民嘗從吾學(xué)《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
這是晉代文人嵇康臨刑前說的話。嵇康擅長鼓琴,行刑前要來古琴,從容地彈奏了一曲《廣陵散》,彈完后感嘆這首曲子將從此絕世。
6.欲聞華亭鶴唳,可復(fù)得乎?
這是西晉文學(xué)家陸機臨刑前的感嘆。陸機常在家鄉(xiāng)華亭野外游玩,后來打了敗仗為人所讒,被殺前發(fā)出仕途險惡、悔恨莫及的感嘆。
7.乃復(fù)壞汝萬里之長城!
這是南朝宋大將檀道濟被殺前說的話。檀道濟身經(jīng)百戰(zhàn),在朝中很有威名,曾自比為萬里長城。后因朝廷疑忌,全家被殺。
8.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是宋代愛國詩人陸游給兒子的絕筆。陸游一輩子都為收復(fù)失地、還我河山而奔波,到八十五歲時還是沒有見到歡慶的場面,至死念念不忘收復(fù)失地,留下千古憾事。
9.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這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遺言。南宋末年,文天祥受命出使元軍,被扣留,后乘隙逃走,輔佐端宗皇帝招兵轉(zhuǎn)戰(zhàn),力圖恢復(fù),兵敗被俘。他在被害之前作絕筆放在衣帶之間,表達自己殺身成仁、舍身取義的無畏精神。
10.過河!過河!過河!
這是南宋抗金名臣宗澤臨終前的憤呼。面對高宗皇帝的投降行動,宗澤憂憤成疾,他勉勵看望他的諸將,連呼三聲“過河”后帶著一生的遺憾與世長辭。
11.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刑場上的遺言。譚嗣同參加了康梁領(lǐng)導(dǎo)的維新變法運動,變法失敗后拒不出逃,被捕入獄。臨刑前慷慨疾呼,表現(xiàn)了因中奸計導(dǎo)致失敗的遺憾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12.蓮(諧“憐”)子心中苦,梨(諧“離”)兒腹內(nèi)酸。
這是清朝才子金圣嘆臨死時對兒子說的話。金圣嘆因?qū)强h知縣搜刮民財、盜賣庫糧不滿,與諸生聚合孔廟痛哭以示抗議,被朝廷處以極刑。相傳行刑前其子來訣別,金圣嘆為安撫兒子,吟出這副撼人心魄的生死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