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邁克·尼科爾斯執(zhí)導的黑色反戰(zhàn)喜劇片《第22條軍規(guī)》以感性、直觀的形象,展現(xiàn)了在所謂的“第22條軍規(guī)”的籠罩之下的世界的荒誕悖謬,表現(xiàn)了一種有組織的混亂和制度化了瘋狂,揭示出人的困惑與無奈,對人類生存困境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試圖通過人物在荒誕世界中的自我救贖來給現(xiàn)代人指出一條選擇之路。
關鍵詞 《第22條軍規(guī)》 荒誕與悖謬 困惑與無 反思 自我救贖
電影《第22條軍規(guī)》是由邁克,尼科爾斯執(zhí)導的一部黑色反戰(zhàn)喜劇片,它改編自著名的“黑色幽默”經(jīng)典作家約瑟夫·海勒的同名小說。在小說中,海勒著重描繪了戰(zhàn)爭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戰(zhàn)爭機器的荒謬、瘋狂、不可理喻,并以第22條軍規(guī)為象征,達到了基于現(xiàn)實卻又高于現(xiàn)實的藝術王國。表現(xiàn)了西方人士對人類所處的危險境況的恐懼。電影較好地忠實了原著,通過演員的演繹,以感性、直觀的形象,展示了世界的荒誕,人生的無奈,對人類生存困境進行了深刻地反思。
一、瘋狂與混亂
電影一開始,滿耳的飛機轟鳴聲便把觀眾帶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然而整部影片。卻沒有具體地表現(xiàn)戰(zhàn)爭,只是以眾多看起來似乎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畫面,給我們展示出一個光怪陸離,頭緒紛紜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各種怪誕的事情不斷發(fā)生。各種怪癖的人物不停地竄動,演出了一幕幕狂想型的人間鬧劇。諸如飛行聯(lián)隊的德里德爾將軍,第二十七空軍司令部佩克姆將軍等人的荒誕行為;野心勃勃的謝司科普夫少尉不惜一切向上爬,終于當上了中將司令官:大發(fā)戰(zhàn)爭橫財?shù)幕锸彻芾韱T米洛:將全部黑市買賣的收入都花在純堿威士忌酒和下流圖片上的內(nèi)圖勒,等等。這些人物。他們的言談是那樣不合情理,舉止是那樣的離奇怪誕。有他們構成的世界確實是一個瘋狂的世界。然而它又不是毫無現(xiàn)實生活依據(jù)的“天方夜譚”。在這個世界中,起主宰作用的便是那“第22條軍規(guī)”。影片開始不久。尤索林和丹尼爾醫(yī)生的一段對話,便讓人領略到了軍規(guī)的荒謬及其不可抗拒。到電影結束,觀眾終于明白,第22條軍規(guī)是個并不存在而又無所不在的東西,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象浮云一樣漂忽不定,象夢幻一樣瞬息萬變,一會兒命令這個。一會兒又限制那個,它有無數(shù)項內(nèi)容,對一切領域都生效。它具有超指鹿為馬故伎的無邊:去力,能使蠻橫顯得公允,殘暴成為正義,白癡變成智慧,盜竊成為榮譽。正是有了這第22條軍規(guī),卡思卡特上校才能無視飛行員的死活,無休止地增加飛行次數(shù),以邀寵上司,滿足他升官發(fā)財?shù)挠好茁宀拍芙杩诟纳苹锸?。堂而皇之地在國際范圍內(nèi)大搞投機買賣。從事著那種超越道德正義、喪盡天良的所謂的自由貿(mào)易。而士兵們則攝于第22條軍規(guī)的淫威,不得不膽顫心驚地去執(zhí)行每一次飛行任務,于是在不可預知的一瞬間被擊中,消失在硝煙彌漫的云空,為卡斯卡特們的“祖國”而“光榮”犧牲。自始至終,影片都籠罩在“第22條軍規(guī)”的陰影中。它象一只無形的手,在掌控著一切:又象一根魔棒。在制造著一切。在它統(tǒng)治的世界里,沒有正義、愛國、真理和勇敢,有的只是謊言、欺騙、自私、貪婪、瘋狂和混亂。這是一種有組織的混亂和制度化了的瘋狂。在它統(tǒng)治下,廣大官兵束手待斃,官僚階層則為非作歹,黎民百姓流離顛沛,奸商掮客肆意牟利……它純屬子虛烏有卻又無處不在,看不見找不到,但任何人都避不開,躲不過,它像一個有魔力的圈套,使人陷于無法擺脫的困境之中。正如海勒在小說的扉頁上寫的那樣:“這里面只有一個圈套……,就是第22條軍規(guī)”。
二、悖謬中的無奈
在這神秘莫測而又荒誕悖謬的第22條軍規(guī)的籠罩下,人們或徒然地作生的掙扎,或漠不關心地任其擺布,或堂而皇之地大加利用。因而有的神經(jīng)兮兮,有的瘋瘋癲癲,有的道貌岸然。他們相互碰撞。相互廝殺。共同構成了影片中的世相百態(tài)。面對荒誕悖謬,蕓蕓眾生不知道該如何擺脫也根本無法擺脫,他們恐懼、絕望又無可奈何。我們看到“第22條軍規(guī)”本身就是悖論的典型。如它規(guī)定:瘋子必須停飛;又規(guī)定: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一但某人因精神的原因提出停飛的申請。就說明他的心理正常,所以必須還得飛行。又如它規(guī)定:飛滿六十次可以停飛,但無論何時都要執(zhí)行司令官的命令。滴水不漏的“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是一個“圈套”、一個陷阱,它布下了天羅地網(wǎng),使人哭告無門、走投無路,它是抽象的任意捉弄人、摧殘人的異己力量的象征。任何想擺脫它的行為,不過是一種徒勞,它將人玩弄于股掌之間。如丹尼卡軍醫(yī)想得到飛行補助,托人把自己的把自己的名字編入一個機組,不想飛機在麥克超低空飛行時撞山墜毀,他從此便不得不從活人的世界消失。根本沒上過飛機卻被宣判為死人,人們哀悼他的同時小心翼翼地避免同他說話。主管軍士通知說。在上級沒有對他的遺體安排做出決定之前,不要再露面。他妻子也不相信丈夫在“陣亡”之后寫的親筆信。丹尼卡醫(yī)生被剝奪了生的權利,根本無法進行“自由選擇”,只能像生病的老鼠一樣在陰影中蹣跚。再如隨軍牧師希普曼,因為替飛行員說了幾句公道話而得罪上司。一天他突然被帶到地下室受審。少校劈頭就說:“這是你犯下的一項大罪?!薄笆裁醋?”牧師困惑不解。“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但我們會調查清楚的?!鄙傩W屇翈熀炞?,牧師照辦了。少??春蟠笫刂肛熣f:“這不是你的筆跡?!蹦翈煇琅睾捌饋恚骸斑@當然是我的,你們看著我寫的”,“問題就在這里,”少校痛苦地說。少校先入為主,已認定另一種筆跡是牧師的。由這個錯誤的前提,推導出牧師本人的筆跡是別人的結論。在這悖論的怪圈下,對真的證明,卻成了假的證據(jù),人無法證明自己的言行,陷于重重困境之中。
三、荒誕中的自我救贖
影片沒有前后連貫的故事情節(jié),是靠一個小人物將一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就是投彈手尤索林。他是個被大人物們?nèi)我鈹[布的“小人物”,是個荒誕社會的受害者。與眾多普通軍人——飛行員們一個個麻木不仁,酗酒嫖妓,醉生夢死,忘掉了求生本能。喪失了個人意志的情況相比,尤索林則顯得與眾不同。他雖然也吃喝嫖賭,也替米洛開飛機做投機生意,但這是在強烈的求生欲望支配下所選擇的一種活命技巧。然而他的自我存在意識在荒謬的現(xiàn)實中處處碰壁,他顯示得十分無能為力,但又不甘放棄自由意志,于是就形成了以自我嘲弄來戲謔外部世界的行為方式。如為了不穿軍裝他赤身裸體去參加授獎大會,為了抗拒空戰(zhàn)任務他半夜里偷偷移動地圖上的轟炸線,為了對官僚們進行報復他“想用開小差來難難他們”等等。
尤索林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貪生怕死,因為他清醒地意識到,如果他死了,那并不是為國捐軀,而是為了卡思卡特們送死。就是由于這個緣故,尤索林費盡了心機逃避一切危險。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隱隱地感到自己的行為之中似乎包含著某種正義,因為他覺得真正要消滅他的并不是那些德國人,而是他自己這邊的卡思卡特們。較之那些德國人,他們顯得更加兇險。因為德國人只能消滅他的肉體,而卡思卡特們不僅能在肉體上消滅他,更能在精神上脅迫他。他是個怯懦的士兵,沒有什么原則,不關心政治。但他有足夠的智力進行思考,他目睹了各種機構中的腐敗現(xiàn)象,領悟到這不是一場神圣的戰(zhàn)爭。在這充滿了混亂和恐怖,謊言和背叛的世界里,大多數(shù)人得不到溫飽和正義。然而形形色色的卡思卡特們卻還在趁火打劫,加重人民的苦難,正是他們把反法西斯戰(zhàn)爭變成了升官發(fā)財?shù)慕灰姿?,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把一切高尚的理想變得荒唐可笑。他曾憤慨地指出:“只消看一看,我就看見人們拼命地撈錢。我看不見天堂,看不見圣者,也看不見天使。我只看見人們利用每一種正直的沖動,利用每一出人類的悲劇撈錢?!笨墒窃谶@個瘋狂的世界里,他由于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是瘋子。他深感對這樣一個“世界”無能為力,逐漸意識到只能靠自己去選擇一條求生之路。為了保存自己,逃避戰(zhàn)爭,尤索林置一切權威信條于不顧,進行了近于瘋狂的努力,最終逃離了這充滿死亡的世界,逃往一個理想化了的和平國家——瑞典,完成了“英雄化”的過程,成為一名“反英雄”,完成了荒誕世界中的自我救贖。
在荒誕悖謬的世界中,尤索林是為數(shù)不多的清醒者,他是一個向“第22條軍規(guī)”企圖打開缺口的人,對軍規(guī)的惶惑和抗爭成了這一形象的精神支點。他的怕死心理和活命哲學既是環(huán)境逼迫的結果,又是跟環(huán)境對抗的手段。一如存在主義哲學所宣揚的,他在無法超越所面臨的荒謬的世界和人生困境之時,堅持自由意志的選擇,一再追求那種避開別無選擇的前提的自我選擇。尤索林身上絕無傳統(tǒng)英雄所具備的崇高壯烈的行為和出類拔萃的品格,其非同一般之處僅在于面對瘋狂世界不放棄自由選擇。影片最后以尤索林乘上橡皮舟逃往幻想中的自由天地——瑞典結束。借此表明,要對付這個荒謬的現(xiàn)實社會,唯一的路就是逃脫。但逃脫能否擺脫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呢?恐怕不行,因為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已經(jīng)成為固定于現(xiàn)代人性中的一種東西,因而解救的更好方法大概在于改造現(xiàn)代社會以使現(xiàn)代人性更加健康。借尤索林這個人物,電影表現(xiàn)出了對現(xiàn)代人類生存困境的深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