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勃朗特從女性主義視角對簡反抗當時女性的理想形象,及她追求平等愛情和婚姻、反抗男權進行了敘述實踐,她們以女性特有的想象力與細微的觀察力挑戰(zhàn)了當時的性別權利關系和情愛敘事,贊美了她們的追求平等愛情的情愛觀。
關鍵詞 女性敘事 情愛 女權主義
一
電影《簡·愛》是由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改編。作者勃朗特由于家境貧窮,從小失去母愛,父愛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平凡。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為她內(nèi)心深處自卑的補償。所以她描寫的簡也是一個其貌不揚,個子矮小的女人,但是她也象勃朗特一樣同樣有著極其強烈的自尊心。始終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圣潔的,美好的并且是平等的愛情生活。
恩格斯和貝貝爾認為。自由主義的女權主義把爭取婦女平等訴諸于人性是靠不住的。而認為男女不平等是由于經(jīng)濟的不平等,經(jīng)濟問題解決了,男女問題也解決了。電影《簡愛》敘述的女主人公是勇敢的女斗士,她努力獲得經(jīng)濟獨立,沖破壓在女人身上的婚姻枷鎖,勇于沖破禮教的性格和不甘于附屬地位,大膽向男性世界挑戰(zhàn)的精神給電影增添了光彩。
二
電影《簡·愛》從女性主義角度敘述了:人的價值=尊嚴+愛。敘述了父權社會中,女主角簡如何反抗當時的女性理想形象、反抗父權。與同時代的年輕女性相比,簡顯得更加的溫柔,更加的清純,更加的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盡管她生活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huán)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這是對一個女孩子的尊嚴的無情踐踏,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不可戰(zhàn)勝的內(nèi)在人格力量。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只是一個受雇于人的家庭教師,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女人,并且慢慢地深深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而在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當簡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堅定而且毅然地離開了羅切斯特,因為簡意識到自己的感情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試問哪個女人能夠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親密的人所欺騙呢?小說設計了一個很光明的結尾——雖然羅切斯特的莊園毀了,而且還成了一個殘廢,妻子也死了。但我們看到,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不再在尊嚴與愛之間矛盾,而同時獲得滿足——她在和羅切斯特結婚的時候是有尊嚴的,同時也是有愛的。小說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作者在小說的結尾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雖然結局過于完美,甚至這種圓滿本身標志著浮淺,但是作者對這種美好愛情的敘事——就是尊嚴加愛。從古開始所有人都認為女性就是從屬。就是對男性服從,她們永遠處在被動受用的地位,但簡一生都在主動追求愛情,追求人生的價值。
三
無論簡有多少缺陷,但存在于她們身上的堅強、勇敢和強者的風范卻是令許多讀者敬佩不已,更為她們?yōu)楂@取真愛而動容,畢竟,想在蕓蕓眾生中覓得真愛是非常不容易的。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斗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戰(zhàn)爭雖然摧毀了她的家,但她沒有退縮。堅強地站了起來。戰(zhàn)后,南方敗落,為了拯救家園,她走出家庭,走向社會,經(jīng)營丈夫的店面,顯示她的經(jīng)商頭腦。而這一切在當時社會的婦女是根本不可能更不應該去干的。她們應該站在背后,為男人服務,為家庭服務。而思嘉棄這一切道德規(guī)范于不顧,干她所愿意干的事,而且還干的比別人好?!逗啞邸吩?0世紀六七十年代也被看作是女性反抗父權制壓迫的勝利。人們喜歡簡,也正是這叛逆的成功者給生活在現(xiàn)代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以遐想的空間,帶給愛情婚姻失敗者勇氣,給成功者一面反觀的鏡子,從鏡子里欣賞自我。給人以自豪感。對于現(xiàn)代日益增多的單身的金領麗人來說,簡無疑是女性對抗男權社會,要求婚姻平等的極好例證,給他們撫慰。簡追求愛情婚姻的自主和個人奮斗史在女性心中產(chǎn)生共鳴。所以,《簡·愛》敘述了西方女權主義者的情愛愿望和夢想,她們從簡這個形象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我,她們在閱讀時,內(nèi)心的欲望和情愛審美期望得到了實現(xiàn),得到宣泄和釋放,從而獲得了一種心理平衡和慰藉。讀者會由衷產(chǎn)生一種敬佩簡追求自己的愛情幸福的情感。人們?yōu)樗齻兊膱詮?、自尊以及追求超越階級鴻溝的平等愛情的勇氣而深深震撼,更為她最終跨越一切障礙實現(xiàn)她平等愛情而敬佩,更為她的真愛而動容,這些在讀者心中都激起一種崇高的悲壯感。
四
簡追求的是尊嚴+愛,簡的愛情是偉大又平凡的。因為她愛羅切斯特沒有帶任何的功利色彩。桑菲爾德的大火,這場大火將一切都摧毀重來,一切代表著物質的東西都成為灰燼,愛情終于拋卻物質的羈絆,在灰燼中閃閃發(fā)光。羅切斯特再不能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來試探她,而簡也不再在尊嚴與愛之間矛盾,心中只剩下一個字,那就是“愛”!“是的,我貧窮,我低微,我不美麗,但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在上帝的面前時,我們是平等的!假如上帝賜予我一點美貌和財富,我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孱弱的女主人公簡這段強烈呼吁平等愛情的場景令多少人永遠難以忘懷。經(jīng)過了重重的波折以后,簡終于實現(xiàn)了她向往的愛情一平等自由的愛情。勃朗特從情愛敘事話語的外殼到歷史的情愛內(nèi)涵把女性情愛觀展現(xiàn)出雖然凄美與世俗但充滿勇氣和平等的真實面目,以女性的獨特想象表現(xiàn)出一種強勁的思想穿透力,使情愛幻化出另一面的真實。拓展了追求平等和獨立情愛敘事的審美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