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9年義務教育6年制小學《語文》“注·提”實驗教科書第10冊。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寬恕”、“抱歉”、“贖罪”、“坦然”等詞語的意思。
2.學習課文描寫人物思想感情變化的方法,并能透過小男孩的內心世界,體會小男孩的良好品質。
3.在體會老夫人博大胸懷的同時,教育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時,要能夠做到寬容他人。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小男孩的思想變化,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寬恕”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引出心聲
1.同學們,老師希望我們不僅是師生關系,更是真誠相待的朋友。愿意和我交朋友嗎?朋友間貴在以誠相待,能和我說說心里話嗎?(生自由發(fā)言。)
2.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難免與同學、朋友或是其他人產生摩擦、誤會,甚至是記恨,你們有記恨的人嗎?這樣,拿出一個小紙條,悄悄寫上你記恨的人的名字,也可以畫個頭像代表他。寫完以后悄悄地放到筆袋或是文具盒里。
3.同學們,或許我們學過課文之后,你對這個人的態(tài)度就會有所轉變。
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同分享一個發(fā)生在和你們一樣大的小男孩身上的故事,這件事讓他43年后依然難以忘懷。這是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寬恕。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上課伊始,教師用談話的方式引出學生的心聲,自然進入學習情境,繼而設置懸念,調動了學生進一步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題,初讀課文。
(1)你們是怎樣理解寬恕的呢?(生自由回答。)
(2)寬恕就是寬容饒恕的意思。這會是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81頁,自由讀課文,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閱工具書或和同桌交流一下。(生自由讀文。)
2.分段朗讀,把握大意。
找同學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課文寫了怎樣一件事。(生讀文并匯報。)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閱讀教學要以學生的閱讀感悟為主,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閱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總結;讓學生從“讀會”到“會讀”。立足于使學生學會讀書,具備基本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抓住主線,深入研讀
1.讀描寫小男孩情感變化的句子。
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我”打碎了老夫人的玻璃,可她不但把錢返還給我,還在便條上寫到——我為你驕傲。老夫人寫這句話的用意何在,她為什么會這么說呢?讓我們再次走進小男孩的內心世界,感受他的心歷路程,我想答案也就自然揭曉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表現(xiàn)小男孩思想感情變化的句子,用心讀一讀,看你能體會到什么。(生默讀相關句子。)
2.匯報交流。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以下句子:
(1)我們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就像兔子一樣從老夫人的后院里飛快地逃走了。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夫人后廊上被打碎的玻璃就很害怕,我擔心會被她抓住。
(2)我確信已經沒事了,但我的良心卻開始為她的損失產生了一種深深的犯罪感。我每天給她送報的時候,她仍然笑著和我打招呼,但是我卻覺得很不自在。
(3)我決定把送報紙的錢攢下來,給她修理窗戶。我的靈魂感到一種贖罪后的解脫,我重新覺得自己能夠正視老夫人的眼睛了。
(4)第二天,我去給老夫人送報紙,我又能坦然面對老夫人給予我的親切溫和的微笑,并且能回她一個微笑了。
生邊讀邊談感受,對感受深的句子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3.把小男孩情感變化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看看他的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引導學生總結出由擔心——害怕——愧疚、不自在——解脫——坦然面對。)
4.透過這個12歲小男孩的復雜心理過程,你覺得老夫人是為怎樣的一個小男孩而驕傲呢?(正直、誠實、勇敢、善良、有責任心、知錯就改……)
5.老夫人返還的7美元和那簡短的“我為你驕傲”看似簡單,但對我的影響卻是深廣的。試想,假如你就是那個小男孩,我是那個老夫人,我好好在家待著,玻璃突然碎了,出去一看,人沒影了。又得花錢買玻璃,還得找修理工,20多天了,總算知道是誰了,非得數(shù)落他一頓不可。你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生自由發(fā)言。)
6.如果這樣,他的人生道路就會是另一番景象——不敢承認錯誤,苛刻地對待他人。然而老夫人沒有這樣做,她寬恕了這個小男孩,并寫了這樣激勵他的話。
正是老夫人的寬恕,才使我更加(),()。
正是老夫人的寬恕,才使我更加(),()。
…………
以至于43年后,他依然記得,并把故事分享給我們。
7.我們看老夫人是個怎樣的人?(生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痹谝龑W生抓住小男孩情感變化的語句進行深入研讀的基礎上,感受到小男孩誠信的美好品質以及老夫人寬恕他人的博大胸懷,讓學生用“融入文章中讀,抓住重點詞句想”的讀書方法,激發(fā)他們情感投入,提升對文章的感悟。)
四、品讀課文,激發(fā)情感
當我們對老夫人和“我”有著深層次理解的時候,再讀讀課文,會有更深的體會,把你最想讀的部分,最讓你有所感的部分讀給大家聽一聽。
(設計意圖:朗讀是對文本的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通過重點段、重點句的品讀,深化對文本的理解,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五、課外延伸,提升感悟
1.我們先讀到這里,如果說這篇文章我們都讀出了滋味,那么,接下來的小故事會讓我們有更深的思考。正面是老師精心收集的幾個小故事,背面是一些名言警句,請同學選你感興趣的短文讀一讀,選你喜歡的句子記一記,讀完以后,同桌或小組交流一下感悟。(生自由談。)
讓寬恕的風把仇恨抹去
兩個朋友結伴穿越沙漠,旅途中二人突然吵了起來,其中一個給了對方一記耳光。被打的人感到自己受了傷害,但什么也沒有說,只是在沙地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今天我最好的朋友給了我一個耳光?!彼麄兝^續(xù)前行,看見到處綠洲,他們正打算在那里洗澡時,剛才被打的人不小心陷入了泥潭,開始深陷,他的朋友救了他。
等他從接近淹死的邊緣蘇醒過來后,他在石頭上刻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他的朋友問:“為什么我傷害你之后,你在沙子上寫字,現(xiàn)在卻把字刻在石頭上?” 他回答道:“當有人傷害了我們,我們應該把它寫進沙里,寬恕的風會把仇恨抹去。而當有人為我們做了好事,我們應當把它刻在石頭上,沒有風可以將它抹去?!?/p>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寬容;懦夫決不會寬容,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一個人的胸懷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贏得多少人。
…………
2.現(xiàn)在請同學們輕輕放下紙單,拿出課前寫的那張小紙條,把你曾經的故事說出來,看你現(xiàn)在還想對他(她)說點兒什么。
3.還有很多同學沒有說,這樣,回去以后把這個故事和你們的感悟寫出來。很高興這堂課能帶給大家這么多啟迪。最后,讓我們永遠記住“寬恕別人快樂自己”,我們大聲地說一遍。
(設計意圖:引進相關的課外閱讀和名言警句,讓學生領悟文章主題。然后,讓學生拿出課前寫的小紙條,說說曾經的事和現(xiàn)在的感悟,從而鼓勵學生把事件寫下來。在突出以文本為主體學習活動的同時,對文本進行拓展延伸,提升感悟,達到明理導行的作用。另外,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說、思、悟、寫,進行全方位的語文實踐,全面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
(作者單位:賓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