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話是習作的起步階段,學生就像是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樣,寫起來總覺得沒內(nèi)容可寫。因此,打開他們的寫話思路,激發(fā)他們的寫話熱情就顯得至關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后對寫作的情緒。如何讓他們在習作的道路上能夠昂首闊步地走起來,甚至跑起來呢?我想只有在不斷地習作中獲得愉悅、快樂,才能學會習作,進而樂于習作。教學中,我的寫話指導一直體現(xiàn)著參與性、主體性、生活性等體驗性的特點,幫助學生擦亮眼睛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讓學生看見生活中的粒?!罢渲椤薄?/p>
一、 觀察生活,隨機把握寫話題材
葉圣陶先生說過:“在實際生活里養(yǎng)成精密觀察和仔細認識的習慣,是一種功夫,不寫文章,這樣的習慣也得養(yǎng)成。如果養(yǎng)成了,對于寫文章大有用處?!弊魑闹械牟牧?,絕大多數(shù)來自“隨機觀察”。隨機觀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領域內(nèi),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隨時隨地留心觀察,及時捕捉生活中各個方面各個角落的人、事、物、景……這就需要學生能抓住特點,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學校里的每一節(jié)課,每一個活動……一定會有給學生深刻印象、新鮮感覺的人和事。
下面是我班何曉萌同學記下的“音樂課”:
今天下午第二節(jié)是音樂課。一上課老師就給我們聽了三首曲子,讓我們猜猜是來自哪里的音樂。第一首曲子是用“冬不拉”演奏的,節(jié)奏很歡快。我們一聽就知道了是新疆維吾爾族的樂曲。第二首曲子首先是歡快的馬蹄聲,接著是悠揚的馬頭琴聲,讓人聯(lián)想到馬兒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歡快地奔跑著,這一定是來自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樂曲。果然,我們猜對了!第三首樂曲高亢、嘹亮而又純凈。我們一聽,就猜出了那是來自遙遠的雪域高原——西藏。老師表揚了我們,由于我們組的表現(xiàn)特別棒,老師獎勵了我們組六顆星,我們非常開心。
下面這一篇是秦宇昕同學放風箏后記下的快樂心情:
今天,我和哥哥、姐姐去體育場放風箏。哇!體育場真是個放風箏的好地方,又寬闊又平坦。場中滿是放風箏的人,有喊的,有跑的;有得意的,有發(fā)愁的……有趣極了。藍藍的天空飄著花花綠綠各種各樣的風箏,有“蝴蝶”、有“蜻蜓”、有“老鷹”……我們放的是“飛機”風箏,特威風。一陣風吹來,它飄飄悠悠地飛上了天。一會兒,它就把其它風箏甩開一大截。“飛機”在淡淡的云里飛呀飛呀,它帶著我們喜悅的心情、歡樂的歌聲,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會活潑地流個不歇。”社會生活和大自然是學生作文素材的源泉,我們應有針對性地把學生帶入社會、大自然,豐富學生的生活。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孩子的習作興趣就養(yǎng)成了。
二、 組織活動,不斷開拓寫話內(nèi)容
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是好動,開展各種活動正是適應了他們的心理特征,因此我采用開展各種活動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寫話。預先設計一次游戲、一項實驗、一個課本劇、一個小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下,調(diào)動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觀察,然后讓他們想說就說,想寫就寫,沒有字數(shù)、結(jié)構(gòu)的限制,只是要求:觀察要仔細。如5月13日是母親節(jié),我們提前搞了一個“寶貝蛋兒念親恩”的活動:從5月9日起每人準備一只生雞蛋,畫上自己喜愛的圖畫,并給它取一個名字,自己當它的雞爸爸或雞媽媽,從5月9日到13日,每人隨身攜帶并保護好一只生雞蛋。
下面就是我班學生何雨佳的“護蛋”日記:
5月9日晚,我精心挑選了一個可愛的雞蛋,畫上衣服、頭發(fā)和可愛的笑臉。我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書包旁的口袋里,上床后還想著它呢!之后又將它放在床頭,還為它蓋上毛巾。第二天上學時,我對它說:“我?guī)闳ド蠈W。”它似乎跟我點了點頭??墒堑搅藢W校,在我?guī)蛣e人拿雞蛋的時候,不小心把它打碎了??粗蛩榈碾u蛋,我心里很難過,差點哭了?;氐郊?,我要媽媽再給我一個雞蛋,媽媽不同意。我再三懇求,保證好好保護雞蛋,媽媽這才同意。我給它畫上圖案,并給它取名為“紫兒”。我跟媽媽要一個盒子裝,蛋就不容易碎了。可媽媽說,就像把你關在家里,雖然可以平安地長大,但得不到鍛煉。第二天中午,我出去玩的時候,蛋又碎在了我的口袋里。我想:保護一只蛋可真不容易。我雖然沒把雞蛋養(yǎng)好,但從中體會到了母親把我們養(yǎng)大真不容易。
三、 仿練結(jié)合,挖掘文本資源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我常常結(jié)合課文進行適度的拓展,讓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如,學習了《鄉(xiāng)下孩子》這篇課文,我班黃秋實同學就寫下了結(jié)構(gòu)相同的《城里孩子》:
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喜鵲,曾是爸爸肩上飛翔的小鷹。逛一逛公園,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匆槐竞脮?,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溜一溜輪滑,感受清風的涼爽。踢幾腳足球,秀出精彩的球技。哦,城里孩子,生在陽光下,長在幸福里!
再如,學習了《我叫足球》這篇課文,我讓學生以“我叫……”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食品、玩具、文具等。下面是學生寫的《我叫冰淇淋》:
我叫冰淇淋,我有著千姿百態(tài)的形狀和誘人的香味,還穿著美麗的外衣。我出生在中國,已經(jīng)是3000歲的高齡了。起初,人們在冬天把冰存起來,等夏季炎熱的時候,就取出來,鑿成小塊,再將牛奶、糖、香料攪和在里面,這就是最早的我。
13世紀,一個名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人來到中國旅行。他在北京的街頭游逛時看見了我,就買了一份,嘗過之后,大為贊嘆。后來,他回到了意大利,并把制造我的方法也帶到了意大利。又香又甜的我,立刻受到了意大利人的歡迎。1640年,英國人從意大利人那邊學來了制造我的方法。后來我又漂洋過海來到了美洲,并逐漸在全世界普及開來?,F(xiàn)在,我成了小朋友們的最愛。小朋友,你們現(xiàn)在吃的可都是我的后代喲!
由于課文給了學生很深的啟示,學生就聯(lián)想到了自己的實際生活,寫起來就不覺得困難。葉圣陶先生說:“讀與寫甚有關系,讀之得法,所知廣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寫作練習?!边@段話說出了讀與寫關系的真諦?!白x寫”的內(nèi)容、時空不再局限于課內(nèi),生活處處有語文。
四、 增強體驗,直抒真情實感
葉圣陶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币黄恼碌膶懽?,是由觀察到思考到表達的過程。教學中,我注重從生活入手,讓親身體驗、讓“表達真實情感”成為學生寫作的一種需要。冬天,我們年級開展了跳繩比賽,先是分組選拔,接著全班選拔,最后參加全年級競賽。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無論是勝還是敗,學生親歷親為,都有很深的感受。比賽結(jié)束后,我讓孩子們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內(nèi)容寫。下面是一位學生寫的文章《緊張的跳繩比賽》:
今天要進行跳繩決賽了,我緊張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但我一直鼓勵自己,不要緊張,發(fā)揮自己平時跳繩的水平,應該不會有問題的。下午,決賽的時刻到了,我是6號選手,我們20個隊員站成一排,每人站在一個圈內(nèi),不能超過范圍。大家都拿著跳繩做好準備姿勢。當比賽的哨音響起時,所有的隊員都有節(jié)奏地跳起來。我早已忘記了緊張,只想著自己要跳快,繩子在我手里飛舞起來,只聽見腳下發(fā)出“唰唰”的聲音,我感覺到我跳得比別人快,我喜滋滋地想:這下我一定會成功的!不幸的是,由于我跳得過急,沒注意方法,才跳了一會兒,腳就扭傷了,當時我好想停下來放棄,可是我又閃出了一個念頭: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于是我忍著疼痛繼續(xù)往下跳,速度變慢了很多,從來沒覺得一分鐘有這么長。當結(jié)束的哨音響起時,我才停下來,回到臺下,我已經(jīng)累得氣喘吁吁了。這次比賽,我雖然沒能為班級爭光,但我能堅持到底,一樣很開心哦。
讀了這樣的片斷,你一定會真實地感受到當時的場景。雖然文章還有這樣那樣的缺憾,但這是孩子們最真實的聲音!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這樣的時機,啟發(fā)誘導學生把這樣的事或活動如實記下來。相信學生一定會樂在其中!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