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絲·萊辛的《金色筆記》中譯本2000年出版,作者寫得細(xì)碎,情節(jié)松散,宣說理念的部分多而冗長,造成了不小的閱讀障礙。但可能是因?yàn)槟菚r作者受關(guān)注不多,所以沒有多少評論?,F(xiàn)在萊辛獲獎,恐怕有必要說一說這個譯本的問題。就網(wǎng)上可以找到的開頭5頁的原文對照相應(yīng)的譯文(中譯本第3至第7頁)來看,感覺許多語言相當(dāng)粗糙,難度較大一些的句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錯誤。5頁內(nèi)找出的大錯至少有三四處。
譯文:“自由女性。”安娜嘲笑說。她隨后又以令摩莉感到陌生的憤怒的口吻補(bǔ)充了一句,使得她的朋友又用審視的目光朝她看了一下,“他們?nèi)匀话盐覀兛醋鍪桥c男人有什么關(guān)系的女人。甚至包括他們中最好的那些人也是這么想。”(中譯本第4頁)
原文:\"Free
women,\"said
Anna,wryly. She added, with an anger new to Molly, so that she earned another quick scrutinizing
glance
from
her
friend:\"They still define us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s with men,even the best of them.\"
萊辛剛一開頭就讓主人公安娜擺出了女性主義者姿態(tài),相信很多讀者也是因此而一下子被抓住的。然而遺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句話卻被譯錯了。They still define us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s with men,even the best of them.的意思應(yīng)該是“男人們?nèi)匀煌ㄟ^與他們的關(guān)系來定義我們……”這是一個鮮明的女性主義論點(diǎn),反對男人做女人的主導(dǎo)者、度量者、定義者。譯作“他們?nèi)匀话盐覀兛醋鍪桥c男人有什么關(guān)系的女人……”是理解錯誤。
接下去的一段也錯了:
譯文:“我們是有那種關(guān)系,不是嗎?”摩莉尖刻地說,“要做到和男人毫無關(guān)系是極其困難的。”
原文:\"Well, we do, don't we?\"said Molly, rather tart. \"Well , it's aw-fully hard not to.
這里應(yīng)該譯作“我們就是被這樣定義的,不是嗎?”摩莉訕訕道,“要想不這樣是很難很難的?!?/p>
譯文:這會兒摩莉看上去真像蘇格大娘,或者叫馬克斯太太,那是她倆都曾求診過的一位從事精神分析療法的大人。她倆從那一套莊嚴(yán)而令人不快的儀式中所感受到的種種隱諱都體現(xiàn)在“蘇格大娘”這個親切的稱呼上了。(中譯本第5頁)
原文:For a moment Molly hadeven looked like Mother Sugar, otherwiseMrs. Marks, to whom both had gone forpsycho-analysis.
The
reservations
bothhad felt about the solemn and painfulritual were expressed by the pet name,\"Mother Sugar\";
“大人”應(yīng)該是一個編校錯誤,可能是“大夫”之誤。下面那句話譯者顯然沒有看懂。什么叫“感受到的種種隱諱”呢?其實(shí)這里的意思是,精神分析治療這種莊嚴(yán)而令人不快的儀式并不能完全說服她們。她們對分析結(jié)果持有“保留看法”,并因此在私下里管馬克斯太太叫“蘇格大娘”,以表示她們并不很尊敬這位醫(yī)術(shù)不甚高明的大夫?!皉esevation”的意思是“保留意見”、“保留看法”。
這一段接下去的兩句話理解起來確有難度,譯文也不知所云。
譯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稱呼已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名字;盡管它令人厭惡地聯(lián)想到一切不道德的東西,但卻實(shí)實(shí)在在地表示了某種傳統(tǒng)的、根深蒂固的、保守的生活方式。當(dāng)初她倆談起這一儀式時就已感覺到了其中令人厭惡的一面,而最近,安娜則更多地思考引起這種反感的原因。
原文:which, as time passed, be-came a name for much more than a person,and indicated a whole way of looking at life——traditional, rooted,con-servative, in spite of its scandalous fa-miliarity with everything amoral. In spite of-that was how Anna and Molly, dis-cussing the ritual, had felt it; recently Anna had been feeling more and more it was because of;
這兩個句子說的是“蘇格大娘”這個稱謂在她們的語言中有了更廣的涵義,好比“阿Q”、“祥林嫂”。
第一句試譯:“蘇格大娘”這個稱呼,隨著時間的推移已遠(yuǎn)不止用來指一個人了,而是被用來指代一種對生活的總體看法——一種傳統(tǒng)的、根深蒂固的、保守的看法,盡管它與一切非道德的東西有著可厭的相似。
amoral的意思是“非道德”,指無關(guān)道德,譯作“不道德”大謬。
下面一句就滿擰了。作者的意思是,安娜和摩莉本來認(rèn)為“蘇格大娘”這個稱謂因其“非道德性”而不應(yīng)該被用來指代那種負(fù)面的生活方式,但現(xiàn)在安娜卻傾向于認(rèn)為,正是因?yàn)樗闹行?,才用它來指代那種生活方式,言下之意,“傳統(tǒng)的、根深蒂固的、保守的”生活態(tài)度已成常態(tài),成了沒有什么對錯可言的“非道德”的了。
譯者將這句話譯得不著邊際。這句話應(yīng)譯作:“盡管”——安娜和摩莉在議論這種儀式時候曾這么認(rèn)為,但近來安娜卻越來越感到,不是“盡管”,而是“正因?yàn)椤薄?/p>
再看同一頁第二自然段。
譯文:蘇格大娘過去常說,“你這是戀父情節(jié)?!彼€說,“你是安提戈涅。”在她看來,這就是你的結(jié)局。
原文:Mother Sugar used to say,\"You'm
Electra\".or\"You're Antigone,\"and that was the end.as far as she was concerned.said Anna.
萊辛的敘事前后銜接很緊,一個關(guān)鍵處譯錯,下文可能就會面目全非。這里“that was the end”說的是蘇格大娘對摩莉進(jìn)行的精神分析至此得出了結(jié)論,正式告一段落了,不是什么“你的結(jié)局”。由于這個“結(jié)局”,下文讀起來也讓人摸不著頭腦。
譯文:“還談不上結(jié)局?!蹦蛘f,一邊怪模怪樣地?cái)[出一副以往她們爭論某個問題時所慣有的架勢。
原文:\"Well,not quite the end,\"said Molly,wryly insisting on the painful probing hours both had spent.
“painful probing hours”(“痛苦地探索的時光”)指的仍舊是前面所說的精神分析治療,安娜和摩莉都非常不喜歡這種治療,所以才這樣說?!癷nsist on”在這里的意思是“因……而堅(jiān)持”,而wryly一詞雖然有“尖刻地”、“做鬼臉地”之類的意思,這里的意思卻是“固執(zhí)地”。
試譯:“不,還沒結(jié)束呢,”摩莉說,為她倆都經(jīng)歷過的痛苦的探索時光而固執(zhí)地堅(jiān)持道。
除了這幾個大錯外,這四五頁中的小毛病也有不少。如第一頁中“she waswearing trousers and a sweater,both theworse for wear”被譯成“她穿著長褲和一件毛衣,這都是最難看的服飾”,譯者恐怕不知“the worse for wear”是個詞組,本句應(yīng)該譯作“她穿著長褲和一件毛衣,而且還破舊不堪”。再如同頁“Annahad always left when Richard was ex-pected”被譯成“只要理查一出現(xiàn),安娜就會走開”。這里譯者忽視了“expect”意為“期待”,應(yīng)該譯作“只要查理要來,安娜總會離去?!边€有不少地方用詞草率,tart、wryly等詞都被譯作“尖刻地”、“嘲笑地”、“怪模怪樣地”等十分直硬的詞,較少變通,無法表現(xiàn)萊辛作為女作家細(xì)膩、微妙的特色。
必須承認(rèn),萊辛是不容易碰的,雖然她遣詞不生僻,但用來十分靈活,給翻譯帶來的難度不小。上述有關(guān)精神分析的段落理解起來的確有難度。問題是,出版社為搶在萊辛獲獎的當(dāng)口重印,一點(diǎn)修正都沒做,很令人遺憾。重新看一遍,至少可以把“大人”改正了,把第8頁上“赫胥黎·勞倫斯”這種一目了然的印刷錯誤改正了。
(《金色筆記》,[英]多麗絲·萊辛著,譯林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2007年重印,30.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