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復習進入臨戰(zhàn)前的階段,時間緊,復習任務卻很重,但仍有相當一些地理教師在盲目地大搞疲勞戰(zhàn)術和題海戰(zhàn)術,其實到了關鍵時候,教師反而應該冷靜下來好好反省自己的復習方法和復習策略是否科學有效,如果找到了適合學生的合理有效的復習策略和方法,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一、 確定目標,把握制高點。由于一些地理教師沒有把復習策略放在足夠的高度來看待,使得地理復習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缺乏足夠的計劃性和針對性,當然對于高考復習也就必然出現效率低下的狀況,因此地理教師只有明確復習目標,明確命題趨勢,才可能尋找和把握復習的制高點。
1.地理教師應該明確命題趨勢。地理教師應該認真研究高考試卷,以便把握命題走向,要把能力培養(yǎng)貫徹復習備考的全過程,在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中,特別要關注空間定位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幾項能力,在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應該多應用現實中的一些案例,以便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地理學科觀點。
2.地理教師應該明確階段目標。一些地理教師對學生缺乏應有的了解,當然也就造成復習目標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其實到了最后階段,由于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地理復習計劃應該進一步分解,要細化到月計劃,周計劃甚至是每節(jié)課的計劃,教師應該明確并讓學生明確階段性目標:每個時段復習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效果如何,有何補救的措施。教師應該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考試引導學生進行教材回顧,來達到總結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規(guī)范答題要求、訓練答題速度、增強題感和心理適應能力等目的,從而完美地落實階段性復習目標。
3.地理教師應該明確新增熱點。迎考最后階段,還要關注地理熱點,主要關注的是熱點發(fā)生所在的區(qū)域位置、主要的區(qū)域特征、區(qū)域中的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區(qū)域特征的影響因素)、存在的主要問題(如工業(yè)、農業(yè)、城市發(fā)展中造成的生態(tài)問題;自然原因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自然因素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等)、解決的主要措施,對于以上問題,如果學生還不熟悉或掌握不夠準確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回歸課本和研讀地圖,但這種復習千萬不要陷入堆積和記憶時事熱點的陷阱。
二、 突出優(yōu)勢,尋找興奮點。總復習階段,復習時間緊,但要復習的科目和內容都很多,有些學生覺得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此時地理教師更應該指導學生在復習時有所側重,并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找到他們各自的優(yōu)勢,讓學生瞄準地理學科中的優(yōu)勢項目展開復習,以求得復習效果的最優(yōu)化,以增強學生復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奮度,從而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把各自的優(yōu)勢和潛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例如,區(qū)域地理這部分內容歷來是高考的重要丟分點,這部分知識的復習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因此教師可以進行以下復習。
1.利用局部放大的區(qū)域地圖,讓學生判斷地理位置和方位(根據經緯線、區(qū)域輪廓、特殊地理事物的分布)、推斷季節(jié)和時間、計算距離的長短等;
2.利用重點區(qū)域或重點區(qū)域交界地帶的區(qū)域圖,要求學生對比區(qū)域差異以及形成差異的原因;
3.要求學生抓住典型區(qū)域的區(qū)域特征,評價區(qū)域特征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和人類生產活動的合理性,探討和研究解決區(qū)域發(fā)展的策略和措施;
4.結合典型熱點,要求學生應用系統(tǒng)地理的原理和規(guī)律解決區(qū)域中的問題。通過以上復習,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的復習成效,從而可以大大地激發(fā)學生努力向上的不竭動力。
三、 挖掘潛力,尋找增長點。在總復習階段,地理教師應該精選適量的典型試題進行針對性和調適性的訓練。
1.進行審題的提高性訓練。地理教師可通過典型試題的訓練,有意識地把學生平時在審題當中經常出現的漏洞和問題一一查清和克服,從而減少由于審題不清而導致的失分。
2.針對題型和解題方法進行訓練。在總復習階段,地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地進行總結,對不同類型的試題(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選擇題或主觀題)進行分類,總結每類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學生應用每類題的解題方法進行解題訓練,從而可以讓學生提高解題技巧,熟悉解題方法。
3.引導學生進行答題的反思和訓練??倧土曤A段,地理教師應該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答題規(guī)范的問題、答案組織方面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的反思和總結,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明確自身的不足,并通過適度的強化訓練,使得學生能夠針對試題中的信息組織材料,能夠梳理出邏輯順暢、層次分明的論述,并能夠科學地使用地理學科語言,在這種針對性的訓練中,學生的弱點和不足得以消除和彌補,同時學生還能夠進一步熟練地應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當然,在最后階段,地理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對過去所有的試題和習題進行梳理和歸類,來總結他們自己的錯誤類型(知識類、能力類、答題類、心理類、方法類等),在此基礎上,地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解題的錯誤原因,在考試中經常出錯的原因,以便讓學生防范于未然,通過這種有針對性和有高度的復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達到節(jié)時高效的目的。
四、 發(fā)現漏洞,尋找突破點。離高考的時間不多了,已經不可能把教材重新再復習一遍,由于學生都已歷經多輪次的復習,可以說學生都已掌握了教材中的多數知識,為此在最后的有限時間內,地理教師可根據考綱所要求的知識范圍,結合對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分析,給一定的復習空間,引導學生將地理的重點知識做一次認真的回憶、梳理,從中發(fā)現知識掌握中的漏洞,并有重點地進行突破,要讓學生明確,對于已經掌握的內容,則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去做重復性的復習。例如,日照圖的判讀、時間和日期的計算、時區(qū)的換算;氣旋反氣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氣候分布、特征與類型判斷;等溫線、等壓線、等高線、等鹽度線、等震線的判讀方法與技巧;各類地理圖表的判讀等知識往往是學生的學習難點,同時又是高考的重點,因此到了臨近高考階段,更應該防止出現知識和原理遺忘的現象,為此地理教師在復習中應該要求學生采取以下的復習方式。
1.如果是對相關原理和概念理解不透的,對地理事物空間分布掌握不準的,要求學生通過讀課本、地圖來加以鞏固;
2.如果是學生自己覺得不熟悉的、不夠理解的內容、平時遺漏的知識、不被重視的知識,要求學生必須回到課本,認真看書加以記憶、分析和理解;
3.如果是在以往經常出現的錯誤的,要求學生要把溫習基礎知識和做題檢測相結合,以彌補舊知識遺忘和原理理解偏差的缺憾;如果是學生自己常做常錯的內容,則要求學生通過對過去所有的試題和習題進行梳理和歸類,總結自己的錯誤類型,探究解題錯誤的原因。通過正確的復習,可以在短時間內及時發(fā)現漏洞,和彌補漏洞,從而可以找到提升地理成績的突破點。
五、 調適心態(tài),尋找平衡點。越是臨近高考,學生的心態(tài)越容易發(fā)生變化,許多學生會產生焦慮和不放心的情緒,甚至出現失眠、食欲不振、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由于臨近考試時緊張過度,從而容易造成消極的情緒體驗,在這種消極情緒的支配下,學生會覺得神志不清,思維停滯,有的連平常很熟練簡單的知識也想不起,而且總是覺得腦袋空空,因此越是到了復習后期,地理教師越是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調適,地理教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以保持學生心態(tài)的平衡和穩(wěn)定。
1.要求學生保持良好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茖W研究表明,當人們精神飽滿時,腦垂體會影響血液中腎上腺素,使代謝加速,興奮提高,此時學習效率會相應提高,而情緒低落、消沉苦悶、厭煩急躁時,神經系統(tǒng)轉向抑制,學習效率低下,還極易疲勞,因此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把其他的煩心事拋在一邊,不要讓煩惱和焦慮干擾學生的學習。
2.要求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勢。實踐證明,成功的學生與失敗的學生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自信程度的不同。因此地理教師應該開導學生,要讓學生相信他們自己的實力,要相信只要每天努力了,每天都會有收獲,要相信“全心投入,必有回報”。同時地理教師還要為學生進行水平的正確定位,要求學生對他們自己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因為處于過重的心理負擔之下,會使情緒處于消極的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思想上往往是雜亂無章的,思維活動也顯得呆板遲鈍,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為此在最后階段,地理教師要把充滿樂觀的自信、健康向上的情緒作為地理復習的一個重點,把調適學生的心理平衡作為復習的關鍵點,這方面的工作千萬不能忽視,因為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勢和平和穩(wěn)定的心態(tài),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因素。
復習的關鍵階段,地理教師應該認真遵循考綱的知識和能力要求,采取切實有效的復習策略,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通過這種針對性強的地理復習,學生就一定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消除自身的弱點和不足、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潛能,從而在高考中學生以最佳的心態(tài),發(fā)揮出他們自己的最好水平,并取得最佳的考試效果。
(責任編輯 付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