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建國歷史只有幾百年,但卻由原來的殖民地成長為一個新興的、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新西蘭的發(fā)展歷程中,除政治、經濟原因外,教育發(fā)揮了重大的作用,有利地配合了國家的發(fā)展和經濟的振興。近年來,新西蘭的教育制度經歷了重大改革,尤其是中小學管理,在辦學體制、教育管理、教師管理、學生教育,以及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 新西蘭中小學管理的模式
新西蘭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其教育體系來源于英國的傳統(tǒng)教育體制,全國實行統(tǒng)一的教育體系。教育大臣直接對政府負責,管理教育部等八個部門,下設地方教育管理機構,負責對當地的中小學進行管理,校董事會負責推舉校長,并對學校的運作進行監(jiān)督。校長負責聘任教師,學校有充分的自主權和管理權。新西蘭的中小學一年分為三個學期;6至16歲為義務教育階段;1~8年級為小學;9~13年級為中學,中小學的管理模式大體分為兩種典型模式:一是垂直管理,即校長副校長各部門教職工,其中校長屬于決策管理層,教職工屬于執(zhí)行層。這種管理模式的特點有三個:垂直責任制;決策層層下達;具有嚴格的結構;二是平行管理,即集體決策直接傳達到教職工,其中決策屬于民主商議,教職工屬于執(zhí)行層。其特點是:集體責任制、集體決策、具有比較靈活的結構。
新西蘭中小學的學校領導分為三個層次:校長、副校長、校長助理為高層;部門負責人(相當于我國的教務處主任,總務處主任)為中層;其次就是課程組長(也就是我國的科研組長)、專家及服務人員。近些年,新西蘭的教育制度改革已將中小學管理模式從垂直管理向平行管理發(fā)展,并且精簡和調整了教育機構,使管理人員職責明確,較大地改變了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的局面。這樣,校長就有充分的時間把握全局,牢牢掌握管理的主動權,從而作出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同時也有利于調動所有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新西蘭,采用哪種管理方式也不是一刀切。在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他們一般采用的是垂直管理,但大多數學校都采用平行管理的模式。他們認為不同的管理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辦學效益,任何新的教育行政管理都必須建立在可選擇的基礎上,給教育消費者和學校提供多種機會;要滿足學生家長和社區(qū)的需要。
二、 新西蘭中小學管理的特色
1.按章管理
新西蘭的中小學有學校憲章。它是學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憲章的制定要吸收家長、毛利人和當地人的建議。同時,它也必須與國家的法規(guī)相適應。憲章根據教育法規(guī)制定學校的辦學方向和總目標、列出教職工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學生的發(fā)展方向。學校憲章還包含各類評價的內容和方式。憲章要向所在社區(qū)的家長公開,讓社會、家長對其執(zhí)行以及教學工作進行監(jiān)督。在新西蘭,校長是整個學校的負責人,其職責就是實施憲章,必須對憲章負責。
新西蘭的中小學不僅做到了有章可循,而且能嚴格按章辦事。首先,嚴格教師管理。學校規(guī)定教師在上課期間不得遲到,在工作時間內不得隨便離開學校。對教師的工作量,作出了嚴格的規(guī)定,每個教師一周要上22.5個小時的課才算達到標準工作量。每天上午上課之前,教師都要參加工作會(staff meeting)小結前一天的工作。學校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然后,安排當天的工作,并提出要求。新西蘭的中小學聽不到那種高音喇叭式的鈴聲,但教師都能把握好時間,按時上下課。學校決策中心每周都有具體的工作安排,重點是監(jiān)控、檢查教師的教學,對教師資格的認定就更為嚴格了。在新西蘭博士也不能直接當教師。欲做教師職業(yè)的人,大學畢業(yè)后,還必須參加兩年的教師職業(yè)培訓??荚嚦煽兒细裾?,政府才發(fā)給教師資格證。政府對獲得資格證的教師并不負責分配工作。教師的聘任是真正意義上的聘任。其次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也十分嚴格。因為學生上課是流動教室,所以,為了確保學生按時在指定的教室里上課,每位課任教師上課前必須點名。遲到的學生放學后還要把耽誤的課程補上。
2.以人為本
新西蘭的中小學在依靠憲章進行靜態(tài)管理的同時,還十分重視動態(tài)管理與靜態(tài)管理的有機結合,注重做人的工作,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特點。這主要表現在關心教師、尊重教師、培養(yǎng)教師、督促教師、鞭策教師和激勵教師等方面。當某教師工作不佳時學校并不是隨便解雇他,而是與教師談心、指出存在的問題,給他一定時間的試用期,并派專人對他進行幫助。對仍無改進者,由校長向校董事會報告,經討論通過后才能解雇。在培養(yǎng)教師方面,新西蘭制定了《教師培訓制度》。其中明確規(guī)定教師要定期接受培訓,被培訓的教師將在全國五所教育學院中獲得高一級的學位;同時學校會給教師創(chuàng)造各種學習機會,如:主辦夜校、鼓勵教師參加遠程教育、定期安排教師輪修、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平時,學校十分注重感化、激勵教師。當教師工作取得成果的時候,學校會通過各種方式展示教師的成果,讓教師從工作中體驗成就感。以人為本的管理有效地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教師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了管理效率。
3.四位一體
四位一體即職、權、責、利四位一體。讓我們來看看幾組工資標準: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前三年每年的工資標準是:100000人民幣+8×9000人民幣,10萬人民幣為基礎工資,8為八項責任,完成一項獎勵9000人民幣。從第四年起老師的基本工資是12萬人民幣,并逐年上升。顯然,一個新西蘭教師的年薪就是17.2萬至20萬人民幣。中層領導的年薪為20萬人民幣+3×9000人民幣,年薪不超過24萬人民幣。校長的年薪24萬至32萬人民幣不等,校長的年薪直接與學生數和工作績效掛鉤。四位一體還表現在退休教師與在崗教師的待遇上。退休教師每月大約只能拿到約合3200元人民幣,不過社會保障事業(yè)比較發(fā)達。同時在崗教師與在崗職工的待遇差別也很大,教師每小時的最高工資約合156元人民幣,而職工每小時一般約合48元人民幣。新西蘭的教師必須注冊。而且教師資格并不是一簽定終生,而是三年一考核,考核合格者重新簽證。而職工不需要注冊。校長的工資高,但校長的責任大、考核嚴。以上說明:在新西蘭,職責大小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付出與獲得成正比,這些充分體現了職、權、責、利四位一體的特點。
4.靈活高效
從課程的設置上看,新西蘭統(tǒng)一了全國中小學教學內容,并且,將外語學習包括對亞洲語言的學習提高到建設現代化社會、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高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優(yōu)勢,在學習必修課的前提下,選修一些學科,并且年齡越大必修課越少、選修課越多。學生幾乎每天都有自習時間。教師也十分注意引導學生自覺到圖書館、電腦室學習。在新西蘭,早上8∶35開始上課、下午3∶00放學、學生回家?guī)缀鯖]有作業(yè)。一小時一節(jié)的課堂上,老師大概只講一二十分鐘。
從學校的性質上看,新西蘭既有公立學校也有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占96%,私立學校占4%。教師有全職和半職之分。一般的學校都聘請了外籍教師,并與國外的學校建立對口交流制度。人才流動機制比較靈活。
從經費的籌措上,新西蘭的義務教育由國家撥款,但允許學校接受社區(qū)、慈善機構、企業(yè)和家長的自愿捐資。另外,學校還對招收的海外學生高額收費。有的學校還面向社會辦夜校,并實行高額收費。籌措資金的渠道寬松靈活。
從效率上看,工作節(jié)奏很快、效率很高。學校一般只有一個小時的午飯時間。雙休日不允許被占用,早晚更不搞加班加點,但工作效率很高。用新西蘭教師的話說,他們不把當天的事留到第二天去做。
三、 幾點啟示
鑒于以上對新西蘭中小學管理的成功經驗的分析,結合我國目前的管理的實際現狀,要完善我國的中小學管理體制,做到依法治校、以人為本,還需在多方面加以改進。
1.制定學校章程,規(guī)范學校管理
在新西蘭,校長是整個學校的負責人。他的職責就是實施憲章、完全按憲章辦事。學校憲章是學校管理的靈魂所在,是學校為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進行,主要就辦學宗旨、內部管理體制、財務活動等重大問題作出全面規(guī)范而形成的自律性的基本文件。是學校進行自主管理、自律以及政府監(jiān)督管理的基本依據。學校有權根據章程確立的辦學宗旨、管理體制及各項重大原則,制定具體的管理規(guī)章和發(fā)展規(guī)劃,自主地作出管理決策,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系統(tǒng),組織實施管理活動。這項權利的規(guī)定,有助于學校自主辦學,同時實現自我約束。目前,一些學校尚未制定章程,沒有通過章程將學校的重大問題加以明確和規(guī)范,工作中還存有一定的隨意性,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自主管理和發(fā)展。今后這些學校應盡快制定和完善本校章程。章程中應當載明學校名稱、辦學宗旨、主要任務、招生對象、修業(yè)年限、課程設置、教師資格、教育教學模式、內部管理體制、經費來源、收費標準、財務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真正做到按照章程進行自主管理。
2.注重對教師的人文關懷,滿足教師對成就感和自尊心的渴求
教師職業(yè)是高尚和受人尊敬的事業(yè)。教師有很強的自尊心,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希望自己的奉獻在精神方面得到同等的回應。人本主義的觀點告訴我們,人人都有追求成功、追求自我實現的愿望。作為特殊職業(yè)的教師而言,他們努力尋求的就是不斷努力以得到學生、家長、社會、領導的認可和尊重。
所以,我們應該借鑒上述有益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注重做人的工作,體現以人為本。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做到目中有人,關注教師的存在、關注教師的生命價值,不斷激活教師的生命熱情。教師本身的工作熱情加上特有的奉獻精神、領導們的鼓勵打氣、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肯定和認同,以及公平的對待,獎罰公正分明,將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其次,在培養(yǎng)教師方面,學校應給教師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學習機會,校長可以定期舉行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會,促進教師聽課,鼓勵教師進修,培養(yǎng)他們終身學習的觀念。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僅能有效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而且能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進而提高管理效率。
3.注重對學生的長期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終身學習生活習慣
我國目前的中小學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仍很普遍。學生為了考個好分數,就死讀書、讀死書,不僅丟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優(yōu)勢,而且以后進入社會除了滿腦子死知識以外,毫無生存能力可言。由此,學校在課程設置上,要脫離成天困在教室中死讀書的傳統(tǒng)觀念。學校不僅要滿足學生基本的必需知識,而且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我學習、自我思考、自我發(fā)展的習慣;要鼓勵學生通過生活觀察及實踐體會來充實自己的知識、掌握基本的做人的道理(比如,感恩)、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格和動手能力,使其在離開校園后能夠立刻適應并融入社會中。同時,給學生的學習壓力應適度,首先,既不能讓學生整日在沉重學習負擔下,損害了身心健康、扭曲了靈魂,也不能讓學生在大量的空閑時間里浪費青春、游手好閑、惹事生非。其次,作為校方,應注重環(huán)境對學生成長的熏陶,讓學生沉浸在具有良好的學習生活風氣的校園里,并與學生家長和學校周圍的社區(qū)保持密切的聯系。與家長增強聯系,學校與家長共同制定適合孩子的成長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學校應與社區(qū)增進了解與溝通,主動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并盡可能為社區(qū)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馮佩端.我看新西蘭的教育.錦繡中華,2005.
[2] 李光耀.新西蘭的中小學管理述略.教學與管理, 2001(1):78-79.
[3] 昊天吳.人性化管理——教師管理的靈魂.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1).
[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3.
(責任編輯 付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