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大量的蒲松齡俚曲曲牌常用樂語的分析,總結出了其曲調風格的形成,與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音動律有關,它是民族音調“三音組”的典型運用,是繼承我國民族音樂創(chuàng)腔傳統(tǒng)的具體例證。
關鍵詞:三音組;音動律;樂語;風格
中圖分類號:I207.37文獻標識碼:A
在研究蒲松齡俚曲音樂的過程中,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材料,我曾多次離開案頭,深入到蒲松齡家鄉(xiāng)山東淄博去采風,去聆聽,去學習承傳者歌唱的俚曲曲牌藝術。每次回來,我不僅回味著蒲松齡俚曲音樂優(yōu)美、淡雅、清麗的畫境,還沉浸在清新、雋永、淳厚的詩情里。
蒲松齡俚曲曲牌音樂充滿了淄川地方鄉(xiāng)音,散發(fā)著民族心聲,而且曲牌間風格統(tǒng)一,好像有什么理論和法則,把這些曲牌音樂鏈接成了一個整體。我?guī)е@個問題,對蒲松齡俚曲曲調中的音樂語言進行了探索。
在1957年11月,由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民族音樂論文集第二集》中,有一篇《簡談五聲調式中各音級的相互關系》的論文。它通過大量民歌的分析,歸納出來了民族五聲音階在曲調進行中各個音的運行規(guī)律。這是我國建國后最早提出民族曲調風格形成的“三音小組”理論的文章。此文提出:“在中國民間音樂中,三音小組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成為‘歌腔’的基礎”。作者借用了生物學上的名詞“基因”,說明“三音小組”是形成民族曲調風格的“基因”,并在該文和以后的研究中使“三音小組”的理論逐漸完善,成為五聲音階和以五聲為基礎的七聲音階的“調式音動律”理論。
“調式音動律”包括調式和調式中兩種性質樂音的走向、“三音小組”的原型和變體等內容。
民族五聲調式中的兩種性質的樂音:一種是靜音,一種是動音。靜音具有調式穩(wěn)定性質;動音在調式中是不穩(wěn)定的,有進入靜音的傾向。如下:
動音除上述所示,做常規(guī)運動外,也常做如下的一些非常規(guī)進行:
1、反向解決
2、裝飾解決
3、副音轉換解決
4、延遲解決
5、跳進解決
6、綜合解決
五聲音階中的每個音都可構成“三音小組”。如宮調式有:123、235、356、5■■、6■■五個原型(上行)。下行也有五個原型,每個原型又有四種變體。如:123,其變體還有132、231、213、312。“三音小組”還可因為增音、減音而派生更多的變體。“三音小組”總起來即:
原型:(上行) (下行)
變體:
1、轉換式(顛倒原型三音小組中各音的順序)
2、重復式(重復三音小組中的一音或數(shù)音)
3、連環(huán)式(兩種或兩種以上三音小組的混合)
4、減音式(省略原型三音小組中的某音)
5、增音式(原型三音小組進行的中途,插進一個反方向的音)
七聲調式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因此,上述的所有原型和變體的三音小組形式,仍然都是主要的,但是由于七聲調式中,增加了“變聲”(清角、變徵、變宮、清羽),三音小組也就更加豐富了。例如:234、23#4、345、#456、567、6 b 7 、7 2等。
當我研讀調式音動律和三音小組的理論,并對照民歌、說唱、戲曲的實例后,深感這種分析方法的確是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于是,我以此對蒲松齡俚曲曲牌的常用樂語進行了全面分析,發(fā)現(xiàn)五聲調式音動律在蒲松齡俚曲曲牌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和典型的。蒲松齡俚曲曲牌中的常用樂語與民族音樂“三音組”的理論是完全符合的。
這里所說的“常用樂語”,是指在蒲松齡俚曲音樂中,除曲牌的主腔和唱腔的拖腔(見《天籟》2003年第二期P13,不再贅述)部分以外,在唱腔中的其它一些音樂語言(簡稱“樂語”)。這些樂語在蒲松齡俚曲中也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很有特色,與曲牌的主腔和唱腔的拖腔共同形成了俚曲的音樂風格。
蒲松齡俚曲主要是說唱形式(部分是戲曲形式),唱腔具有說唱音樂特點:突出地方語言性,曲調的節(jié)奏性強,音程較多的在二至五、六度進行,富有敘述性風格。也有一些曲牌,如:【玉娥郎】、【疊斷橋】等,音樂比較細膩、感人。但是,俚曲音樂中的拖腔卻更是極富抒情式的曲調,為俚曲音樂風格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
本文所說的常用樂語,擬分兩部分探討。第一部分為“小腔”;第二部分為“短句”。
“小腔”是指唱詞中的單字、一逗、襯字等。
“短句”是指唱腔句中的二逗或小拖腔,以及非完整句式的片段。
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一、小腔
為便于分析比較,下舉各例均以Do=宮、Re=商、Mi=角、Sol=徵、La=羽記譜(即:不按原譜調高)。
1、以宮音為結音的小腔:
(1)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蛋”字是Sol、La、Do原型上行三音小組。
(2) (【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粗”字是Re、Do、La三音小組的轉換式。
(3)(【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桃哎”是Re、Do、La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重復(Do)式的綜合。
(4)(【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描繪”二字是Sol、La、Do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和重復(La、Do)式的綜合。
(5)(【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右蓮花”三字是La、Do、Re三音小組和Do、Re、Mi三音小組的轉換式、連環(huán)式、重復式的綜合。
(6)(【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我的天呀咳”五字是Mi、Re、Do原型下行三音小組的重復式。
(7) (【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
“膽氣”二字是Do、Re、Mi原型上行三音小組,“粗”字是Re、Do、La三音小組的轉換式。
(8)(【憨頭郎】,見《蓬萊宴》第五回)
“嘿溜子吆”四字是Mi、Fa、Sol三音組和Sol、La、Do三音組的轉換式、連環(huán)式。
(9)(【憨頭郎】,見《蓬萊宴》第五回)
“吆溜子里”的前三字是Do、Re、Mi三音組和Re、Mi、Sol三音小組的上行連環(huán)式,“里”字是Re、Do、La三音小組的轉換式。
(10) (【哭皇天】,見《富貴神仙》第十一回)
“吆溜子吆”四字是Sol、Mi、Re三音小組和Mi、Re、Do三音組的連環(huán)。
(11)(【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跌了蛋”三字是Do、La、Sol三音小組和Sol、La、Do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12)(【房四娘】,見《富貴神仙》第五回)
“盡成空”三字是Sol、Mi、Re三音小組和Mi、Re、Do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2、以商音為結音的小腔:
(1)(【憨頭郎】,見《蓬萊宴》第五回 )
“里”字是Sol、Mi、Re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
(2)(【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吃”字是Sol、Mi、Re三音小組的重復式。
(3)(【呀呀兒油】,見《蓬萊宴》第三回)
“現(xiàn)住”二字是Mi、Re、Do三音小組的重復式。
(4)(【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白露”二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的重復式。
(5) (【呀呀兒油】,見《蓬萊宴》第三回)
“廣寒”二字是Sol、Mi、Re三音小組的重復式。
(6) (【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左是”二字是Do、Re三音組的減音(La或Mi音)的減音式。
(7)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地平川”三字后,接了一個三小節(jié)的拖腔,并結束在以“Do、Mi、La”為靜音的宮調式的主音(Do)上?!按ā弊值腞e音是以跳進解決法進入La音。
(8) (【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極嗔那”三字是La、Do、Re三音小組和Do、Re、Mi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9)(【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華山的”三字是La、Do、Re三音小組原型上行的重復式。
(10)(【哭皇天】,見《富貴神仙》第十一回)
“人家都”是Sol、Mi、Re三音小組的轉換式。
3、以角音為結音的小腔:
(1)(【哭皇天】,見《富貴神仙》第十一回)
“凄”字是La、Sol、Mi原型下行三音小組。
(2)(【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放”字是La、Sol、Mi原型下行三音小組的重復(Sol)式和轉換式。
(3) (【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二”字是Re、Mi、Sol原型上行減音(Re)式和重復式。
(4)(【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床”字是Do、La、Sol和La、Sol、Mi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轉換式、重復式。
(5)(【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膽氣”二字是Do、Re、Mi原型上行三音小組。
(6)(【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誰肯”二字是Do、Re、Mi三音小組的轉換式和重復式。
(7) (【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玉女”二字是Sol、Mi、Re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重復式。
(8)(【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好似”二字是Do、La、Sol三音組和La、Sol、Mi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和連環(huán)式。
(9)(【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三尺干”三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和重復式。
(10)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整一年”三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轉換式、重復式。
(11)(【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可憐俺”三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轉換式、重復式。
(12)(【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他鄉(xiāng)人”是Re、Mi、Sol三音小組轉換式、重復式。
(13) (【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桃花兒”二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重復式。
4、以徵音為結音的小腔:
(1) (【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懶得”二字后面還有“下床”二字,此處省略了。四個字合一起,是Mi、Sol、La三音小組和Sol、La、Do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2) (【憨頭郎】,見《蓬萊宴》第五回)
這里的“喲”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減音(Mi)式。
(3) (【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下”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和Sol、La、Do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4)(【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心”是Sol、La、Do三音小組的轉換式和重復式。
(5)(【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初”是Sol、La、Do三音小組的轉換式和重復式。
(6)(【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不下”二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的減音(Mi)式。
(7) (【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焦啊”二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的原型上行。
(8)(【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一?!倍质荄o、La、Sol三音小組的轉換式、重復式。
(9)(【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人人”二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
(10) (【呀呀兒油】,見《蓬萊宴》第三回)
“問奴家”三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重復式。
(11)(【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想丈夫”三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減音(Mi)式、重復式和轉換式。
(12)(【哭皇天】,見《富貴神仙》第十一回)
“吆溜子吆”四字是Mi、Re、Do三音小組的重復式和Do、La、Sol三音小組原型下行的綜合。
(13)(【房四娘】,見《富貴神仙》第五回)
“盡蓬蒿”三字是Re、Do、La三音小組和Do、La、Sol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5、以羽音為結音的小腔:
(1)(【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天”是Sol、La、Do三音小組重復式和轉換式。
(2) (【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鬧吵”二字是Do、La、Sol三音小組的原型下行的重復式。
(3) (【呀呀兒油】,見《蓬萊宴》第三回)
“王母”二字是Do、Re、Mi三音小組和Do、Si、La三音小組的減音(Re)的連環(huán)式。
(4) (【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二”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減字(Mi)式、重復式。
(5) (【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月”是Re、Do、La三音小組的轉換式、重復式。
(6) (【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他鄉(xiāng)人”三字是Do、La、Sol三音小組的轉換式和重復式。
(7)(【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不清孤”三字是Do、La、Sol三音小組的轉換式和重復式。
(8) (【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一”字是La、Do、Re三音小組和Mi、Re、Do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減音(do)式。
(9)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斑鳩”二字是Sol、La、Do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和重復式。
(10)(【疊斷橋】,見《磨難曲》第十三回)
“奴這”二字是Do、La、Sol三音小組原型下行重復式。
(11)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旱下去呀”四字是La、Sol、Mi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重復式。
(12)(【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跌了”二字是Do、La、Sol三音小組和Mi、Sol、La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和重復式。
(13)(【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正月里”三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轉換式、重復式。
(14) (【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四月里”三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轉換式、重復式。
6、帶有變宮(或變徵音)的小腔:
(1)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了”字是Do、Re、Mi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Sol、La、Do三音小組的增音(Si)式的連環(huán)式綜合。
(2)(【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奴像是”三字是Mi、Re、Si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Si、La、Sol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3) (【耍孩兒】,見《蓬萊宴》第一回)
“谷來種”三字是“La、Sol、#Fa三音小組和#Fa、Mi、Re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4)(【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鬧元宵”三字是Si、La、Sol三音小組和Sol、La、Do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5)(【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在山頂”三字是La、Do、Re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Mi、Re、Si三音小組減音(Re)式的連環(huán)式。
(6) (【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描畫難”三字是La、Do、Re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Mi、Re、Si的減音(Re)式的連環(huán)式的綜合。
二、短句
1、以宮音為結音的短句:
(1)(【黃鶯兒】,見《磨難曲》第十七回)
“此物下酒”四字是Sol、La、Do三音小組和Si、Re、Mi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的連環(huán)式的綜合。
(2)(【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鄰著玉皇家”五字是Mi、Re、Do三音小組原型下行的重復式。
(3)(【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呂祖軒昂”是Mi、Sol、La三音小組和Sol、La、Do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4) (【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都是那四大部州”七字是Do、Re、Mi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La、Do、Re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的連環(huán)式。
(5) (【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拋家泛五湖”五字是La、Sol、Mi、Re、Do的兩種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其中Mi是中心音。
2、以商音為結音的短句:
(【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他心要人人”五字是La、Do、Re三音小組的重復式。
3、以角音為結音的短句:
(1) (【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都把那神仙做哎”七個字是La、Do、Re三音小組和Mi、Sol、La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減音(Re)式。
(2) (【銀紐絲】,見《磨難曲》第二回)
“顛倒神思”四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的轉換式和減字(Sol)式。
(3)(【房四娘】,見《富貴神仙》第五回)
“舉頭滿眼”四字是Sol、La、Do三音小組和Mi、Sol、La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4、以徵音為結音的短句:
(1)(【黃鶯兒】,見《富貴神仙》第十七回)
“今朝一般”四字是Do、Re、Mi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Do、La、Sol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綜合。
(2) (【黃鶯兒】,見《磨難曲》第十七回)
“久聞名酷貪”五字是Re、Do、Si三音小組和Si、La、Sol三音小組的連環(huán)式。
(3) (【銀紐絲】,見《蓬萊宴》第二回)
“大披麻來”四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的重復式。
(4) (【憨頭郎】,見《蓬萊宴》第五回)
“舍我去求仙”五字是Mi、Re、Si三音小組的減音(Re)式和Si、La、Sol三音小組的重復式的綜合。
5、以羽音為結音的短句:
(1)(【跌落金錢】,見《蓬萊宴》第二回)
“誰說天上”四字是Do、Si、La三音小組的減音(Do)式的重復式。
(2)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六月才把”是La、Sol、Mi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的重復式。
(3)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老婆孩一齊”五字是Mi、Sol、La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的重復式。
(4)(【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亂叫皇天”四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的減音(Sol)式和Mi、Sol、La的減音(Sol)式的連環(huán)式綜合。
6、以變宮音為結音的短句:
(1)(【玉娥郎】,見《磨難曲》第十二回)
“也跟著呀”四字是Sol、La、Do三音小組的增音(Si)式。
(2) (【耍孩兒】,見《磨難曲》第一回)
“瞪著眼”三字是Re、Mi、Sol三音小組和Sol、La、Do三音小組增音(Si)式的連環(huán)式的綜合。
當我們用三音小組和調式音動律理論分析蒲松齡俚曲曲牌后,筆者找到了蒲松齡曲調創(chuàng)腔的法則,即“三音組”理論。三音組的理論,不是發(fā)明,是發(fā)現(xiàn),是我國民族曲調風格形成的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也包括蒲松齡的俚曲曲牌。
當筆者在分析時,還有這樣的體會:
一、如果曲調的調高調式很清楚,也可用音動律中動音的解決法去分析。比如本文“小腔”第10例【憨頭郎】是以C、E、G為靜音的C宮調,應把譜中的第二個音(D)按常規(guī)傾向解決到E音,而第五個音(動音D)則是屬于“裝飾解決”,即D音先進到另一個動音(A),然后再解決到先后兩個音(動音)應解決的共同音(C音)。
二、蒲松齡俚曲曲牌一方面恪守傳統(tǒng)的三音小組的法則,另一方面,在曲調進行中,也注意到表現(xiàn)人物內心的情緒。比如以角音為結音的“小腔”中的(10)在唱到“整一年”時,使用了八度、五度大跳,以表現(xiàn)老百姓由于一年沒有下雨,天旱成災的焦急、激動的情緒。
當我們從蒲松齡俚曲的曲調基因、曲調主腔、唱腔拖腔和俚曲音樂中的常用樂語進行歸納分析后,清晰地感到蒲松齡俚曲音樂的風格是很明顯的。他的作品內容、主題思想、語言表達是廣大群眾所熟悉的。作品中民族色彩鮮明,地方音調濃郁,表現(xiàn)形式貼近生活,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筆者認為,俚曲曲調的風格特點可以概括為八個字:“樸素凝練,淡雅清新”。
(責任編輯 魏 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