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yàn)樾闹杏幸粋€做一回高原雄鷹的夢,因?yàn)閴糁凶蠲赖氖鞘劳飧咴愀窭锢搅嗽颇?,我們選擇了去迪慶藏族自治州。
從昆明到迪慶,有近千公路的盤山公路。這公路,就是滇藏公路,歷史上是著名的茶馬古道。迪慶,是藏族同胞集中的地區(qū),海拔為3288米。當(dāng)年,他們組成馬隊(duì),就通過這條山路,將山區(qū)的皮貨、藥材、牛羊運(yùn)出了山外,換回了自己需要的茶葉。
山路,在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間盤旋。路邊的峽谷里,金沙江、怒江與瀾滄江在這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壯麗景色。一個美麗的傳說誕生了:金沙江是一個美麗的少女,一心向往東海。一天,她告別母親上了路,路上卻被哈巴、玉龍兩雪山兄弟用石門攔住了路。這時,金沙姑娘跳起了輕快的“鍋莊”,不斷捧上醉人的青稞酒,她一連跳了7天,最后,哈巴和玉龍?zhí)兆淼剡M(jìn)入了夢鄉(xiāng)。這時,金沙姑娘飛快地沖開石門奔向了東海。哈巴、玉龍兄弟醒來后發(fā)現(xiàn)上了當(dāng),他們揮起寶劍砍向金沙,卻因?yàn)榻鹕彻媚镌缫堰h(yuǎn)去,寶劍落了空,只斬落了一塊巨石。而他們的怒吼,激起的是沖天的巨浪??膳鹉茏返蒙蠚g快么?沖天的波浪過后便是快樂平坦的江水,那是金沙姑娘身后留下的一串串的歌聲繕這一切,就構(gòu)成了虎跳峽這長江第一峽的景色,它3900的海拔,213米的落差,江中的巨石,20公里十八處的險灘,無一不在論證著它世界級的雄姿。
真能有老虎借著江中的巨石跳過江去么?這江面最窄也有30米。我這么問香格里拉旅行社的導(dǎo)游卓瑪拉姆。她認(rèn)真地點(diǎn)點(diǎn)頭,講了一個老人對她講的親眼所見的故事:老人年輕時,看到一群人在驅(qū)趕一只帶著小虎的母虎。母虎到了江邊,一躍就跳上了中間的巨石,小虎,被逼無奈,也一躍而起,卻落入了巨浪濤天的江中,瞬間就被江水卷得沒有了蹤形。母虎怒吼了,再度躍回了江岸,沖向了人群。人群逃散了,母虎悲憤地咬倒了一片牛羊,再躍上江中巨石躍上對岸,攀崖而去。
講到這兒,卓瑪已是眼中含淚。不過,她接著講了一件更動人肺腑的事。她指著江對岸問,看到了么?那半山腰上的棧道。知道它和你們記者有什么關(guān)系么?不等回答,她說,那是1986年,中國人首次飄流虎跳峽,為了拍攝這次壯舉,是記者們自己修建的棧道。20多公里的棧道,只能供人彎腰而行。飄流隊(duì)員兩人一組,把自己裝進(jìn)封起來的橡皮艇中,順流而下。隊(duì)員孫志玲的艇被礁石劃破了,人被拋出了艇外,被江水卷走。記者萬明在棧道中拍攝時,被一塊突然落下的山石擊入江中,也沒了蹤影。他們,把自己的壯麗人生,就這樣留在了長江的源頭,與虎跳峽一同,萬古流芳。
此刻,我們的淚,已不是盈在眼中,而是流入心里了。
接著就進(jìn)入藏區(qū)的茶馬古道了。卓瑪介紹,藏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藏民結(jié)婚早,14歲結(jié)婚,38歲就當(dāng)爺爺了。這時,他們就會將自己的財(cái)產(chǎn)交給大兒子或大女兒管理,自己沿著茶馬古道去拉薩。去時不帶任何干糧,且?guī)撞揭荒ぐ?,這樣大約要兩年時間才能走到拉薩的大昭寺和布達(dá)拉宮。路上,有長長的無人區(qū),80%的朝圣者就在那里永久地倒下,但藏民們無人后悔,一代又一代地繼續(xù)走著前人走過的路。卓瑪講了一個自己同學(xué)的故事。同學(xué)的父親與伯父共娶了一個妻子。妻子為他倆各生了兩個子女。為此,同學(xué)的父親很內(nèi)疚,認(rèn)為虧欠了哥哥。于是他一路叩首地去了拉薩。到了拉薩還了愿后,他在那兒生活了下來,并且很成功。然后,他把妻子與大哥生的兩個孩子都接到拉薩去發(fā)展,而自己與妻子生的兩個孩子仍在家鄉(xiāng)。開始卓瑪?shù)耐瑢W(xué)十分不理解自己父親的做法,但長大信教后,她懂得了做人應(yīng)當(dāng)善待別人的道理,她現(xiàn)在認(rèn)為父親做得十分得對。
呵,這就是信仰!這就是茶馬古道孕育的信仰。
茶馬古道在延伸,兩邊是成片的牧場。牛、馬、豬、羊就是牧場上點(diǎn)綴的寶石。下得車來休息片刻,浸入心肺的是草地的芳香。卓瑪說,牛馬豬羊是散放的,沒人看管,晚上它們自己會回家。如果自己家的畜群中多了一頭,就會不讓它進(jìn)來,拿別人的財(cái)產(chǎn)是與做人要誠信的信念不符合的。
談笑間,迪慶到了。州中心的所在就是中甸縣,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呵,香格里拉,你原來就是在這么一種宗教信仰的氛圍內(nèi)熠熠生輝的呀,我在心里說。
中甸北,在四周雪山的映襯下,一座雄偉的宮殿金光燦燦地傍山而立。陽光,讓他金光燦燦。雪山,讓他質(zhì)樸無瑕。在碧藍(lán)碧藍(lán)的天空下,看他一眼,心中已擁起無限的崇敬。蜒這就是松贊林寺,他因清康熙與五世達(dá)賴所敕建,占地500畝,是云南藏區(qū)最大的寺廟,號稱“小布達(dá)拉宮”。
寺里的喇嘛都光著右臂,就是冬天也是如此,連帶著藏民穿藏袍也總露著一只胳膊,這是因?yàn)榉鹱驷尲幽材峥偸切迸壬彻庵冶圩骱鲜捕Y的。卓瑪給我們講解著寺里的壁畫、塑像,在各位佛前虔誠地念著“嗡嘛呢叭咪”的六字大明咒,虔誠地捐贈虔誠地膜拜,拜后把圣水分給我們喝。她說,藏區(qū)每家都有人出家,出家人都是家里人供養(yǎng)的。出家修行到一定程度才能被稱作喇嘛。一旦成了喇嘛就再也不能還俗。如果還俗,就會被一切人包括自己的親人看不起,就會一輩子抬不起頭來,真正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藏民住在高原,每天四頓飯,都是糌粑和酥油茶,平時生活是很苦的。但到春節(jié)了,家家都會殺頭羊,吃三天,然后到溫泉去泡四天澡。泡澡時,男女是同浴的,人卻沒有邪念。泡澡時,人都懷著感恩的心,認(rèn)為一年的辛苦已得到了回報……
站在松贊林寺高高的主殿前,聽著虔誠的信著藏傳佛教的卓瑪用真心講著自己的宗教的故事,我突然悟到: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沒有靈魂的民族,一個沒有感恩心的民族是不和諧的民族。
從卓瑪這里,我還知道了為什么在那么艱苦的地方仍有民族在生存,因?yàn)?,他們心里對來世充滿了希望。
“扎西秀扎西秀扎了希巴秀(端起吧端起吧端起吉祥酒),用恰久用恰久用了恰巴秀(干了吧干了吧干了如意酒)”,藏民熱情的歌聲在夜幕中飛翔,“亞秀亞秀亞亞秀(好,太好了!)”的喝彩聲隨著“弦子”和“鍋莊”舞步而沸騰。呵,這就藏族,就是香格里拉世外桃園里生活著的藏族,一個心靈里幸福著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