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公司呆多長時間,才能算得上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意義上的“忠誠”?我不知道。但兩年以下,絕對不算!三五年或更多的時間,好像又不太符合現(xiàn)代人急吼吼地想成功、奔“中產(chǎn)”的神經(jīng)。
一個從日本回國工作的經(jīng)理,招聘新的下屬。面試時那人方方面面都不錯,但等那人一出門,經(jīng)理就對助理說:這種人怎么能要呢?四年的時間換了兩次工作!在他眼中,十年換兩次工作就足以槍斃了!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按他的標(biāo)準(zhǔn),中國可用的人才十有八九都要倒在他的槍口下。
一個剛從香港來的部門總監(jiān),悄悄地把一位私交甚好的同事拉到一邊:最近居然有幾個年輕的下屬跑到她部門要求升職、加薪,否則就……她看看履歷表:一個剛從學(xué)校畢業(yè)一年多點,一個還不到一年!他們哪里來的勇氣?可是,為什么不能談價錢!你不愿意加薪,外面有的是公司愿意。
一個在世界500強工作的技術(shù)人員,接到另一家公司的橄欖枝,是一家在本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yè),希望他去上任技術(shù)總監(jiān),薪水是現(xiàn)在的一倍。他剛開始比較猶豫,現(xiàn)在的公司國際知名,知名到他向外國領(lǐng)事館、他的同學(xué)或大街上任何一個人隨便報出來,都可以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到欣賞與信任。而本地的這家公司,出了這座城市就很少有人知道。最終,他還是去了這家公司,除了頭銜和薪水有了變化之外,還有了三個下屬。
在中國,特別是高科技行業(yè),每天有大把的錢涌進來,找有市場前景的項目,與適合的人聯(lián)姻,期待繁殖出更多的錢。歐美模式也好,日企管理也罷,老板和員工之間的博弈卻是真真切切地展開了。
為了激發(fā)員工的忠誠精神,老板甲半賣半送他私人公司的股份,條件是五年以后,員工可以按當(dāng)時的價格再賣給他,即使將來公司虧損了,他也照原價買回員工手里的股份。也就是說,公司將來越做越大,員工的股票一定賺錢,即使是公司越做越小,員工至少也是保本的,但老板甲的無私無畏,并沒有激起民族意氣,反而激起了許多抱怨:買吧,從此被套牢;期間離職,就意味著經(jīng)濟損失;不買吧,好像顯得不那么忠誠。結(jié)果買股份的人很少,大部分人抱著“不忠誠就不忠誠,大不了走人唄”的心態(tài)繼續(xù)工作,順帶騎驢找馬,尋找更好的下家。
為了開發(fā)員工的忠誠精神,老板乙更是做了很多努力來滿足下屬的需要。工資,開的不高也不低。過高,成本高不說,員工還會私下說他腦子進水;過低,那更不用說,員工只要遇到適合的機會,馬上就高飛走人。他充分研究怎么用最適合的薪水來得到員工最大的工作熱情,針對不同層次的員工,用最大的想象力去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身為總裁的他,每月為程序員過生日;大事小事,他都會找特定的人去商量,讓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從中提取精華再揉合自己的想法,然后交給他們?nèi)?zhí)行;他喜歡對中層說“你的創(chuàng)意很好,繼續(xù)把他執(zhí)行下去”。這些努力,主要是為了防止員工跳槽。
如果一個職場前輩對正在奮進的某某說:“對于你老板的工作方式,不管你多么不滿,也不要抱怨,因為你只能去適合你的老板,而不是指望你的老板來適應(yīng)你?!边@的確是句肺腑之言。但是,上級與下級的關(guān)系,也在與時俱進地演變著。去年,一封“這封郵件可能帶有公司機密”的郵件在大小公司和私人郵箱之間流傳,而事情的原由也只不過是老板與秘書間普通不過的爭執(zhí)。若是在以前,這個秘書的行為可能被稱之為“不識時務(wù)”、“不懂事”、“錯誤”;但今天她被冠以“勇敢”、“有創(chuàng)意”、“個性”。若在以前,她在公司或所在行業(yè)會遭排擠,但今天在公司以外的天地里,她在職場贏得了更好的位置。
在這個講求速度、空前活躍的時代,急吼吼的表情隨處可見。喧囂的表層,會張揚地推進某些成長的步履;但同時這個社會也需要一些靜下來的東西。什么時候,我們能夠比以前更有耐性?不能否認(rèn)的是,在勞動關(guān)系中,企業(yè)企圖用經(jīng)濟因素來束縛、留住員工,就像企圖用婚姻制度來留住愛情一樣蒼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