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數學”和“大學物理”等一些大學本科基礎課程,在高校中多為大課堂授課,教師不便于像小課堂那樣全方位地隨時觀察到學生聽課時的表情狀態(tài);特別是有的年青教師缺少教學經驗,沒有能夠抓住真正的難點問題在課堂上做精細講解;擴大招生,學額的增加使得此類問題的復雜性也隨之增加,致使少數學生的聽課狀況從“囫圇吞棗”到“云里霧里”直到最終對這門課失去興趣,喪失信心。通過與學生交談得到這類學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類:大課聽懂了,但課后面對習題仍無從下手。
第二類:原本就對理科問題沒太大興趣。
第三類:個別學生因為受到年齡較小、生長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對相關問題的理解上暫時有些障礙。
第四類:不習慣用高等數學解決大學課程(如:物理、化學等課程)中的相關問題。
第五類:一些原本數理化基礎略差的學生(尤其是享受“文優(yōu)”、“體優(yōu)”加分入學的學生中少數人)。
第六類:最初對年青教師缺乏信任,認為聽講還不如自己看書,結果是書沒有看懂或沒有去看,影響了考試成績。
以上這些學生如果能在期末考試之前把問題解決,就能避免或減少這些課程考試成績“開紅燈”的可能性,而教學大綱上的習題課學時數顯然不能滿足這類學生,為了解決好這類問題,我校繼續(xù)教育中心在低年級本科學生中開辦了“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課程的同步課余輔導班,聘請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授課,一年來已經舉辦了三期,在輔導班的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這類輔導班在教學方面有以下幾個特點:
1.這里的師生之間不存在“考”與“被考”的關系,所以學生能夠打破拘謹,隨時大膽地向老師提問,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生本系課堂上相比,更放得開,容易溝通,有利于老師適時觀察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
2.輔導班課堂以做題為主,直接消除了學生面對習題無從下手的恐懼感,輔導班課堂的教師經驗豐富,能夠直擊關鍵問題,學生對教師充分信任,課堂的氣氛多為愉快、和諧與互動。
3.這類輔導班是面向全校開辦,而并非針對某系某班,學生自愿報名參加。事實上,輔導班給各系學生之間增加了一種個人之間、群體之間接觸交往的契機,給不同部系的學生在學習方法和接受知識的能力等方面,增加了一個交互、交流、影響的機會。比如:水聲系的學生入學分數較之其他部系要高一些,但這不是他們學習成績好的唯一因素,從他們的課堂表現來看:他們聽課注意力更集中,很少有遲到、缺課的情況,態(tài)度認真嚴肅,他們這些并非刻意的表現為其他部系的學生樹立了榜樣。
4.一些重修生、補考生在這類輔導班中不僅彌補了學科知識的不足,還從中重新找回了自信與自尊,學會了調整心態(tài),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有了更多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有了更多的接受輔導、進行練習的機會,好的成績有了獲得成功的體驗,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與個性的發(fā)展。
5.處在理工科高?;A課程學習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時間表基本被各門課程排滿。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到處查詢檢索、從茫茫的題海中尋找篩選出相關的習題來做,而輔導老師幫助他們選擇了相對重要的題目,然后引領他們分析解答。對于百忙之中的他們實屬樂此不疲之事。盡管培養(yǎng)獨立查詢檢索的能力,是作為大學學習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緊張的基礎課學習和盡快通過考試相比,后者更顯其當務之急。
我們感覺到,開辦這樣的基礎課程輔導班,對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大學基礎課程的自信心等方面更具有實際意義。很有可能,由于通過各方的努力,這些同學能和其他同學一樣比較順利地邁過大學學習的“第一門坎”、完成大學學習的“第一個轉折”,克服某些心理障礙,他們今后的學習道路會更加寬闊平坦。從考試成績來看比較令人滿意(及格率最高時能達到96%)。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比向他們傳授知識更顯重要,“信心”能使他們成就一世、受益終身,也是我們教書育人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