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1981年1月13日,國務院批轉下發(fā)了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辦法》,并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市試點,這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的正式創(chuàng)立。1988年3月3日,原國家教育委員會總結了各地的經驗,報國務院批準頒布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對自學考試制度的性質、任務、地位、機構、開考專業(yè)、考試辦法、畢業(yè)生使用等,以國家行政立法的形式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事業(yè)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目前,自學考試已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軍隊系統(tǒng)和港、澳、臺地區(qū),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報考人數逐年增多。1999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國家實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定,經考試合格的,發(fā)給相應的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yè)證書?!币苑傻男问揭?guī)定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的性質,以及它在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高教自考取得了輝煌成就,為社會培養(yǎng)、輸送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為振興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地方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教自考的考生規(guī)模逐年萎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擬就導致這種困境的原因作以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為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早日走出陰霾盡微薄之力。
二、高教自考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1.我國高等教育宏觀政策的調整,是導致高等教育自學考生規(guī)模萎縮的主要外部原因
眾所周知,從1999年開始,我國高等院校逐年擴大招生規(guī)模,而初中升入高中的學生數量沒有相應增加,高校錄取后,落榜生所剩無幾,自學考試逐漸失去了主要的學生來源——高考落榜生;目前我國各自考助學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中考落選生,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知識儲備,這些學生還不具備直接參加自學考試的前提,通常要經過兩年的“預科”階段的學習才能正式進入??齐A段的學習,一般家庭很難負擔這筆不小的開支。此外,自學考試歷來以“寬進嚴出”“考試管理嚴格”著稱,畢業(yè)證含金量高,但拿到畢業(yè)證很難,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望而卻步。據統(tǒng)計,到1997年底,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機構達到1282所,在校生人數達400多萬,與國立公辦大學的在校生幾乎相等。而教育部2004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公布:民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28所,在校生139.75萬人(含獨立學院學生);民辦其他高等教育機構1187所,注冊學生105.33萬人,也就是說,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在校生還不到250萬人,而2004年一年普通高等教育就招生447.34萬人。
2.自學考試助學院校自身的缺陷是導致我國自考生源萎縮的內在原因
首先,有些學校只是以盈利為目的,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對民辦教育進行純“產業(yè)化”“商業(yè)化”運作,急功近利。《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規(guī)定,民辦教育允許有合理回報,但取得合理回報是有條件的,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勢必導致助學機構的短視行為,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阻礙院校自身的發(fā)展。
由于辦學宗旨帶有鮮明的功利性,因此很多自考助學機構在招生、教學管理和常規(guī)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大問題。
有些學校,為了多招學生,在宣傳中夸大其詞,弄虛作假,誘騙考生和家長,造成不良影響,損害自考助學院校的形象。
為了降低辦學成本,自考助學機構在師資上投入不夠,更談不上建立高素質穩(wěn)固的師資隊伍。民辦高教委對103所學校的師資做了抽樣調查,在所調查的學校中沒有專職教師的占12.6%,專職教師人數不超過40人的學校占57.3%,在所調查學校中兼職教師超過40人的學校占73.8%,超過200人的學校占12.6%。以上數據表明,我國民辦學校的師資主要是以兼職教師為主的。兼職教師具有穩(wěn)定性差、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問題,直接影響民辦教育教學質量,民辦教育的師資建設已經成為制約其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短視的辦學行為和經濟利益的誘惑,使得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不健全,辦學行為不規(guī)范。在一些民辦學校,董事長看重的經濟效益與校長堅持的教育規(guī)律之間經常會出現不一致,在這種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爭奪中,如果校長失去經濟自主權,其教育發(fā)展自主權也就難以實現。半數以上的學校實行“家族式”管理,決策往往隨心所欲,導致學校制度不健全、任人唯親、管理混亂、教育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有的甚至出現非法辦學行為。
三、對高教自考走出困境的建議
高考擴招,自考生源萎縮已是不爭事實,盡管國家適時調整了高教自考的發(fā)展方向,但是筆者認為,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高教自考本身存在的問題,無論怎樣調整方向,都很難獲得長足發(fā)展,筆者就此提出以下建議:
1.宣傳、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的精神,明確民辦教育機構的財產權,并給與稅收上的優(yōu)惠,充分調動民辦教育機構的辦學積極性,鼓勵其加大辦學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強化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國家應該在招生、銀行信貸、教師身份待遇等方面,對公辦校和民辦教育機構一視同仁,不應區(qū)分對待,否則,等于變相保護公辦校,不僅不利于民辦教育機構的發(fā)展壯大,也會阻礙公辦校辦學水平的提高。
3.國家應該在各種從業(yè)技能認證、公務員招考等就業(yè)機會方面,給予自考畢業(yè)生和國家計劃招收的畢業(yè)生同等待遇,并真正落到實處,鼓勵自學成才、鼓勵終生教育。
4.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服務意識,熱情為助學機構服務、為廣大考生服務,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
5.政府在扶持、鼓勵的同時,更要加大監(jiān)管力度,規(guī)范民辦教育機構的辦學行為,堅決取締無照辦學等非法辦學行為。
四、結束語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教育制度的偉大創(chuàng)新,也是窮國辦大教育的重要舉措,發(fā)展時間短,缺少成型經驗,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所難免,能否得到健康持續(xù)發(fā)展,關鍵在于我們能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決好自身存在的問題,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本文僅供參考,如能拋磚引玉,引起各方面對高教自考的關注,筆者將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