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一九六○年五月三十日的日記提到大陸出版的《紅樓夢書錄》(一粟編)一書,并且問道:“一粟不知是誰?”其實,“一粟”并非一人,而是周紹良與朱南銑兩位學者的合用名。
朱南銑先生(一九一六——一九七○年),江蘇無錫人,一九三六年入清華大學哲學系,專攻數(shù)理邏輯,精通多種外語,在中外哲學方面造詣極深,并鉆研藏文,研究游戲史。陳寅恪對此評價說:“清華哲學系一代比一代花樣繁多了?!?/p>
一九四三年,朱南銑從清華研究院畢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先后入上海僑聲報、美聯(lián)社翻譯電訊。業(yè)余研究《紅樓夢》。他廣泛搜集《紅樓夢》資料,收藏甚富。一九四九年十月,朱南銑進上海三聯(lián)書店(后并入北京人民出版社)任編輯。此后一直在編輯崗位上。在同事的印象中,他為人長厚,博學多能,筆頭甚勤,積累資料頗多。
作為紅學家,朱南銑先生對紅學研究最大的貢獻是與周紹良先生一起,以“一粟”的筆名出了兩冊《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紅樓夢卷》(一九六三年中華書局出版)及一冊《紅樓夢書錄》(一九五八年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輯錄了一九五四年十月以前有關(guān)《紅樓夢》的主要資料和書目,是匯集曹雪芹和《紅樓夢》有關(guān)資料最全、最豐富的兩部書,可以說是紅學研究的必讀參考書。另有紅學方面的論文多篇。朱先生還是個雜學家,著有《中國象棋史叢考》一書(中華書局二○○三年版)。除象棋、打馬外,他對圍棋、博塞、雙六等競藝項目也多有研討。并點校有清人肖的《永憲錄》(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出版)。譯有英國作家海登的《科學小品集》(三聯(lián)書店一九五一年版)。
“文革”開始后,朱南銑下放湖北咸寧干校。一九七○年十月十一日,朱南銑酒后不慎掉進水塘被淹死,終年五十四歲。其同事王以鑄先生有詩記述此事:“傍晚不見人,喧呼尋朱子。生者轉(zhuǎn)山間,死者沉水底。大醉返山林,直赴清池里,露命未可恃,奈何竟若此。日前尚對床,促膝論詩旨。今夜武昌行,同車為人鬼。遺體付荼毗,后事余為理。倘天假以年,當大有為耳。其才豈可識,視之多爾爾。方家寶其書,是終為不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