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三冊。
教學目標:
1.運用已經學會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17個,掌握其中9個生字的寫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掌握其中9個生字的寫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設置懸念
1.圍繞“假如現在你有一盒彩筆,你最想畫什么”的話題,讓學生暢所欲言,直抒胸懷。
2.介紹丁丁的兩幅畫,設置懸念,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師:我們的好朋友也非常喜歡畫畫,他用手中五彩的畫筆畫出了兩幅與眾不同、構思奇特的畫。你們想看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我有一盒彩筆》這篇課文。
3.板書課題。(強調:“盒”字是生字,書寫時撇捺伸展,蓋住下面,“皿”字底要疏密勻稱。)請同學們伸出手指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意圖:在題目出現時識字,分散難點,識字效果明顯。]
二、讀文知畫,賞圖認字
1.請學生欣賞丁丁的兩幅畫。
(播放課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看到的景物說具體、說得有條理。
[意圖:識字教學與口語訓練相結合,共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2.課件出示學習建議。
(學習建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不懂的詞問一問。)
3.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自學生字。
4.檢查識字成果。
(1)組織學生把生字新詞讀給同桌聽,互相檢查。
(2)鼓勵學生讀畫中出現的詞語(課件出示丁丁的兩幅畫,詞語也在相應位置出現),然后把拼音帽子脫掉,指名讀、開火車讀。
(3)請聲音洪亮的男同學讀一遍;請聲音優(yōu)美動聽的女同學讀一遍。
(4)鼓勵學生質疑不理解的詞語,教師點撥、啟發(fā)、講解。
(通過課件輔助直觀地理解“連綿起伏”;通過啟發(fā)、講解理解“寶藏”;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 “饑荒”。)
5. 練讀課文。請一名男同學代表讀第一小節(jié),一名女同學代表讀第二小節(jié)。
(讀的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讀詩歌要注意節(jié)奏;“曲線”的“曲”讀一聲,“結滿”的“結”讀一聲。)
6.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模仿讀課文。
7. 啟發(fā)學生為畫起名,進而學習課文的主要內容。
[意圖:這節(jié)課教學內容主要是識字讀文,但作為第一課時,還要涉及到課文內容。所以,由為畫起名順勢引出每節(jié)的總括句,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一個鍛煉。]
三、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把生字按結構類型來分類。
2.鼓勵學生選擇喜歡的方法識記字形,然后匯報交流。
(啟發(fā)學生用熟字“慌”去掉豎心旁記住“荒”;用熟字換偏旁記住“結”,比如把“潔白”的“潔”去掉三點水換上絞絲旁。)
3.啟發(fā)學生歸納寫好這些字的方法。
根據學生的交流實際,重點指導下面的生字。
永:撇捺雙臂不落地;橫折鉤主筆突出。
荒:上下大中間小;疏密勻稱。
掛:疏密勻稱;筆畫串門。
四、總結
1.同桌互評。
2.交代下節(jié)課學習任務。
[評析]
趙老師的這節(jié)識字課,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充分地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第一,在識字步驟上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由激趣設置懸念到自由讀文,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使學生產生讀書的興趣。隨后檢查正音,理解詞語,以多媒體的手段,由文到詞,逐個突破,再由詞到文,由點到面,這樣授課過程層次清楚,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第二,教學生字的手段靈活多樣,激發(fā)了學生識字興趣,提高了識字能力。如同桌互讀、開火車讀、學生領讀、去拼音讀等,使學生學得有趣。在多種方式的輔助下,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發(fā)揮,他們運用學過的方法識記,課堂反映積極,思維活躍,很好地完成了生字教學任務。
第三,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創(chuàng)設了情境,使課堂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學生易于接受。如賞畫說話、賞畫認字、詞語的處理等,都發(fā)揮了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第四,語文課教學提倡書聲瑯瑯,本節(jié)課教師讀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到位,由起初的自由讀、個別讀、范讀到教師讀,每一次讀都有目的性、有層次,學生在讀中鞏固了所學生字,深化了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