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關于軍人的故事不算多,有什事在許多曾經(jīng)歷過的人談起來時輕描談寫,在他們眼中算不上好故事,在我聽來卻頗有味道,,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鐵道兵在川陜“三線”建設時期,有一個鐵道兵團住在縣城。
在所有隨軍家屑中,團長妻子是最漂亮的。她身材竊窕,五官清秀,那時雖無高跟鞋穿,但走起路來挺胸收腹,步履風度翩翩。那時也沒有什么時髦服裝,也不能有,否則就會被打入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人物之列。但團長妻子卻能在僅有的幾種顏色布料中選擇處理自己的著裝。服裝樣式雖無大的變化,她卻總是穿得很貼身,總能穿出一種女人的風度。原來她自己學過剪裁,對此很有研究。她還是毛衣編織好手。那時,服裝無變化,最能做文章的只能是織毛衣。團長妻子會編織上百種不同花色樣式的毛衣,穿在身上特別貼身,勾勒出女人的韻味,吸男人注目,引女人觀賞。因此,團長妻子差不多同時領導著整個縣城婦女衣著打扮的潮流。
她不僅外貌漂亮引人,衣著得體大方,行走風姿綽約,更有一條又長又粗、油黑發(fā)亮的辮子。那條辮子編結(jié)細膩,尾巴長至臀部,走起路來,像一條長長的鞭子在背上搖曳飛舞,煞是動人。
那個年代小縣城還沒人燙發(fā),也不允許燙發(fā),因為燙發(fā)也屬于資本主義生活方式,是必須鏟除的。女人在頭發(fā)上惟一可做的文章似乎就是留長發(fā),留長發(fā)被公認為是漂亮的打扮,但不能說成美,因為美這個字那時也屬于資產(chǎn)階級的,無產(chǎn)階級不能再用這個字。長辮子雖漂亮,卻不易留長,因此留長辮子的女人很少。長辮子既如此時髦且漂亮,所以每當她走在大街上時,總會招至大批男女羨慕的眼光,那長辮子在他們眼中看來實在太漂亮了!
她自己當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每天早晨總要花個把鐘頭來梳理擺弄拾掇這條動人的長辮子。這是需要耐心的功夫,也是長辮子能夠堅持生長不斷增長的必須步驟,團長妻子不僅沒有一點煩心,反而自以為這梳理的過程是一種幸福享受的過程。
不過,這條眾人稱道的漂亮辮子,在團長本人看來老是覺得別扭,尤其是當團長本人同他妻子走在一起,聽到別人噴噴地稱贊她時。團長不過40來歲,高大魁梧,也算得是一表人才,男子漢的代表。當他和妻子走在兵營里時,真正是士兵心中的偶像,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軍人的驕傲。當他倆走在縣緘小街,更是讓老百姓噴噴稱道:真是郎俊女貌的一對。不過,時間一長,街上老百姓尤其是姑娘媳婦的評價卻叫團長越來越不舒服,團長特不愛聽他們最愛說的一句話:團長妻子的長辮子太漂亮了,她是咋留下的呀!
在這樣一個山溝溝里的小縣城里,歷史上幾乎就沒駐扎過這么多的兵,像團長這樣的官在老百姓眼里真是天大的官。如果況團長在士兵面前有應有的威嚴感外,從初次走在縣城小街后,團長電漸漸生長了在老百姓眼中的威嚴感覺。于是,當別人稱贊妻子的長辮子時,他仿佛失去了平日里那種在士兵面前的威嚴感,覺得別人這時忘記了他這個團長。他詞厭這種失落,他不喜歡妻子在他面前占了上風,哪怕是在妻子漂亮這種讓丈夫可以引為驕傲的東西上也是如此。
這樣的情形大約持續(xù)了半年光景,有一件事把團長惹火了。那天,團長同妻子上街,在街上正好遇到縣長和妻子逛銜??h城里一軍一民兩位最高的官走到了一起時,未曾寒喧,縣長先對自己妻子說:“你看人家團長夫人的長辮子多漂亮!”
團長聽畢此話,剛才還是笑容的臉立馬陰沉下來。未再多盲,團長先獨自朝前走去,落得妻子在后面趕他。
第二天清早,見妻子又在拾弄她的長辮子,團長走到妻子跟前面帶微笑地對妻說:“你把辮子剪了吧?!?/p>
“為什么?”她以為他在逗她,也笑著問他,順手把那條漂亮的辮子從后面搭在胸前。
“它太引人了?!彼迤鹉榿?。
“引人怪好了?!币娝迥槪室鈿馑?。
知道她根本沒有剪辮子的意思,他不再說啥。當天,他命令通訊員上街去買一把剪子,指定要大剪子,刀口要鋒利。
晚上,等妻子睡熟后,團長操起白天準備好的剪子,悄悄走到床前,輕輕抓起那條讓他心煩的長辮子,一剪從根部剪斷,心中頓時出了口大氣。
第二天清早,妻子發(fā)現(xiàn)長辮子沒有了,哭泣起來。“一條辮子有啥好哭的!”團長見后在一旁吼妻子,妻子“哇”得痛哭不止。
眾人后來就很少在街上看到她的身影,偶爾見她上街,也必是獨自一人,沒有了團長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