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jīng)營(yíng)餐飲業(yè)20余年,成天在國(guó)外與菜肴為伍的中國(guó)廚師,期望以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良來調(diào)進(jìn)口味, 簡(jiǎn)化制作程序,更希望能結(jié)合東、西方飲食文化和原料,因地制宜來一個(gè)小材大用,創(chuàng)出一道道新滋味的——中西合璧的奇香美味萬(wàn)人迷的中國(guó)佳肴,下面僅就一些初步實(shí)踐就教于大家。
締子,又稱茸、糊、糝等,各地稱呼不一。締子的種類很多,有蝦締、魚締、肉締、蛋締、及雞締和豆腐締子,其中又分軟締、硬締,主要是含水量多少的區(qū)別。締類制作的肴饌不下上千種,以蝦締、魚締、肉締和豆腐締使用得較多,蛋締和雞締相比之下,就使用得較少?,F(xiàn)分別介紹一、二種締類菜肴,以饗讀者。
一、馬蹄蝦茸
主要用料:鮮河蝦仁250 g,豬肥腰肉100 g,生馬蹄100 g,雞蛋2個(gè),蔥、生姜各15 g,鹽、味精、紹酒、生粉均適量, 香菜1棵 , 葷油1 000 g(約耗50 g)。
制作方法:①鮮河蝦仁洗凈礬水味,并揀去雜質(zhì),豬肥膘肉洗凈,分別剁濃放入大碗中;鮮馬蹄去皮,用5 %鹽水浸泡1小時(shí),撈出瀝凈水,放砧板上剁碎;蔥、生姜分別揀洗干凈,拍碎,用水浸泡取蔥姜汁;香菜揀洗干凈,略加改刀。
②將大碗中放雞蛋清2個(gè) 、鹽、味精、紹酒、生粉及蔥姜汁串成茸,再放入剁碎的馬蹄,均勻地分成16份。
③炒鍋上火,洗凈,烘干,燒熱后放入葷油,燒至五成熱時(shí),將蝦茸制成橢圓球形下油鍋,用溫火將其炸透,飄浮后再炸3分鐘;取大圓盤一只,中間放一碟子,碟內(nèi)放醋、麻油及胡椒粉少許,香菜放在小碟子周圍,將蝦茸撈出瀝油后,放在香菜外圍即成。
說明:擠河蝦仁時(shí)需用礬水,否則蝦殼不易去掉,因此一定要將礬水汁洗凈;馬蹄用新鮮去皮的,一定要用鹽水殺菌。
此菜特點(diǎn):色澤潔白,鮮嫩味美。
二、翡翠豆腐獅子頭
主要用料:嫩豆腐500 g ,鮮蠶豆仁100 g,草鯤魚內(nèi)100 g,蔥、生姜各20 g, 雞蛋2個(gè), 鹽、味精、白砂糖均適量,醬油、紹酒適量,葷油500 g(約耗50 g)。
制作方法:①嫩豆腐去掉老皮,用刀拓濃,放紗布中瀝干水分;鮮蠶豆去皮后,用沸水和少許石矸燙一下,撈出放冷水中;草鯤魚肉洗凈、剁濃,放大碗中;蔥、生姜揀洗干凈后,切成蔥花、姜米;蠶豆浸泡后撈出,瀝水,剁碎。
②將豆腐泥放在魚肉碗中,加入雞蛋2個(gè)、鹽、味精、紹酒、生粉同串,再放入蠶豆仁、蔥花、姜米略串,分成幾份。
③炒鍋上火,放葷油燒至六成熱時(shí),將豆腐泥制成大圓子下去炸一下,待呈淺黃色時(shí),撈出,瀝油;取大砂鍋一只,內(nèi)放拍碎的蔥、姜墊底,再放入豆腐獅子頭、醬油、白砂糖、雞湯(或骨頭湯)、紹酒,上火先用大火燒沸,再將小火略燉,臨上桌時(shí),再淋入葷油少許即成。
說明:在制作此菜時(shí),串豆腐泥時(shí),一定要上勁,炸時(shí)油溫要偏高,不宜過低。
此菜特點(diǎn):色呈象牙色,口感清嫩,味咸甜適中。
三、芝麻魚餅
主要用料:草鯤1條(約1 250 g),雞蛋3個(gè),黑芝麻250 g,豬肥膘100 g,蔥、生姜各20 g,鹽、味精、紹酒、生粉、胡椒均適量,沙司1瓶, 葷油1 000 g(約耗50 g)。
制作方法:①草鯤去鱗,去腸,洗凈后,瀝干水分,剮下1 kg魚肉,去刺,去皮;紅肉部分,用清水浸泡1小時(shí),撈出剁濃,放大碗中;豬肥膘洗凈后,也剁茸,和魚肉放在一起;蔥、生姜分別揀洗干凈后拍碎、浸泡取蔥姜汁;將碗里魚肉、豬肥膘內(nèi)加入雞蛋清3個(gè)(蛋黃另用)鹽、味精、紹酒、生粉、胡椒粉串成糊后待用。
②黑芝麻淘洗干凈后,用小火將其烘干(不可煳焦,以免影響口感);將魚肉糊擠成16個(gè)圓子,放入黑芝麻中,滾滿黑芝麻,并依次做好后,用手捺成餅狀待用。
③炒鍋上火,放葷油燒至五成熱時(shí),將芝麻魚餅下去炸,先用小火炸透,后用大火,使其芝麻香味析出,即可撈出瀝油,裝盤,再將沙司用兩個(gè)小碟子分裝上桌即成。
此菜特點(diǎn):香氣濃郁,鮮嫩味美。
四、母子肉
主要用料:豬瘦肉250 g, 豬肥膘200 g,雞蛋5個(gè), 蔥、生姜各15 g, 鹽、味精、白砂糖、紹酒、生粉均適量,花椒鹽1袋, 葷油1 000 g(約耗30 g)。
制作方法:①豬瘦肉洗凈,剁茸,放大碗中,加雞蛋清2個(gè);蔥、生姜揀洗干凈后剁碎,放瘦肉里,再放入鹽、味精、紹酒、白砂糖、生粉同串成餡;豬肥膘洗凈,煨熟,撈出瀝水,壓平,改刀成長(zhǎng)10 cm、寬5 cm,厚約0.3 cm的連刀片(兩片共厚0.3 cm),刀深4/5。
②取大碗一只、小碗一只。小碗里打入雞蛋1個(gè),用生粉調(diào)好,抹在膘夾層中,再放入瘦肉餡,并依次做好;大碗中打入蛋黃4個(gè)、蛋清1個(gè),拭開,用生粉調(diào)勻待用。
③炒鍋上火,放葷油燒至六成熱時(shí),取一片做好子母肉,放入調(diào)好的蛋黃糊中,滾粘均勻后,下油鍋炸,逐一下鍋,待飄浮時(shí),即可撈出。臨上桌時(shí),再重油炸至外皮起脆,略加改刀裝盤,撒上花椒鹽即成。
此菜特色:稱肥為母,瘦為子,俗稱母子肉;香、脆、鮮、甜,不膩,可口。
五、肉糕炒蝦仁
主要用料:豬瘦肉300 g, 河蝦仁200 g,木耳5 g,竹筍20 g,蔥15 g,生姜5 g,雞蛋3個(gè),鹽、味精,生粉均適量,葷油500 g(約耗50 g)。
制作方法:①豬瘦肉洗凈,剁濃放碗中;蔥10 g、生姜5 g洗凈,剁碎,放入肉碗中,再放入2個(gè)全蛋、鹽、味精少許、生粉一起串成肉糊(不加水或少加水),取碗(平底)一只,揩干水分,抹入葷油,將肉糊放入,捺平,然后上籠用旺火蒸透蒸熟;木耳用冷水泡開,洗凈略加改刀;竹筍切蝦仁大小的??;肉糕從籠中取出后趁熱倒在砧板上,待冷卻后,切1/4為小丁(余下的另用);蝦仁洗凈礬水后,瀝干,用蛋清、鹽、味精、生粉上槳;蔥 5 g 揀洗后,改刀成小段(長(zhǎng)不超過1 cm)待用。
②炒鍋上火,燒熱后放入葷油,燒到五成熱時(shí),將蝦仁劃油,待蝦仁變色時(shí),即可撈出瀝油。倒去鍋中余油,另放葷油,炒蔥、木耳、竹筍及肉糕,放少許味精后,放入蝦仁,顛翻炒勺,即可裝盤。
此菜特點(diǎn):肉糕香濃,蝦仁鮮嫩,營(yíng)養(yǎng)豐富,佐酒佳肴。
六、高麗毛峰
主要用料:雞蛋5個(gè),毛峰茶葉10 g, 沙司1瓶,生粉適量,葷油1 000 g(約耗30 g)。
制作方法:①毛峰茶葉用冷水泡開后,撈出瀝干;雞蛋留清去黃(蛋黃另作它用)入碗中,用竹筷打成發(fā)蛋(以筷子直立其中不倒為止),放入生粉拌勻,再放入毛峰略拌。
②炒鍋上火,洗凈、燒干后放入葷油,烘至四成熱時(shí),將發(fā)蛋糊用手?jǐn)D成大圓子(約12只)下去,慢火焐透,撈出后,在每只圓子上澆上沙司即成。
此菜特點(diǎn):發(fā)蛋潔白,毛峰香濃,是清口菜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