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也稱白瓜、水芝、地芝、濮瓜、蔬瓜、東瓜、白冬瓜、枕瓜。烹飪原料,屬葫蘆科植物,一年生,攀緣草木,莖長大粗壯略呈方形,黃褐色刺毛,卷須分枝。花呈黃色,花瓣外展。瓜皮呈淡綠色,表面長一層戎毛,瓜肉白色肥而厚,種子多為白色和黃色,每年在5~6月份開花,6~8月份為成果期。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以廣東、湖南兩省最多,夏末秋初采摘,以果實供食用。
冬瓜中含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維生素C、B1、B2、胡蘿卜素、鈣、磷、鐵等元素。但冬瓜營養(yǎng)價值低,藥用價值較高。
冬瓜性涼微寒,味甘淡,無毒,具有潤肺消痰、消熱解毒、利大小便、消腫定喘、止渴等功能。可緩解胃炎、腎炎、中暑高燒、昏迷等病。夏令食之可消暑溫。冬瓜還有解魚毒、酒毒等功能。
冬瓜含水量大,肉質(zhì)細(xì)嫩,清淡可口,素葷皆宜,宜于炒、燴、燉、燒、煮、釀、做湯、制餡、涼拌。還可做成蜜餞、果脯、瓜糖等。也可筵席上雕刻冬瓜盅和制作各種清淡飲料等。
冬瓜雖有較好的藥用價值,但其性涼,體弱虛寒、易泄者慎食用。
羊肉冬瓜湯
主料:羊肉150 g,冬瓜300 g,香菜15 g。
調(diào)料:鹽、味精、料酒、香油、蔥、姜各適量。
制作過程:
①將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塊;羊肉切成片;蔥切段;姜切塊;香菜切段。
②將勺放火上,加清湯,放羊肉等,燒開撇去浮沫,燉到七八成時,放入冬瓜塊、蔥、姜、鹽、味精、料酒。將冬瓜燉熟時,撿去姜塊,加入香油,撒上香菜末出勺即可。
質(zhì)量要求:湯汁色白,味清鮮爽口;有消腫利尿、止渴功效;忌用醬油,用醬油湯發(fā)酸。
海米冬瓜條
主料:冬瓜500 g,水發(fā)海米30 g。
調(diào)料:精鹽、味精、料酒、濕淀粉、蔥、香菜末、清湯、香油、清油各適量,白糖少許。
制作過程:
①將冬瓜切成4 cm長、1.5 cm見方的粗條備用。
②將清油燒熱至160 ℃時,將冬瓜條下勺炸至八成熟后,撈出將油控凈。
③勺內(nèi)放底油30 g,放入海米,加入料酒、冬瓜條,加清湯、精鹽、白糖、味精,燒開撇去浮沫燒熟,用濕淀粉勾芡,撒上蔥、香菜末,淋上香油,出勺裝盤即可。
質(zhì)量要求:色澤微黃,滑嫩爽口,有解暑利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