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陣陣,又是食知了猴的時節(jié)了,這讓我想起了四五十年前在鄉(xiāng)下捉食知了猴的一些趣事。
盛夏酷熱難耐,卻是蟬(又名知了)之幼蟲知了猴出來的時候。日落西山,天空慢慢暗淡下來,孩子們紛紛奔向樹木多的地方,先是在樹下看是否有知了猴的洞穴,然后尋跡到樹干上察看。那時候知了猴真多,朦朦朧朧看到一個小不點的蟲子在樹干上蠕動著,伸過手一摸一個準,不多會就裝滿了口袋。小東西也許知道人們是把它當作食物,急于逃命,拼命抓撓,兩只帶鉗的前腿用力扭你的皮肉,在手里捏得越緊,它扭得越痛,有時還會把你那嫩嫩的小手抓出血印來。黑咕咚咚模模糊糊從樹根向樹干摸索,有時也會讓你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險。有一次剛下過雨,知了猴格外多,大家心里都很高興,突然我抓到一個冰涼的東西,足有尺把長,心想壞了,可能是蛇,沒敢多想就甩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掉在小伙伴脖子里,他嚇得哇一聲坐在地上,待反應(yīng)過來,那蛇早已逃之夭夭了。這真是驚險的一幕,過了很長時間我還心有余悸。聽大人說,蛇是知了猴的天敵,你和它爭食,這是對你的懲罰!從此大家再不敢隨便瞎摸,到了樹前,不是大聲說話,就是先跺跺腳拍拍手弄點響聲,或是用小棍子敲敲樹干樹枝。這辦法還真靈,再也未與蛇遭遇。
這小昆蟲早晚是人們的盤中物,但在未食之前卻是我們的朋友。我愛把它放在手上玩弄,有時帶到學校,上課時裝在口袋里,也許小東西受不了黑暗的折磨,居然從口袋順著衣服一直爬到脖子里,抓撓我的皮膚,輕輕地,慢慢地,讓你有癢癢的麻麻的感覺,它似乎告訴你:朋友!你好好聽講,我來給你撓癢癢。班里有個叫憨福的同學,特別膽小,一個同學把知了猴放在他的后背上,一會爬到后腦勺,他一摸嚇得大叫一聲,臉剎時變了色,接著向后倒了下去,一會又大聲哭鬧,同學們都被驚呆了,待弄清是怎么回事時,全班哄然大笑。
據(jù)說知了猴含高蛋白和人類需要的數(shù)十種微量元素,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食用佳品。我的家鄉(xiāng)蘇北歷來有食知了猴的習俗。捉回后,先放清水中浸泡,讓其腹中污物釋放出來,瀝水后撒少許細鹽等佐料拌一下,然后放在鐵鍋或鏊子上像翻烙餅一樣煸炕,放少許清油,用鍋鏟輕輕壓摁,聽到吱吱吱的響聲,來回翻轉(zhuǎn),到變成焦焦黃黃的扁片盛出來裝盤。閑暇無事,邊飲著小酒,邊咀嚼品味這鮮嫩可口、香味回溢的昆蟲,那真賽過神仙過的日子。也可以油炸著吃,或掐頭去尾,專留中間一段肉坨,剁成三鮮餡包餃子,吃起來更別具情調(diào)。成年后我在外地工作,有時想起兒時母親做的知了猴三鮮水餃,心里總是酸酸的,也許是對這種生活的回憶,更是對年邁老母的思念。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回到故鄉(xiāng)。盛夏又吃到了知了猴,心里爽爽的。有一年祖居南通的岳母來我家暫住,我專門用知了猴招待,老人家生氣地說:“你叫我吃蟲子……我不吃?!边@可是把她得罪了,幾天都不和我說話,非要回家不可。做醫(yī)生的老伴說:“這東西是一種中藥,吃了可以減肥明目?!彪S行的姨妹還專門吃給她看。老人家相信女兒,也嘗了幾個,直說:“錯怪了,這小蟲子還真好吃?!被氐侥贤ê笳f眼睛亮了,是吃了知了猴的原因,還要吃,我多次托人給帶去,她高興地向鄰居夸我是孝順女婿。
改革開放的今天,人們吃遍了山珍海味,不少野生動物和昆蟲都擺上了餐桌。什么螞蟻、蝎子、毒蛇等被視為上品,知了猴更未排斥在外,在蘇魯皖交界地區(qū)一些賓館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據(jù)說還上了大都市的某些星級飯店餐桌。在農(nóng)貿(mào)市場上價格一再攀升,有人便收購后放冷庫儲存,淡季出售,本地幾家民營企業(yè)靠這小昆蟲竟發(fā)了大財。
隨著無節(jié)制地捕捉,知了猴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盛夏擾人的蟬鳴聲似乎也顯得凄涼了許多,人們擔心總會有一天聽不到蟬鳴。然而近年又多起來,我正在納悶,來自農(nóng)村林果區(qū)的鄰居大嫂告訴我,現(xiàn)在林果區(qū)的農(nóng)民“種”上了知了猴,即把被蟬下卵弄死干枯的樹枝集中起來,埋在自家蘋果園的樹下,2年左右長成出土。由于靠近樹根,養(yǎng)分充沛,知了猴個大體壯更加嫩美。我深深為人們維護生物界平衡的自覺行為而慶幸,否則知了猴這個為人類食用數(shù)百年的美味,真的會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