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實
當權力與貪欲結伴同行時,得到的必然是墮落與懲罰。
——題記
2001年8月13日,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在湖北枝城港務管理局迅速傳開:“陳珞生被‘雙規(guī)了!”這消息仿佛一聲驚雷,驅散了枝城港一千多名干部職工心頭的陰霾。
經(jīng)宜昌市紀委、監(jiān)察局查實:陳珞生在擔任枝城港務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期間,利用職權,索取、收受他人賄賂、非法占有財物,違反規(guī)定經(jīng)商牟利、收受他人禮金禮品,合計違紀違法金額362222.40元。與此同時,辦案人員順藤摸瓜,跟蹤追擊,一舉查清枝城港務管理局特大經(jīng)濟窩案,此案涉案人員達28人,違紀違法總金額達200余萬元。近日,宜昌市人民法院對陳珞生受賄案作出終審判決,判處陳珞生有期徒刑12年。消息傳出,港內(nèi)上下又是一片歡騰,人們慶幸這只“碩鼠”永遠“無食我黍”。
為換取女兒上大學的“門票”,他一邊大慷企業(yè)之慨,一邊向部屬張開“獅子大口”
1999年7月,陳珞生的女兒參加全國高考(文科)得分與國家重點院校最低調檔線相差100多分,但最后反到了武漢Z大學外語系(本科)就讀。熟悉內(nèi)情的人都不無鄙夷地說:“這是陳珞生通過拉關系,通關節(jié),不惜損害枝城港務局經(jīng)濟利益,捐資錄取的?!?/p>
1999年5月,陳珞生通過關系結識了Z大某處處長馮某和某研究所所長余某。Z大是國家一類大學,為了給女兒上大學鋪路,他先是盛情邀請馮某夫婦和余某等人到枝城港來“考察”;并不惜花費公款萬余元、安排專人陪同他們到湖南張家界等風景區(qū)游玩;同年8月,他又極力邀請余某和馮某等人前來商談“校企聯(lián)合”事宜,簽訂一份“框架協(xié)議”。事實充分證明,陳珞生就是通過這次與Z大所謂的合作,加強了與Z大有關人員的聯(lián)系,并在多次打點下,其女兒才最終被Z大錄取的。他后來在“悔過書”中也承認自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這些接觸中,我是摻雜了很濃的個人色彩的。”
1999年9月底,陳珞生親自到Z大去拿其女兒的錄取通知書。因為不是正取生,要交納捐資助學金和擴招費10萬元。于是他給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局屬港達公司總經(jīng)理趙某打電話:“給我設法搞一萬元錢”,趙某不敢怠慢,馬上從自己積蓄中拿出一萬元,火速“捐”到陳珞生手中。其后,陳珞生兩次到武漢給z大3名干部拜年,感謝其對女兒的關照,又向趙某要去一萬元。
30萬元裝璜400平米豪宅,他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筑起一套奢華的“安樂窩”
如果說,當局長之前的陳珞生還竭力壓抑自己的貪欲的話,那么當上局長后的他便完全讓貪欲的洪水沖開了本不太牢固的思想堤防。從當局長那天起,他就開始琢磨著尋找機會為自己營造一幢“安樂窩”。
1997年,宜都市在城市改造中,對城區(qū)濱江路進行擴寬,枝城港所屬宜都港務站位于此地的一個廢棄倉庫的一角要被拆掉?!凹热蝗绱?,不如利用剩余土地,再就近征幾畝地,建個幾十套房子,緩解一下職工住房緊張的局面?!北砻嫔瞎诿崽没实睦碛裳陲棽蛔£愮笊鷥?nèi)心的竊喜:他終于可以實施自己營造“安樂窩”的計劃了。在其一手操縱下,枝城港支付土地補償費44.42萬元買了附近兩塊地,于1998年9月開始動工興建濱江花園小區(qū)。
A2棟頂樓本是設計給所謂“洋專家”住的,陳珞生這位“土專家”卻心安理得地將其占為已有,并指使將頂層的隔熱層打通、加高,變成復式結構,他這套房子的建筑面積又一下子從204.13平方米增加到365.77平方米;加上后來買的一樓車庫和儲藏室的26.91平方米,陳珞生本人的居住面積實際上達到了392.68平方米。
據(jù)調查,陳珞生裝修這套住房花費不下于30萬元,至案發(fā)時他光買裝修材料就已用去17萬多元。這些錢大多是他向下屬們明索暗要來的。
經(jīng)過大興土木,陳珞生的住宅裝修得如同豪華賓館一般。一樓有三室兩廳兩衛(wèi),二樓是四室兩衛(wèi)。50多平方米的客廳上下兩層通頂,墻壁上鑲嵌著有天然木質花紋的整塊名貴板材,大廳中央裝有一盞價值1萬多元能自動升降的組合吊燈,四周飾有數(shù)十個“滿天星”小燈,地面鋪有200多元/平方米的高級“鷹牌”地板磚。夜晚來臨,燈具大開,七彩的燈光照射在光潔的墻壁和地面上,上下輝映,仿佛置身于金碧輝煌的殿堂。一樓、二樓所有房間的窗戶均為豪華落地隔音玻璃,窗前安有不銹鋼欄桿。一樓、二樓衛(wèi)生間分別裝有價值4000多元的多功能整體浴房和價值8000元的“阿波羅牌”電動按摩雙人沖浪浴缸。里面一應物品均可冠之以“高級”、“奢華”等形容詞。
而當枝城港普通職工還在“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慎念物力維艱”時,走進陳珞生的豪宅,透過富麗堂皇,我們看到的是一張心理失衡后拼命攫取的貪婪面目!
拉大旗作虎皮。披著“改革”的外衣,他一次又一次向公有財產(chǎn)伸出貪婪的黑手
枝城港務局于1998年上半年出臺“車輛改革方案”并經(jīng)職代會通過,實行局內(nèi)用車服務社會化,允許局內(nèi)各下屬單位采取租賃用車的方式,以替代原有的固定配置車輛方式。方案規(guī)定,局內(nèi)在職職工一律不得購車出租。方案本是在陳珞生的一再提議下出臺的,但他自己卻“拉大旗作虎皮”,打著“改革”的旗號,向公有財產(chǎn)伸出罪惡的黑手。
陳某在1990年曾因經(jīng)濟問題受到枝城港內(nèi)部處分,一直沒安排工作崗位。然而他做夢也沒想到,已待崗3年的他竟被陳局長點名要去為其開車?!奥潆y之時,拉了自己一把”,他遂心甘情愿成為陳珞生的“鐵桿”。1996年12月陳珞生提拔他當局屬汽運公司副經(jīng)理,第二年5月汽運公司改為天宜公司后,又將他“挪正”為經(jīng)理。
1998年8月,在陳珞生的“指點”下,陳某采取挪用公款的方式,與湖南石門某水泥廠業(yè)務員向某合伙購買了3臺水泥運輸車,并以向其私人的名義掛靠在天宜公司承接散裝水泥運輸業(yè)務。陳某與向某二人口頭協(xié)議:3臺車中1臺屬向某所有,另外2臺為陳某私人所有。
在他們的“妥善”安排下,這3臺掛靠私車在運力上優(yōu)先安排,滿負荷運轉,效益極佳,而天宜公司的5臺公車則處于半跑半停狀態(tài)。從1999年2月3臺私車投入運營開始,到案發(fā)的2年多時間里,陳某共非法牟利407900元,個人實際所得149338.03元。而天宣公司2年多累計負債300多萬元,瀕臨破產(chǎn)。
從動議、購車、籌資、掛靠到營運全過程,陳珞生都親自出馬參與謀劃,并多次在全局性會議上表揚陳某“勇于開拓,敢于借用別人的資金來壯大自己的規(guī)模,增強競爭實力”的“改革”舉措。然而,在陳珞生的詞典里沒有“白白幫忙”一類的詞條。就在這3臺車投入運營3個月后收到效益的時候,陳珞生就摩拳擦掌開始收錢了。他以經(jīng)濟拮據(jù)、女兒上學、房子裝修等為由5次向陳某索要錢財。陳某的確也很夠“意思”,先后從自己掛靠車非法利潤中拿出現(xiàn)金10萬元送給陳珞生。
劉學榮是接陳某之手為陳珞生開車的專職司機。當劉學榮提出也要參與“改革”后,陳珞生對他的支持可謂不遺余力。他想買車沒有錢,陳珞生親自出面向枝城港煤炭中轉商借來15萬元;車買回后,與局屬港務公司簽訂租車合同時,陳珞生親自修改,條款完全向劉學榮一邊傾斜:先付3萬元定金,每月1.1萬元租金,車輛上牌辦證有關費用均由港務公司承擔,車輛戶主為劉學榮個人;一年后,陳珞生以賬上沒錢為由,指使港務公司將劉學榮16.8萬元買回的這輛捷達轎車以19萬元抵賬給業(yè)務往來單位,僅僅一個月后,港務公司就迅速支付劉學榮現(xiàn)金19萬元,而港務公司之前為他支付的有關費用37027元他分文未還。之后劉學榮又一氣買回一輛捷達王轎車和一輛普通桑塔納轎車,在陳珞生的關照下又“如法炮制”,分別租給港務和港達公司。自1998年8月到2000年6月,劉學榮通過租車獲取非法所得多達26萬余元。
當然,“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陳珞生對劉學榮如此關照,背后也是有大把鈔票作支撐的,據(jù)他交待,幾年來,他從劉學榮身上共得到了3萬多元的“實惠”。
陳珞生不僅縱容下屬“改革”撈錢,自己也親自披掛上陣充當“改革急先鋒”。就在方案出臺后不久的當年6月,陳路生出資3萬多元要局屬港務公司為其購回一輛“長安牌”小貨車(港務公司支付9176元為其辦證上牌),假借某個體戶的名義,放在港務公司出租以收取租金,陳珞生籍此從中非法占有公款9176元、非法牟利5.2萬元。
游山復逛水,聚物又斂財。各類訂貨會成了他縱情瀟灑的“天賜良機”
枝城港經(jīng)濟效益不容樂觀,作為企業(yè)主要負責人親自出面參加訂貨會、運輸協(xié)調會,聯(lián)絡感情、聯(lián)系貨源以開拓市場,本不可厚非。但陳珞生卻“掛羊頭賣狗肉”,借此良機游山玩水,聚物斂財。港內(nèi)有人曾作過統(tǒng)計,陳珞生一年365天,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在外逍遙自在。全國一些著名景點和大型商場都留下了他悠哉游哉和瘋狂購物的身影。
在這中間,他大玩名“送”實占的花招。每到一地,他都主動提出“出去逛逛”,下屬們當然知道“逛”的意思是去逛商場買東西。到了商場,只要看中的,他拿起就走。剩下的“處理”工作自有他帶的“付款機”們?nèi)プ觯洪_上“業(yè)務費”或“送客戶禮品費”發(fā)票,拿回局里報銷。善良的職工們恐怕想不到,這些“尊貴的客戶”竟是他們的局長陳珞生先生。
以2000年幾個大型會議為例。1月他到西安參加全國煤炭訂貨會期間,購買價值1000元的高級毛料西褲一條、價值1200元的“鄂爾多斯牌”高級羊絨上裝一件,會后參觀華山、秦始皇兵馬俑等景點,一人開支近千元。春節(jié)前,他到北京參加全國磷礦運輸協(xié)調會期間,在燕莎商場購買價值1100元中長外衣一件。這些都以“禮品費”名義由港達公司總經(jīng)理趙某用公款支付。
他不僅自己大占公家便宜,也不忘了給妻子、女兒、情婦捎上一份。5月,他到太原開會,在商場為自己買了一條高級西褲后,又看中了一種價值2030元的女式套裝,當即掏出手機與家中的妻子磋商尺寸、顏色,讓她也享受了一番當枝城港“客戶”的美妙滋味。11月,他到杭州參加全國磷化工產(chǎn)品交易會,專程趕到海寧為女兒和情婦C“聯(lián)系”皮衣“業(yè)務”,用公款為二人各購買皮衣一件,價值2550元。
5年間同時在3個情人中周旋,他樂此不疲地充當著“錢色交易舞”的主角
思想的墮落與道德的淪喪往往相伴而生。貪財者大多貪色,陳珞生也不例外,表面上道貌岸然的他,背地里卻是一肚子“男盜女娼”。
揭開陳珞生的“風流韻史”,可謂“淵源流長”。他在1990年還是一名科長時就與一名女下屬有了“一夜情”,而在1996年到2001年期間,竟然同時與3名女性長期保持不正當兩性關系。
除珞生對女下屬A工作上很關心,生活上很照顧,A對他很有好感。1990年春天他們一起出差到外地,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陳珞生借夜色作掩護偷偷摸進A的房間,與A“越雷池而偷情”。另一名女下屬B一直很敬重陳珞生這位“好長輩”,卻沒想到這位“好長輩”多次用各種工作以外的語言有意無意地對她進行挑逗。兩人從1997年開始在陳珞生的辦公室發(fā)生擁抱、接吻等越軌行為,發(fā)展到多次利用出差之機或在B家中調情尋歡,長達4年之久。在這期
間,陳珞生將A、B調到好的工作崗位上,并默許B虛列支出,開假發(fā)票,肆意侵吞公款。
關于他與情婦C的“羅曼史”,陳珞生是這樣講述的:C是S市一開服裝店的個體戶。1994年上半年,他在該市聯(lián)系業(yè)務時,認識了年僅20歲的C,C后來一直叫他“陳叔叔”。在多次接觸后,他通過關系將C送到某學院讀書。在C讀書兩年間,他多次到學校去看她,每次都要給點零花錢。C畢業(yè)前,陳珞生也到該學院參加培訓,這期間他多次約C外出散步,C和其“陳叔叔”的關系開始暖昧。C畢業(yè)后的1996年8月的一天晚上,陳珞生按捺不住搖蕩的心旌趕到S市,打電話叫她到他所住的賓館跳舞,引誘她上了鉤。這次跳舞,正式拉開了陳珞生和C之間長達5年的“權色交易舞”的序幕。此后,陳珞生經(jīng)常帶上C,兩人成雙成對,雙宿雙飛,出入于各酒店、公園和旅游景點,儼然一對“老夫少妻”。C也不是省油的燈,她一邊向陳珞生“奉獻青春”,一邊向陳珞生索取皮肉報酬。為了追求淫樂,陳珞生對她有求必應,先后在她身上花去4萬多元。
最令這3個女人感到可悲的是,雖然她們對陳珞生都有了感情,B甚至認為“兩人的感情是純真的,能為雙方帶來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柱”,但在“以玩情人為人生得意”的陳珞生心中:“我對她們沒有感情,都是逢場作戲。”
局長帶頭腐敗,下屬競相效仿。在枝城港一些干部中,形成了一條“一級要一級,你貪我也貪”的“腐敗鏈”
由于陳珞生帶頭以權謀私,大搞權錢交易,枝城港許多黨員、干部,競相效仿,沆瀣一氣,千方百計牟取不義之財和不法利益,變成一窩“群蛀”。枝城港窩案涉及28人,其中縣級領導干部5人、中層干部13人、黨員22人;涉及違紀違法金額200多萬元,其中萬元以上18件18人、10萬元以上4件4人。
“歷史是一部永遠的教科書”。陳案提供給我們的是一部厚厚的反面教材,留給世人的是沉痛的教訓和深刻的反思。
——必須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信念,牢固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一枕黃梁美夢破滅,陳珞生付出的沉重代價是高墻下、鐵窗內(nèi)失去自由的12年牢獄生活。他在受審期間寫下一首詩痛悔他的過去:“天命之年赴牢獄,十載刑期白頭回,再見妻兒難相知,露宿街頭無人識。嬌妻叮嚀耳邊風,一意孤行種禍根,早知今日悔當初,小女珍重訓后人?!碧热羲跀控敺趴v時能想到這些,那他決不會是今天這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