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雄
母親總是喃喃地哄孩子,重復、模仿孩子的語言,將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孩子說,“有汪汪!”你不應該說,“有汪汪!”而應該說,“是的,有一條狗!”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學會使用正確的語言。
孩提時代就過于注重孩子的性別,并按照孩子的性別來安排他們的游戲、交往,這樣的誘導會使孩子的興趣、關心的事物減半,大腦活動的范圍也可能相應地縮小。
母親嘮叨:“這孩子腦子笨,是父親遺傳的。”父親則說:“這孩子像母親,怪不得腦子不靈?!?/p>
其實,孩子是否聰明,除了和遺傳有關外,還和后天環(huán)境密不可分。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給以適當?shù)拇碳?,孩子的頭腦就會迅速發(fā)生變化,變得“聰明”起來。但如果父母之間相互推諉,而不努力去訓練孩子的頭腦,結果,腦子就會“長銹”,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其實,如果父母齊心合力,動動腦筋,用好“心理戰(zhàn)術”,孩子就會因為你的教育和啟發(fā)而大大地聰明起來。
配置合理的“硬件設備”
有這樣一個孩子,從小在樓房里長大,很少出屋。有一天父母把他帶到戶外,結果不論父母怎么動員,他都不肯離開父母3米以外。父母仔細一想,才明白,現(xiàn)在孩子玩的范圍正好是他已經習慣了的房間的大小。所以,父母要給孩子開拓一個更大的可以自由感受、自由思考的空間。
把鉛筆、紙張放在孩子周圍,可以激發(fā)孩子對文字、繪畫的興趣;要孩子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前提不是家長的督促,而是在家里要有各種孩子可能喜歡、有趣味的書籍。舉個簡單的例子,日常生活中有機會經常接觸報紙、書本的孩子,認字就快。
讓大一點的孩子用小刀削鉛筆,就可以讓孩子從中鍛煉大腦中樞神經。
讓孩子自己整理書籍、餐具,是鍛煉孩子分辨能力、分類能力的好機會。
物品總是放在固定的地方,思想就活動不起來。一個幼兒園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平時孩子們都把自己的鞋子放到鞋柜里貼著姓名牌的地方。一天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老師把姓名牌的位置做了變動。結果,在放鞋子的時候,大班出現(xiàn)了很大的混亂,而小班則很順利地把鞋子放到了新規(guī)定的位置。
適當練習小提琴或鋼琴等樂器,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集中注意力。一些上音樂課的孩子,其父母反映,“學習考試不費勁,真不可思議?!边@是因為學習小提琴、鋼琴等樂器時,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一點。這種訓練對其他學習也很有好處。
讓幼兒適當接觸外語,可以打下學習外語的基礎。有個5歲的孩子隨父親到西班牙,在那兒的學校呆了3個月,與當?shù)睾⒆右黄鹩螒颉⒙犓麄冋f話。離開西班牙之后,他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凈??墒?,在他30歲重新學習西班牙語的時候,他的學習進步非常之快,讓同學為之吃驚。
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強迫學習是對孩子頭腦的虐待。有位母親讓4歲的女兒一星期去學2次繪畫,還學習鋼琴和英語會話,結果,“這孩子最近做什么也提不起勁頭,干什么精神都不集中?!?/p>
“照顧”、遷就孩子有關學習的一切要求,容易扼殺孩子學習的“干勁”。 “我在學習呢,討厭,把電視關了!”“是、是?!北砻嫔辖o孩子創(chuàng)造了無可厚非的學習環(huán)境,這種舒適感、飽和狀態(tài)往往使得孩子心不在焉。
眼睛只盯著書本,不一定在思考;禁止孩子在“學習”以外的一切活動,如同禁止孩子思考。
輕松愉快、民主的 “軟件環(huán)境”
在肯尼迪家族中,羅斯夫人是9個孩子的母親,她利用晚餐作為能力訓練的機會。她在飯廳入口處掛上告示牌,貼上當天的新聞剪報。孩子們看完剪報后,邊用餐邊就新聞各自發(fā)表意見。話題涉及很多方面。這些對小弟弟來說很困難,但是他向哥哥姐姐學習,逐漸也能明確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種晚餐前的討論游戲,終于有了成果:這個家族培養(yǎng)出了肯尼迪總統(tǒng)、羅伯特司法部長、愛德華特眾議員。用餐時誘導孩子說話、討論,讓整個房間充滿笑聲,有助于提高孩子思考、分析和表達的能力。在歐美國家,用餐時若孩子一聲不吭,父母一定會問,“你哪兒不舒服了嗎?” 飯桌是家庭交流思想的重要場所。
笑可以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消除頭腦、心理的緊張,提高個體的創(chuàng)造力??梢赃@么說,笑是使孩子聰明起來的第一步。
上述民主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不同于自由放任型、專制型的家庭。后者是培養(yǎng)不出聰明孩子的。心理學家的調查證實,智商逐年下降的,大多數(shù)都是自由放任型家庭的孩子;父母的保護和干涉過多,也會妨礙孩子的思考能力。孩子本身的思考,是以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為媒介,在父母的誘導之下不知不覺發(fā)展起來的,不能任由孩子隨便做事情而完全不加指導;同時,阻止5歲的小女兒長時間地觀察企鵝,自以為孩子這么做要么危險、要么徒勞,就阻斷了孩子的思考。
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父母的意見不一致并不是壞事,這樣反而可以刺激孩子主動地思考。
母親總是喃喃地哄孩子,重復、模仿孩子的語言,將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孩子說,“有汪汪!”你不應該說,“有汪汪!”而應該說,“是的,有一條狗!”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學會使用正確的語言。
孩提時代就過于注重孩子的性別,并按照孩子的性別來安排他們的游戲、交往,這樣的誘導會使孩子的興趣、關心的事物減半,大腦活動的范圍也可能相應地縮小。